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政協「三舉措」著力提升參政議政水平

各界導報訊(姚富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漢陰縣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以來,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找準新時代政協工作的著力點,不斷提升參政議政水平。

優化委員結構,力求議得好。主動適應社會階層結構出現的新變化,在7.5萬外出務工能人和優秀企業家中推選委員,進一步優化了委員組成結構。每年開展委員大走訪活動,主動徵求各界別特別是無黨派人士和新經濟組織代表的意見建議,構建“親”和“清”的新型政商關係,著重在思想上關心、政治上引導、事業上幫助、生活上關懷。

聚焦議政難點,力求議得透。連續兩年將脫貧攻堅作為改善民生、協商議政的首要任務抓實抓好,開展專題調研視察6次,對口協商4次,《關於脫貧攻堅的十條建議》等20條社情民意信息、4篇調研報告,成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136名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扶貧幫困“六個一”活動,通過政策宣講、愛心助學、就業幫扶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縣政協領導率先垂範,機關幹部全員參與結對幫扶,牽頭八個部門幫扶3個貧困村實現了整村退出,所形成的“一幫二聯三動”精準扶貧工作模式和牽頭推進的“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效果顯著,得到市政協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批示和宣傳推廣。

選準議政重點,力求議得準。著眼“講好漢陰故事,增強文化自信”,深入開展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民風建設、“321”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為重點內容的視察調研和對口協商活動,在廣大政協委員的帶動下,以城帶鄉、以社區帶農村、以窗口帶行業、以博元帶企業的格局初步形成,有力推動

全國文明先進縣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和志願公益事業向前發展。

“縣委定什麼、政協議什麼,政府幹什麼、政協幫什麼,群眾盼什麼、政協言什麼。”從群眾所盼的小事、到政府所抓的要事、再到縣委決策的大事,從被動到主動,從“要我幹”到“我要幹”,漢陰縣政協工作在實幹中創造實績,不斷凸顯出務實為民的履職情懷。

校對:趙梓涵

審核:海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