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走一步,想一步,是盲人摸象;走一步,想三步,是常人思維;走一步,算到了十步以上,是高手。

聰明的人,都是向前看的,預先設想,提前規劃。更有智慧的人,無論社會怎麼變化,都能清醒地看清歷史的潮流。

這就是他們的前瞻性。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前瞻性,即預測知道將要發生的事的能力。一個具有前瞻性思維的人,才會有先發優勢。

司馬相如說:“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於無形。

意思是:明智的人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早早預見,聰明的人在無形中就能避開災禍。

說的就是前瞻性。

《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許多富豪都爭相收藏金玉寶物,而宣曲任氏卻大量儲存糧食。後楚漢連年爭戰,土地荒蕪,糧價騰貴,任氏售出糧食,因致大富。

任氏當戰亂之際,不取金玉而存倉粟,民不聊生之際,倉粟可活命,金玉難解飢。可以說是非常有遠見了。

擁有前瞻性思維的人,能夠根據當下的形勢,預先看到未來社會必然會發生什麼情況,儘早預備,這樣的人,才能保持從容不迫。

明成祖朱棣當年不顧親人和文武大臣的反對,執意要將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最顯然的,北方的環境在當時肯定不如煙柳江南。

但明成祖預見到對明朝最大的威脅,將來自北方的蒙古少數民族,遷都北京是將這些少數民族擋在關門之外的有效辦法。

這個決定延長了明朝的歷史,也對中國的影響延續至今,那些偉大的建築,比如故宮,也是朱棣所建。

可見,只有那些少數具有遠見洞察力、能推測未來,並且有能力和堅強的信念的人物才能書寫歷史、改變世界。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前瞻性”是可以預見、可以掌握的。因為它有跡可尋,有先兆可見。

怎樣才能掌握 “前瞻性”?

因人而異。先天的悟性不說,就後天而言,靠教育和學習

人們在的預知一件事情發展趨向時,常常會使用

相似理論

一是尋找事物間的相似點,相似的起因,相似的外部條件,按照相似的原理,推測出相似的結果。人們常常說“以史為鑑”,因為歷史總是會有驚人的相似。

二是對促使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進行相似的模擬的實驗,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和結果。

三是事物發展的因果關係,比照以往相似事物發展的結果,去預測未來必然發生的結果。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問題出現的原因大多在人們所忽視的地方發生。

把握先機,掐滅危機,都需要一個人具備前瞻性思維。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創業之初,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有名氣的連鎖超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沃爾瑪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瞻。

當時,沃爾瑪的競爭對手都在觀望信息化會如何影響到零售業,而沃爾瑪率先造了一顆衛星,豪擲6億多美元搭建了一套信息網絡。

這為沃爾瑪贏得了巨大的信息優勢,把同行甩在後面,開啟全球化的征程。

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怎樣,但有預見力的人,總是會先人一步,成為引領者。

香港石油大亨許智明,其名下公司在非洲擁有6幅油田,總面積大如兩個臺灣,資產過百億,他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眼光超前”。

他曾說:“我們不見得是帶動什麼潮流,但都是早於其他人兩年。”

無論大小企業的領導者,都應該具有前瞻性思維,能夠預先看見未來市場會發生什麼情況,順應歷史潮流,順應市場大勢。因此也可以說,有前瞻性思維的人具備成為領導者的潛質。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眼尖手快的人,都有這樣的思維

以前說短板太短,難以生存下去。但現在流行“長板”理論,只要你的長板夠長,斜著放,就能給你足夠大的競爭優勢。

而你的優勢一定要符合時代的趨勢。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就是看所在行業頂尖者都在幹什麼,向他們學習,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你對行業和環境有著較為深入的瞭解時,今後再聽到任何信息,就可以進入你的信息庫中,沒有一整套的索引,前瞻也就無從談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往前看的人一定會被淘汰,眼尖手快的人才能搶佔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