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倩女幽魂拍了三部,第三部是重製;第二部是續集,第一部是經典。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在維基百科裡,倩女幽魂是被一些人當作b級片看的。確實,片中妖怪的造型相當驚豔:以樹妖為原型的姥姥,可以操控樹木,而它攻擊的主要方式是一片巨大的舌頭。舌頭意味著饕餮和貪婪,再加上片中舌頭黏糊糊的特效,實打實給人噁心的感覺。小倩的妹妹被燕赤霞砍了頭以後,沒有頭的身體還在往樹林裡鑽,就被燕赤霞一章乾坤劍法打得原地爆炸,就連片頭的打鬥,血濺到寧採臣臉上的角度和力度,也讓人感到真實的刺激。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當然,本片如果只有暴力和b級的元素,就和藍乃才的b級片系列差不到哪裡去了。藍導演的b級片,為噁心而噁心,而倩女幽魂裡的重口味,完全是為了片中的美感而服務的。同樣是b級片,倩女幽魂裡的古怪和恐怖卻能拍出一精緻的感覺。煙,紫的,紅的,白的綢緞,時刻給片中營造出一種古怪的美感。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片中對於場景的質地是相當真實的,不負責任地分類一下:金,木,水,火,土。為什麼這麼說呢?金,兵器相碰時的叮噹之聲,使人聯想其燕赤霞的寶劍;木,陰森古怪的森林,同樣陰陽怪氣的姥姥,樹林中的蘭若寺;水,片中連綿而瓢潑的雨,柔情若水的小倩,還有小亭——寧採臣和聶小倩初次相遇之地;火,道士燕赤霞的一腔熱血和乾坤劍法,還有黑山老妖最後的原地爆炸;土,泥濘的地,亂葬崗,小倩的骸骨。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迄今為止只有兩部作品給過我一種宏大的感覺,它們給我營造出了恢弘的東方世界觀。一部是95版仙劍,逍遙暢遊人,神,鬼,妖,魔,仙界;另一部便是倩女幽魂,雖然只有人鬼兩界,卻描述地恰如其分——如燕赤霞所說,我在這人界只想做鬼,想不到小倩在鬼界卻想做人。也如小倩說的:有的時候人比鬼還要殘暴。倩女幽魂對於亂世的刻畫是入木三分的,寧採臣遇到的所有人裡,竟只有燕赤霞一個好人。暴力,錢財,慾望大行其道,借戲諷今的話不必多說,總之寧採臣活在其中,居然成了一個另類。

永遠的哥哥,經典之一,小倩更是憐人

演員午馬只給了燕赤霞一半的靈魂,另一半來自黃霑。道道道,就是伴著燕赤霞在雷電之間舞動乾坤劍法的那首歌,來自黃霑。燕赤霞和黃霑,雖然一個是武,一個是文,但其精神內核是相似的,即身處天地間的豪爽和不羈。80到90年代的香港黃金時期,無數好的作品在無數人才厚積薄發後噴湧而出,之後的事,就唏噓不能再提。多麼希望張國榮,午馬,黃霑還在人間,笑看人間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