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中國古代最早的學校是這樣的,《孟子•滕文公上》記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但由於年代久遠和記載的缺失,夏、商的學校,我們已經不可知了。西周的學校分為“國學”和“鄉學”。“國學”是設在周王都城和諸侯國都的學校,“鄉學”是地方一級的學校,不管是國家還是鄉學,只有貴族子弟才有資格就讀。按學習順序,分為“大學”和“小學”兩類。小學學習識字斷文、禮節儀式、音樂舞蹈、騎馬射箭、書寫計算等方面的知識,可謂全面發展。大學學習高深的為人處世之道、治國之道。設在周王朝都城的大學,分作五個部分,“辟雍”居中;四面環以圓形水池,水南叫“成均”,學習樂舞;水北叫“上庠”,學習典籍;水東叫“東序”,學習干戈;水西叫“瞽宗”,學習禮德。設在諸侯國都城的大學叫做“泮宮”,規定只能環繞半圓,稱為“泮水”。

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中國古代的大學:辟雍、成均、上庠、東序、瞽宗、泮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