哈佛大學研發新3D列印手法,能再現骨骼、木等天然複合物結構

哈佛大學研發新3D打印手法,能再現骨骼、木等天然複合物結構

牙齒、貝殼、樹木、骨骼等天然複合物,細看之下擁有複雜的紋路、結構,用來支撐重量、避免損傷。然而,這些細微構造在現今技術下,要透過人工方式再現是一件相當困難的課題。慶幸的是,哈佛大學近期研發出了新的3D 打印手法,能有效解決此困擾。

根據《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哈佛大學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旋轉3D印刷」的新手法,控制材料中纖維排列方向。

研究成員表示,新的3D 打印手法利用分層的方式來排列材料,此類似於自然的建構方式。

在這臺特殊的3D 打印機上,透過改變噴嘴的位置、旋轉、速度,能將超細纖維製作成物體。

哈佛大學研發新3D打印手法,能再現骨骼、木等天然複合物結構

而只要控制超細纖維的配置,便能改變最終制品的強度,讓它十分堅韌耐用。並且,物體中纖維的構造能夠因應用途,做各式各樣的變更,例如一部分擁有優秀的耐久性、另一部分則是賦予柔軟性。

研究成員表示,這回3D 打印機噴嘴的概念,能適用於任何以FFF /FDM、BAAM 等方式成型的材質。

哈佛大學研發新3D打印手法,能再現骨骼、木等天然複合物結構

哈佛大學研發新3D打印手法,能再現骨骼、木等天然複合物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