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藍堡灣+3套英地天驕華庭=2000萬!我是如何逃頂金水二手房

3套藍堡灣+3套英地天驕華庭=2000萬!我是如何逃頂金水二手房

前言

《聞香識女人》裡面有句臺詞:“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毫無例外,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從來不走。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條路太他媽難了。”

但我是屬於那種知道正確道路,又敢於選擇正確方向堅定果斷走下去的人。

目前仍在賣二手房的人,我想你們最大感受是:房子非常難賣。你即使一再降低價格,前來看房的人依然很少。

目前鄭州相當一部分二手房,類似股市裡的跌停板,處於無法打開的狀態。價再低,也無人問津。有零星看房者基本也是非誠心出價買房。你接著想談,對手卻是選擇退縮。

我早知道2017年是逃頂的最佳時機。

“小事靠聰明,大事靠感覺”。

2017年5月鄭州全面升級限購後,我預感鄭州主城區二手房將迎來出貨的絕佳時期。

從2017年5月開始掛出到2018年5月收到最後一筆尾款,我在金水區的二手房順利套現2000萬,今天簡單聊聊我的逃頂經驗。

對與錯交由眾人和時間評說。

當時我的感覺

那時我對鄭州房地產感覺如下:

1.2017年5月鄭州全面升級限購前,遠郊盤都量價齊上漲,主城區二手房價格必漲。我依稀記得2017年4月底開盤的鄭東碧桂園懟到16500/㎡,相比之下金水區更成熟便捷,二手房必漲。

2.二手房業主一般後知後覺,跟風上漲是必然,這是極簡社會心理學。

3.二手房漲勢之後,必跌!“房住不炒才是大方向”。在主城區二手房集中又無新盤拉動。“去莊化”的二手房市場是強弩之末,散兵遊勇的二手房業主無法對抗趨勢。

4.“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趁機撤離方為上策。“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也是我遵守的原則。

5.二手房價上漲,但出租出售以上兩小區車位已經困難(我是一配二買的車位)。這讓我感到該片區客群質量已經不行。於是從2017年5月平均每月掛兩套的速度將6套房推向市場。實話說,當時還是有點擔心,一次掛牌量太大讓買家看花眼,所以英地天驕華庭和藍堡灣均是一對一搭配推出,自己的房源不相互踩踏。

6.建業凱旋廣場和正弘城開業,農科路和科源路根本無法滿足未來該區域居民的通勤需求。不買車位,不租車位者多,終將在商業開業後堵死道路。讓該區域徹底落難。

7.金水萬達文化酒店,建業凱旋廣場,正弘城將開業,地鐵二號線已通車,利好兌現完畢,已到出貨期。

出貨原則

賣房細節、過程不是本文重點,今天不多饒舌。我的出貨原則如下:

1.有一次性的不選60%的,30%付款者不見不談。

一次性付款可以每套便宜5%-8%,用價格逼著買家借錢。我追求的是資金到賬的速度,不是獲利比率(因為大部分已經翻四倍了,根本不計較10萬8萬的得失)。所以30%客戶我根本不談,不是我的菜,根本沒興趣。

2.聽中介描述完客戶再見面。

不是帶家人看兩次房的客戶不見,因為幾百萬買房不看兩次房的,基本是瞎見。我不想浪費任何時間和精力。即使見,我一般也先讓我的助理初聊一次,最後一錘定音時,我見最後一次。

3.不會房子挑毛病的客戶,我一般不深談。

“挑毛病的是真買家,不會挑毛病的代表沒誠心出價”。挑毛病一般是客戶看中了,無非是通過挑毛病壓價而已,這一點賣家要永遠非常瞭解。不挑毛病代表還沒看懂或根本不瞭解行情。

4.鄭東新區客戶不好伺候,地市和區域性置換是重點。

一般聽到買家是東區家長要在附近買房,不見。他們大多是臨時性需求,購買力強出價低。因為人家根本不想長期住在該區域,溢價肯定低。

地市客戶因親人附近居住或孩子上學,強剛性需求,不懂行情,容易被拿下。

金水CBD區域性需求,以小換大,或再買個給老人,也容易出高價。他們往往“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容易為理想的房子買單。

5.讓買家佔到便宜。

既然定位這是一門生意,千萬在賣房過程中要留有餘地,讓買家佔到便宜,方便順利拿錢。

一般我會額外送家電、傢俱,或者再多送一年物業費這個留個念想。有套房子客戶出500萬現金,我直接送了一個車位,雙方都開心愉悅完成交易。

6.樓王+高品質精裝是順利出手法寶。

實話說,我賣的房子都不算便宜,但當年我只選樓王位置,那些年樓王和非樓王每平方差200元,英地樓王和臨路房源之間也只差300-400元/平,我果斷地選擇樓王。如今人們對噪音抗性逐漸增大,所以樓王位置溢價進一步增加。

我每套房子都是精裝,在小區排前5應該問題不大。其中一套英地房源,當年開發商想徵用做樣板間,我不喜歡和國企打交道,於是沒同意。這也側面說明,我這些房子的裝修是極被認可的。

買二手房的很多業主著急住,如果再重裝,時間和資金成本都大,尤其裝修汙染,買家抗性很大,所以樓王和高品質精裝是二手房迅速出手利器。

那些“二手房精裝錢都白花了”的人請閉嘴。這理論在剛需盤裡有點用,但在改善盤裡我已在實踐中基本證明是個錯誤的腦殘觀點。

7.作為某銀行的高端客戶,我只選此銀行合作辦理賣房按揭。

所以4套全款,2套60%首付都很快完成,選擇銀行我不會聽中介的建議,他們在這方面能力遠不如我。

覆盤對錯

今天我們覆盤一下我逃頂的對與錯。

1.2018年上半年二手房住宅售出2.7萬套,比2017年上半年的3.29萬套,下跌20%左右。

2.鄭州市八區二手房與新房佔比是1:1.24,鄭州市場最好的時候,成交數據比曾是1:1,新房被限價,二手房吸引力在下降。這個趨勢短期不會改變。

3.主流二手房房價較2017年5-10月價格下降10%-18%,諸位賣家請查閱自己小區,今天懶得舉例論證。

4.2018年上半年市八區新房與二手房成交比例分析。

3套藍堡灣+3套英地天驕華庭=2000萬!我是如何逃頂金水二手房

3套藍堡灣+3套英地天驕華庭=2000萬!我是如何逃頂金水二手房

金水區佔比最大,也最好賣,其他區二手房更難賣。白沙雅居樂一朋友,賣二手房近3個月,用掉幾包一次性鞋套,尚無賣出。

5.保守估計鄭州存量房是300萬套,半年售出僅為0.9%。唉,這基本是一潭死水,循環不起來,賣二手房將越來越難。

6.存量房激增,或許大家天天喊的徵房產稅真得已經不遠了。羊毛越長越長,不剪也不行了。

7.二手房的紙面財富,需要適當兌現。

“花出去的錢才是你的錢”,否則實無用處,這是我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各位可以吐槽。

8.我買藍堡灣一期時均價6400元/㎡,正弘李BOSS和王樸跟汪遠思籤協議的交易過程我非常清楚,所以我是當時第一批入手者;當時的英地是王BOSS帶帶著現在建業副總裁陳建做的,而非現在的高BOSS 帶隊。當年與省實驗中學還沒談成合作時,我已認識談判人,卡準時機,樓王均價7500元/㎡入手會大賺一筆。

與中介配合

中介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但我借用《金瓶梅》詞話版第七回“薛嫂兒說娶孟玉樓,楊姑娘氣罵張四舅”中的一段話,比較能準確描述中介這個職業:

我做媒人實無能,全憑兩腿走殷勤。

唇槍慣把鰥男配,舌劍能調烈女心。

利市花紅頭上戴,喜宴並定袖中撐。

只有一件不堪處,半是成人半敗人。

我的原則如下:

1.一般不簽約獨家。現在中介主要在賣新房。如果簽約獨家的中介主賣新房,反而被困住手腳。

2.選中介品牌,不如選靠譜中介經濟人。我只選從業4年以上有豐富經驗的,太年輕的經濟人不打交道。

3.選定經濟人,我就把鑰匙或者密碼交給他,方便他帶人隨時看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從來不怕中介拿房間裡的東西。事實證明沒丟過一件。

4.自己獨立出價,不聽中介建議價。

一般中介建議價格低於成交價格,這是降低賣方心理預期,方便交易,如此而已。實際二手房出價要賣家瞭解市場及時準確出價。中介提供建議價格會稍微低一點。

5.如果報價出來,一個月看房少於10組果斷降價,市場已說明你報價過高,主動糾錯是不二選擇。降價幅度一般每次以10萬計,不在這個過程中囉嗦太多。

6.配合中介拿到中介該得的每一分錢,這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則,嚴格遵守約定。

結語

至於套現2000萬投向何處,這實在不方便透露,敬請諒解。

未來不是已來,而是早來,好房子一套足矣。我們正處在過去家庭房產求數量時代向求質時代的轉折期。

時至今日,依然是房產置換的黃金期。近聞貨幣政策又會適當寬鬆,或許這已是最後的機遇期。

“急縮手,且抽頭,免使身心盡夜愁,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做遠憂”。

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房東俱樂部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