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接連下了幾天的雨,昨天終於放晴了

可是,這兩天真的是“豔陽當頭照”

舉一個恰當的比喻來形容小二君的狀態

“我離不開空調就好比魚兒離不開水”

說到空調,小二君前兩天看到了一個視頻

↓↓↓

實驗表明:出門時間較短的情況下

不關空調反而更省電

因此,小二君決定跟大家聊聊:如何在大夏天更舒心地使用空調,以及怎樣才能挑選一臺好空調?

01

正確理解空調的模式

溫度越低不一定越涼快

氣溫並不是我們感知冷熱的唯一元素,還有溼度、氣流等因素都可以改變我們的體感溫度。因此,把溫度調很低也不一定舒服。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小二君建議大家不要把空調開太低,搭配一個小電扇,提升一下冷氣循環,效果可比空調溫度低好太多,因為人體在吹風的時候,體感溫度會下降2度左右。

微風模式不省電

其實,自動模式比微風模式更省電。吹冷風時,微風模式反而耗電,除非室溫和設定溫度相同,耗電量才會慢慢降低。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自動模式之所以省電,是因為在室內涼爽之前,自動模式會按照房間狀況選擇合適的風量和風向,房間涼爽之後會控制耗電量,讓屋子裡保持設定好的溫度。

冷氣模式不能保持室內乾燥

很多人以為,冷氣模式就能保持室內乾燥,其實並不是!想要室內保持乾燥,當然要選除溼模式!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溼度越高,體感溫度更高,雖然冷氣模式確實有一點除溼功能,但效果不怎麼好,並且耗電更多。

涼快的溫度對身體不好

人體能夠適應與外界相差大概5~6度左右的溫差,差距太大的話會造成身體負擔,所以咱們一定要注意,室內外溫差最好在5~6度之間。

02

正確的空調省電法

空調匹數適應房間大小

每個房間都不是完全密封,同時要吸收外面的熱,只有當空調完全能夠滿足房間的製冷時,才不會給空調造成太大的負荷。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因此,要根據房間大小選擇空調,讓空調的功率和房間相適應。

出風角度的選擇

出風角度要是選的對,空氣溫度會降的更快!空氣溫度變低後,冷氣流容易往下走,製冷時出風口向上,這樣的製冷效果好。

提前換氣,少開門窗

使用空調之前將房間換好氣,建議開窗縫隙不要超過兩釐米,使用空調過程中,儘量不要開門開窗。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如果用變頻空調,在室內溫度和外面一樣時,變頻空調會調高頻率,超負荷工作,增大消耗。如果想關空調換空氣,最好在開門開窗前提前20分鐘關空調,讓冷氣在室內多呆一會兒。

使用睡眠功能

睡覺的時候時,人體散發的熱量會減少許多,對溫度變化也不像醒著時那麼敏感。睡眠功能會在咱們入睡之後,自動調高室內溫度,大概還能起到20%的節電效果。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所以,睡覺的時候睡眠功能是最好的選擇。

別給外機穿“雨衣”

很多人因為擔心空調常年外機在外經受日曬雨淋容易壞掉,所以會給空調外機披上各種能遮雨的材料。其實,各大品牌的空調室外機都有防水功能,自認為的“保護”反而會影響外機的正常散熱,使耗電量更大。

安裝外機避開陽光

夏天太陽毒,一下子就能把外機曬熱,這樣會影響空調器自身的散熱效果。如果條件不允許,室外機只能裝在向陽的一面,那就在外機頂部裝上遮陽篷吧!

定期打掃過濾網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空調面板上的過濾網應該半個月左右清洗一次,這樣不但能降低能源消耗,對咱們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利。

03

定頻和變頻哪個好?

不少人覺得買定頻空調更划算。但隨著變頻空調的普及,它的價格也降低了很多。變頻空調的宣傳重點是省電節能,但實際上變頻空調的省電是相對的,如果空調持續開啟時間基本不超過3小時,那麼變頻空調反而比定頻空調更加費電。

只有在連續開啟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變頻空調才比較有優勢,但這倆貨價格的差距又使變頻空調的省電變得毫無意義,除了舒適以外,也沒什麼大不了。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所以,定頻空調開啟時,房間溫度是基於預定溫度上下變化的,而變頻空調的溫度比較恆定,小二君建議,如果每天使用空調的時間很短,可以選擇更便宜的定頻空調,如果每天需要空調長時間運行的話,那就還是選擇比較舒適的變頻空調吧!

04

怎樣挑選空調才能不被忽悠?

現在,空虛頭巴腦的東西越來越多,本質的東西銷售總是閉口不談。其實,咱們可以看機器的參數,尤其是製冷/熱量、製冷/熱功率這些數據。

除此之外,挑選空調時還有一些可以參考的地方:

看外觀:內機外機尺寸長短很重要,一般長比短效果好。

比重量:重的比輕的效果好,不看標識看實際稱重量。

比品牌:正規品牌比山寨品牌效果好。

夏季,這樣用空調省電又省錢!

05

什麼時候買最划算?

冬天買價格肯定會比夏季便宜,不過一般冬天買的都是去年夏天的型號;初夏的價格會優於仲夏,從五一開始到端午,一般賣場都會有促銷活動;之後旺季到來,價格基本就不會有什麼變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