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之後的經濟世界

第一經濟觀察 | 數據對於反映和分析經濟運行狀況、調整經濟政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收穫了多少“去槓桿”的實效?M2創下歷史新高又顯示著什麼最新訊息?敬請閱讀第一經濟智庫作者原創文章——“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以數據說經濟。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

最新貨幣數據顯示,在前期央行降準沖銷MLF,導致央行資產負債表縮表之後,發現主動緊縮貨幣是行不通的。2018年6月,對存款性公司債權增長到歷史新高103424億元,(MLF、逆回購等再貸款方式釋放,當商行找不到合適的抵押物後,降低抵押物的信用等級,也要通過這種方式釋放流動性給商行,繼續為社會提供信貸,繼續增槓桿,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樣——我們喊著正確的去槓桿口號,卻在繼續增槓桿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同時,央行資產負債表也擴張到歷史第2高位置,36.27萬億規模(歷史最高36.29萬億規模。)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

那麼,如此規模的逆回購、MLF到底意味著什麼?

加槓槓的遊戲是否還會繼續下去?去槓桿的力量真的充足嗎?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

|BLUEHOT製圖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

|BLUEHOT製圖

M2歷史新高——177萬億。即使基礎貨幣上月大幅度增加1.4萬億,但是,商行的流動性顯示,仍然較為緊張。

之前就反覆論證分析過:基礎貨幣很重要。

我國上月大幅度補充了基礎貨幣1.4萬億,主要靠MLF等方式釋放和釋放政府存款兩個主要方式增加的。都是前期大量討論的金融貨幣現象。央行的資產端和負債端在同時發力補充基礎貨幣。

M2(MAX)=(基礎貨幣-濾出貨幣)/準備金率+濾出貨幣。

要維持M2適度增長,維持信貸的適度投放,根據以上公式,濾除貨幣相對穩定,只能從準備金率和基礎貨幣兩個因素上做文章。而我國不願意在準備金率上過多操作,所以,只能動基礎貨幣因素了。

上次降準沖銷MLF,導致基礎貨幣萎縮,資產負債表縮表,BLUEHOT當時就分析——這是短期現象,我們不可能主動大幅度緊縮貨幣的。而事實證明,依目前來看,絲毫逃脫不了一直以來的推演趨勢。

降準之後的經濟世界

不過,未來降準沖銷MLF,導致基礎貨幣萎縮,資產負債表縮表還是會繼續回來的。

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未來危機爆發後,我們可能會被動為之了,而無法主動大規模操作。

當然,結果還是得拭目以待!

循環,波動......估計這也是一種變化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