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近日,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寬體客機完成外部尺寸參數和外形設計,清除了一個主要設計障礙。6月6日,中國商飛COMAC與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簽署了關於確認CR929客機主要幾何參數的協議,包括機翼尺寸和形狀、機身長度、機頭和機身尾尺寸、尾翼尺寸和形狀、以及發動機、起落架和艙門的位置,俄方總設計師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和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出席了簽字儀式,但雙方並未公佈具體參數。

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在簽字儀式上表示確定CR929的外部尺寸參數和外形非常重要,為全面聯合開展飛機結構和系統設計提供了保障。這次確認參數的是280座的CR929-600,是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客機三種型號中的基準型號,以-600為基礎通過縮短和加長機身還將發展出-500型(機身縮短型)和-700型(機身加長型)。

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CR929是一種在級別上相當於波音787和空客A350的雙發大型雙通道寬體客機,載客量300人左右,航程12000公里。這種級別的雙發大客是市場上最暢銷的,既能夠執行洲際遠程航班,又具有比4發大客高得多的經濟性。在雙發波音787與4發空客A380的世紀之戰中,以後者的完敗而告終。

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雖然中俄雙方沒有公佈CR929-600的具體參數,但簽字儀式上的三面圖可以看出該機採用了先進機翼外形設計,機翼後掠角與總體形狀與A350和波音787類似,但外翼段更窄,其設計用意可能在於提高升阻比。CR929-600的翼梢小翼更接近A350,呈彎曲狀而不是像787那樣為翹起的翼尖設計,這兩種設計各有優點,很難說孰好孰壞,彎曲狀翼梢小翼的設計重點在於降低翼尖渦流強度,翹起翼尖的設計重點在於增加翼展,改善機翼整體氣動效率,這個翼尖被波音稱為“斜削式翼梢”。

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雖然CR929-600的尺寸和性能尚不明確,但該機的發動機推力需求已經被確定為34噸級別,介於787-9的32.2噸和787-10的34.4噸之間,與A350-800的33.9噸接近,因此基本可確定CR929-600的最大起飛重量在250噸左右。CR929在設計上通過先進大推力渦扇和高效率機翼設計來達到與787和A350同級的燃油效率,目前已經有7家發動機廠商提交了競標書。除中俄自研發動機之外(如35噸推力級別的長江2000,以及俄羅斯35噸級PD-35發動機),參與投標的還有老牌渦扇廠家通用電氣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普惠則為CR929提交了基風扇齒輪傳動發動機。由於近期787的羅羅Trent 1000發動機頻曝壓氣機葉片裂紋問題,讓羅羅在競標中處於不利地位。

中俄合作造大客機:載客量達300人,續航距離12000公里!

CR929計劃在2023年完成首飛,2026年開始交付。但由於西方對中俄民機產品出口設置的種種障礙,該機問世後不大可能與787和A350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CR929的主要市場切入點還是中國和俄羅斯及獨聯體,以這些市場的體量看,該項目盈利並不困難。由於CR929是一個國際合作的客機項目,大量採用西方成品,因此該機的軍用化前景也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