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艷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隨著人們對於觀影要求的越來越高,傳統的2D影像已經逐漸在向3D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在近年來愈加明顯,我們發現目前電影院中3D電影的數量已遠超過2D電影的數量。然而對於3D我們也有不小的槽點,太過於以來諸如3D眼鏡這樣的輔助配件的確十分不友好。就在零一科技節炫黑髮佈會上,一項能裸眼觀看到3D物體的技術在發佈會現場亮相,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便是來自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三維顯示與光信息處理研究團隊研發的離屏空間懸浮系統。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在發佈會上,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信息處理專委會秘書長桑新柱為現場的媒體和發燒友們介紹了這項裸眼3D懸浮成像技術,並推出了團隊的核心產品Magic Screen。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目前市面上的成像系統往往飽受詬病,分辨率低、功率高、對配件依賴嚴重,同時長時間觀看還會產生明顯的眩暈感,這都制約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而Magic Screen在研發之處就做了充分的工作,在研究了人眼結構特性後,創造性的提出了光線積分原理,這也讓整個成像系統的體驗有了顯著的提升。

二維顯示器發出的光線經過光學微結構的調製後,光線以確定方向入射人眼,空間光場中無數條光線都以這種方式傳播,匯聚到達人眼瞳孔處,通過模擬真實物體的發光方式,就可以讓觀看者感受到3D物體懸浮於空中。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這項新技術還實現了對離屏圖像的交互功能,為未來多場景的使用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副本。在未來,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無論是醫療行業的無菌操作、博物館的懸浮立體展品展示、通訊電子行業的懸浮視頻通話等等,都可以與這套系統完美結合。而目前諸如華為、三星等科技通訊行業的巨頭也對這項技術十分感興趣,表現出了強烈的合作慾望。

作為這項技術的核心團隊,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裸眼3D與光通信研究團隊的實力的確不容小覷,團隊擁有40名專業的教授、博導、自身工程師,同時在技術積累上也十分身後,擁有懸浮裸眼3D技術的70多項專利和SCI相關論文131篇,研發實力十分強大。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這項技術的推出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文化部副部長張旭、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希臘總理夫人Betty Baziana博士等都先後到訪實驗室,對這項技術參觀交流。

可觸摸3D選出成像技術驚豔亮相,零一科技節再爆猛料

未來,桑新柱表示會發布更加輕便,尺寸更加小巧的MagicScreen,並將進一步豐富3D影像內容,並再一次提升觀影的舒適度,到2025年有望將這項技術推廣到大眾消費市場,徹底解決所有的技術難題,為後續的市場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