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法國山居「浪漫」的源頭,有著最純粹的法式鄉村生活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法國山居算是莫干山最高檔的酒店了,幾個隔壁鄰居形容它是‘開賓利的人去的去處’

法國山居的主人司徒夫說,這就是他在故鄉的生活:

“倚山而建,一座主樓和五座獨棟別墅藏在茶園竹林中。黃泥外牆掩映下的是超大浴室、古老的木質地板,額外增高的門窗和白色百葉窗,白色大理石櫃臺、黃銅支架和大張的手織地毯。地上踩著的手工印花地磚和山上西洋別墅一脈相承。”

當時想著不用再花錢飛去法國了,在這就能感受到法式鄉村生活。

直到前陣子我在南法老卡斯蒂酒店 Le Vieux Castillon度假,突然理順了這裡和法國山居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和邏輯。

老卡斯蒂酒店·法國南法

01.

原來法國電影裡場面是真的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酒店位於中世紀小村莊卡斯蒂隆迪加爾Castillon-du-Gard,黃泥土牆,斑駁,厚實。入夏,越來越長和濃烈的日照把整個村子映得金黃。腦補《午夜巴塞羅那》《愛在午夜降臨前》《托斯卡納豔陽下》這類影片調調。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老卡斯蒂是這裡唯一的酒店,主樓21間客房,副樓13間,去年剛剛裝修過。黃色牆體裡全部選用白色傢俱,老式窗戶透著屋外樹蔭濃密,充滿濃濃度假感。我把照片拍給朋友看,他說可以躺一天不起來。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傍晚6點,穿過中庭院子,一對情侶側著身子相視坐在長條椅子兩頭,日光下,熱烈地討論著什麼,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話癆的Celine和Jesse。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走上樓梯,餐廳前臺能說英語的小夥子錯愕:“啊?現在吃飯?餐廳要7點營業”。

看著天色,確實還只是下午3點,強烈的太陽照著餐廳旁露天泳池波光粼粼,水裡是嬉鬧的青年男女,旁邊睡榻上人們享受著日光,懸崖上有人在恩愛以及擺拍。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總之,還沒玩夠就不著急吃飯。

02.

老卡斯蒂的日常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人們陸續來用餐大約是晚上8點後。餐廳提供正宗法餐,零點或是搭配好的45、55、70歐元套餐。比起時蔬配海鯛或雞胸肉這兩道主菜,我每天都在期待烤熱了的餐前面包和兩種不同冷湯。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餐前面包分原味和堅果,主廚特製味道獵奇的蘸醬——蘿蔔丁鹹橄欖泥,核桃樹莓慕斯,有的是時間往麵包剖面抹;實在吃不慣的,直接蘸橄欖油。

最後一天,我要了兩個帶回去給店裡麵包師作種子,讓他解決國內粗糧麵包不香不實的毛病。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冷湯是一種因地制宜的食物,對於習慣用熱湯暖胃暖心的亞洲人來說很不習慣。餐廳的紅番茄配無花果泥冷湯、蘆筍芝士冷湯都成了驕陽下的開胃美食。

南法的日落比巴黎更晚,人們一直吃到晚上10點不離席,玩High了直接把女賓抱起,走下泳池,女賓哇哇尖叫——那晚,我在游泳,被突然沉下來的兩個人嚇了一跳。這就是當地人的玩法。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去的那天是週日,餐廳滿座,我們卻杞人憂天:這麼偏僻的酒店,周間可怎麼辦哦!沒曾想,接下去幾天夜夜如此,而且,像我和朋友只是兩人共進晚餐的實在是少數,他們多半是幾對夫婦在一起的聚餐,每張桌子上都會有粉紅色的Rose或琥珀色的香檳,享受陽光、美酒、老友,和工作日雙休日,與離市區多遠沒有關係。

03.

慢悠悠地享受早餐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早餐8點開始,比起6點半就開餐的中國大多數酒店,算是極度閒散了。既倒時差又耐不住的我們又一次成為吃飯積極分子,四天裡,基本都在吃得差不多正閒坐喝咖啡時,其他客人才睡醒陸續踱來。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自助煮雞蛋器是個好玩的科技,要吃幾個煮幾個,不會浪費;反烤蘋果撻(Tarte Tatin)讓不愛吃甜品的我開了先河——很多人說反烤蘋果撻的發明源於失誤,事實上,當地人都說這是一種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同於傳統蘋果撻要分開烤派皮和炒制果餡,反烤蘋果撻只佔用了一個煎鍋就呈現了美味。

04.

與莫干山一樣的閒適生活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清晨的卡斯蒂隆迪加爾最大的好處就是寧靜(其實一整天都很安靜),前一晚狂歡的人們還沒起來——午後才是度假人士的天地。

外面的商鋪還沒開門營業——除酒店外,還有兩家餐廳,一家咖啡館,開得晚,關得早,中午還要午休,那家看展品就很心儀的皮具店,四天裡楞是逮不住它開門。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該外出打工、讀書的人老早走了——我問酒店員工,原住民都靠什麼生活呀?

“在城裡打工,晚上才回來”。他們說。

和莫干山一!模!一!樣!

我突然懂得了2006年,司徒夫在上海周邊到處看地期間,見到莫干山以及建造了現在的法國山居的心情和淵源,這卡斯蒂隆迪加爾分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莫干山居圖啊。

原住民外出打工,年輕人不在鄉村待著,有識之人把民居租(買)來改造成酒店,或是當地人用自己的房子開了餐廳、咖啡館——我待著的那幾天,村口正在改造。東西半球非常相似。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法國人的浪漫血液是流淌在骨子裡的,就像我前陣子看王文華寫《紐約前半場,巴黎後半生》,法國人講究和平共存,凡事順勢而為,他們的房子都是300年的古蹟,當紐約人在咖啡廳用計算機時,巴黎人在咖啡廳聊天。

所以,當司徒夫在上海生活了那麼多年後,他迫切需要最大程度符合出生感和本性的山居生活。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我的《山居莫幹》(暫定名)馬上就要出版,還好,趕在付梓前,讓編輯好歹幫我加一段話:他熟悉並迷戀山中生活,那裡就是彼得·梅爾描繪的普羅旺斯山居歲月,總有好看的葡萄樹,一畦一畦的枯褐、豔黃、猩紅,寧靜地立在陽光下。因此,初次和莫干山相見,葡萄樹變成了竹林,山上的歐式小樓叫他吃驚,這些來自家鄉的花崗石和砂岩砌成的樓房真實地出現在了身邊。

05.

乘坐公交穿梭于田野和城市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奧克西塔尼大區Occitanie的卡斯蒂隆迪加爾位於尼姆和阿維尼翁之間,沒來得及翻譯駕照的我這次選擇了公交出行。酒店會告訴你,從巴黎出發,終點站是尼姆和阿維尼翁都行——事實證明,到尼姆更便捷,因為有一趟酒店門口到尼姆高鐵站的直達公交車。

可能是天生習慣自己開車,大多數當地人並不瞭解公交。但這次,我強烈推薦這條非常好用的公交線路B21,穿梭在田野和城市之間,將山裡深居簡出的人帶到文明程度略高的城市。美中不足的是一天只有三班,得算準時間。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能看得懂時刻表,費解的是最上面的週期,還是基於閒散的法國人性格:

LAV:週一到週五

LAS:週一到週六

LAD:週一到週日(不包括5月1)

S+D:僅限週末+節假日(不包括5月1)

SA:僅限週六

DIM:僅限週日+節假日

建議向酒店諮詢清楚,只不過話術可以是“您看明天能坐這趟車麼?”而不是“我要去市區怎麼走”,要不然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叫個車吧!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其實,當我們抱怨這麼少班次的公交車時,不禁又回過頭去看莫干山——還是一模一樣的,大多數去山裡的人是自駕;若是公交從上海、杭州過去,不亞於我們從巴黎前往,高鐵轉公交。

周邊三大異域風情小鎮

|| 尼姆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尼姆很熱,差不多是法國最熱城市,還好沿街都有噴泉,畢竟,“尼姆”是泉水精靈(Nemausus)的名字。

以單寧布出名的城市居然沒有滿足我裁一塊回去自己做裙子的心願,但這個城市依然好逛。四方神廟附近都是法國當地品牌的小店,沒什麼遊客氣質。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除此之外,古老的競技場旁邊一馬路之隔就是亮閃眼的尼姆羅馬歷史博物館,當代藝術館和四方神廟遙遙相對,他們橫跨羅馬城牆的廢墟,時空相連。

交通:公交B21點對點,約40分鐘,車票1.6歐元

|| 阿爾勒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攝影節、梵高,成了阿爾勒的關鍵詞。事實上,當我們不用導航,在小城裡亂竄時就能體會到,梵高生命的最後幾年在這裡,不見得這裡美到窒息,而是寧靜適宜的生活環境。就現在的眼光來看,阿爾勒依然保留了懷古和頌新,安寧和生動。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修建於羅馬時代的公元前40年的阿爾勒古羅馬競技場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打卡點梵高咖啡館(Le Café Van Gogh)位於阿爾勒的形式廣場,至今沿用了梵高作品《夜間的露天咖啡館》中的黃色作為主色調,連畫中桌椅的風格和牆上的燈飾都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梵高作品《夜間的露天咖啡館》

梵高中心(Espace Van Gogh)當初是梵高割下左耳垂後入住的醫院。後來,醫院遷往了別處,這裡就被改成了旅遊景點供遊客遊覽。梵高中心的庭院依舊以噴泉為中心,周圍環繞著色彩斑斕的花圃。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交通:公交B21到尼姆車站後,買一張到阿爾勒TGV的高鐵票,兩站(約30分鐘)抵達阿爾勒高鐵站,車票8.8歐元

|| 阿維尼翁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因為每年夏天的戲劇節,又加上孟京輝等人的廣而告之,阿維尼翁在國內年輕人裡知名度很高。如果是誠心去參加戲劇節的,就不能像我這麼隨意了,至少得住在小城比較方便。我是特地避開節日的,才可以安靜地走在路上。

阿維尼翁也是教皇之城——14世紀西蒙德·馬蒂尼和馬泰奧·焦瓦內蒂為羅馬教皇設計的皇宮,俯視著這座城市,環城的城牆和12世紀遺留下來的橫跨羅訥河的橋樑。在這座哥特式建築下面的廣場上,小宮殿和聖母院教士的羅馬主教堂構成了一組特殊的紀念碑,突顯阿維尼翁在14世紀基督教化的歐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

这里是法国山居“浪漫”的源头,有着最纯粹的法式乡村生活

光之教堂版TGV高鐵站很養眼,加上大幅的攝影作品,讓車站陡然成為美術館。到了阿維尼翁,離地中海就不遠了,往南再走85公里,就是法國南方的海港城市馬賽。這樣的話,一天就有點吃力了。

交通:公交B21到尼姆車站後,買一張到阿維尼翁中央車站的高鐵票,兩站(約30分鐘)抵達阿維尼翁central,車票8.8歐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