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小立志造飛機,64歲成航空領域唯一兩院院士

他是我國飛機空氣動力學家,我國飛機設計領域的領軍人物,他也是我國航空領域唯一一位兩院院士,他被譽為

"殲8之父",他就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瀋陽飛機設計所原所長、總設計師,顧誦芬院士。

他從小立志造飛機,64歲成航空領域唯一兩院院士

顧誦芬院士手持殲8II型戰機模型。他曾參與設計殲-8戰機,並擔任殲8II總設計師。他主持了我國第一架"殲8"飛機的氣動力設計,創立超音速飛機氣動設計程序和計算方法,這一技術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使我國第一架"殲8"成功升空。他曾擔任我國“殲8II”飛機總設計師,帶領研製小組在我國首創出兩側進氣方案,這一成果使“殲8II”的作戰性能大幅度提升,為樹立了我國空軍發展史上一座新的豐碑!他還參與設計了我國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最終取得成功試飛。他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1985年)、一等獎1項(2001年)、二等獎1項(200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5年),航空航天工業部航空金獎(1991年)等獎項,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航空夢”的萌芽

1930年,他生於蘇州,他的父親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家顧廷龍先生。父親以陸機《文賦》名句“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為其取名“誦芬”。長在書香世家,他為什麼沒子承父業?反而在航空領域成為一代大師,這還要從一場轟炸說起。1937年,正在燕京大學附小讀二年級的顧誦芬親眼目睹了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年僅7歲的他因此立志將來投身航空事業。再後來,報考大學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專業。“我要製造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自主研製之路

1951年,顧誦芬大學畢業後,從黃浦江畔來到冰雪北國,被分配到瀋陽航空工業局工作。5年後,航空工業局在瀋陽成立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接到的首項設計任務是設計一架亞音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臨界馬赫數0.8,定名“殲教-1”。在負責人徐舜壽、黃志千的支持下,這架飛機的氣動佈局設計任務落在了顧誦芬肩上。在大學裡,顧誦芬只學過螺旋槳飛機設計基礎課程,為解決機身兩側進氣的難題,他回到北京從頭學起。“北航圖書館白天學生在用,我只能晚上騎一輛借來的自行車去查閱資料。”顧誦芬回憶道。為解決設備匱乏的問題,設計室的同志想出了不少“土辦法”,“晚上去醫院撿廢針頭,把它們焊到銅管上,當作實驗設備。”終於,1958年7月26日,我國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在瀋陽首飛成功。

他從小立志造飛機,64歲成航空領域唯一兩院院士

1958年,顧誦芬(右二)與殲教1飛機的設計組成員在殲教-1飛機前合影。

探“病症”三上雲霄

1969年7月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戰鬥機殲8原型機首飛試驗成功。但困難總是不期而至。在隨後的飛行試驗中,殲-8出現了強烈抖振,問題解決與否關係到飛機能否實現超音速。此後幾年,技術人員多方求解,但一直未找到答案。此間,試飛員鹿鳴東的一句話讓顧誦芬感動至今——“你們就大膽試,需要我怎麼飛,我都能飛。”於是,顧誦芬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想法:通過觀察貼在機尾罩上毛線條的流動情況來弄清機身後側的氣流在哪裡分離。主意很好,但如何來近距離觀察呢?1977年,已擔任601所總設計師兼副所長的顧誦芬做出了更加大膽的決定:乘殲教-6飛機上天,直接跟在試驗飛機後面觀察流動情況!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兩架飛機必須保持近距離等速飛行、間距在10米左右甚至更近,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據飛機空氣動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天回憶,由於顧誦芬的另一位師長——殲-8飛機首任總設計師黃志千不久前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顧誦芬的愛人江澤菲曾和他約定:不再乘坐飛機。從未接受過飛行訓練的他說服領導、瞞著家人,乘飛機三上雲霄,在萬米高空帶著望遠鏡、照相機拍攝飛機的動態,還把毛線條的流動情況詳細地記錄下來。

他從小立志造飛機,64歲成航空領域唯一兩院院士

1978年,為找到殲-8飛機的抖振問題,顧誦芬(後座)乘殲教-6飛機上天,直接跟在試驗飛機後面觀察振動情況。一次次觀察、一遍遍嘗試,顧誦芬和團隊人員解決了氣流嚴重分流的問題,並親自做了對飛機後機身整流包皮的修形設計,徹底排除了飛機跨音速抖振的現象。1979年12月31日,殲-8白天型設計定型這天,很少沾酒的顧誦芬,大口大口地飲下美酒,第一次醉了……1981年,顧誦芬被任命為總設計師,開始研製殲-8II飛機。1984年,殲-8II一飛沖天,樹立了我國空軍發展史上一座新的豐碑。由此,顧誦芬被譽為我國“殲8之父”。

他從小立志造飛機,64歲成航空領域唯一兩院院士

  • 殲8Ⅱ飛機首飛成功後,溫俊峰(左一)、顧誦芬(左二)、王昂(左四)、管德(左五)與試飛員曲學仁(左三)留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