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結婚帶錢帶物,她出嫁帶著單身老鄰居


每個人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照顧雙親是應盡的職責,可是不求回報幾十年如一日照顧一位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實在非常難得。圖中這位正在喂老人蘋果的中年女人名叫房澤秋,家住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貢院牆根社區。老人名叫李玉柱,她和老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他是一位孤寡老人,只是她小時候的一位老鄰居,她和丈夫以及兒子一家三代用心照顧了老人36年。後來還成立了志願服務工作站,用凡人善舉傳承著孝道和大愛。

房澤秋57歲,是一名下崗職工。李玉柱是濟南三箭集團的退休工人,打房澤秋記事起,他們兩家都是老鄰居,房澤秋一直親切地稱他為“二爺爺”。1979年,61歲的李玉柱因為突發腦血栓,半身不遂住進了醫院。因為老人一生未婚,身邊無人,房澤秋毅然決定以後由她來照顧二爺爺,當年她只有19歲。圖中房澤秋在給老人按摩。老人全身癱瘓沒有知覺,為了防止凍傷,房澤秋每天都會給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

房澤秋為李玉柱老人測量血壓,這是她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項工作。提起照顧老人這麼些年,房澤秋說:“我最感謝的人是丈夫於海,如果沒有他,我不可能堅持這麼多年。”兩個人的關係還是在照顧老人時定下來的。於海是房澤秋當時的同事,知道房澤秋在照顧一位孤寡老人後,便經常陪她一起去看望老人,時間久了他們走到了一起。


1982年,房澤秋與於海結婚後,不管搬哪都帶著李玉柱。最困難的時候,全家擠在只有27平米的一室一廳裡,房澤秋兩口子在臥室,兒子住在門廳,老人住在廚房裡,因為家裡沒有暖氣,廚房有爐子,可以暖和些。圖中房澤秋陪李玉柱老人看報紙,關心國家大事。

老人家中風後就癱瘓了,生活不能自理。後來年齡大了,老人家聽力嚴重下降,由於老人耳朵聽不清楚,家裡就專門備了一塊擦寫板。這是房澤秋喂老人吃藥。

澤秋家裡其實並不富裕,1992年,房澤秋的單位破產家裡主要靠於海維修工的收入,即使這樣,夫妻二人卻從沒有慢待過老人。1998年,老人因為意外骨折住院,夫妻二人輪班沒白沒黑地照顧老人,護士都不知道他們不是老人的親人。醫院的人尋思可能老人有什麼鉅額遺產,其實只有夫妻兩個人知道,老人到退休時工資只有80元錢,有時他們還要自己掏錢給老人看病。


1998年老人骨折後一直沒有癒合,全身癱瘓,大便不能用力,他們每天給李玉柱喝調醋的蜂蜜水,老人大便時,他們就先用開塞路通便,然後帶著橡皮手套用手往外摳。房澤秋按時給老人洗澡,老人的床鋪,衣物等都收拾的乾乾淨淨。房澤秋每天會給老人按摩陪他聊天。每次說起房澤秋,96歲的李玉柱都要豎起大拇指稱讚。

2012年,於海因為突發疾病去世。於海去世後,有人勸房澤秋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經常去看看不就行了?”可房澤秋死活不答應。於海去世後,兒子在悲痛中接過父母的班。如今,兒媳婦王娜經常陪老人聊天解悶,跟著婆婆一起照料老人。

房澤秋的兒子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他選擇了一份在家兼職的工作。同事們覺得很不值,但小於覺得自己從小就是跟著老爺爺長大的,他要把照顧老爺爺的事繼續下去,這很平常不過的事。房澤秋的兒子小於將老人從床上抱到輪椅上。“父親生前一直在說要給老爺爺養老送終,現在我和愛人要完成父親的遺願,好好的照顧老爺爺直到最後一刻。”


房澤秋和兒子陪老人看電視劇,老人對古裝劇情有獨鍾。三十多年的悉心呵護,兩代人的接力照料,讓孤身老人從未感到飢寒。房澤秋一家36年如一日照顧孤寡老人的事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她被評為山東孝星之首,獲得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用美好的言行,踐行和發揚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