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目前,云南省腾冲市琥珀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缅甸琥珀集散地,还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授予“中国琥珀之城”的称号。

7月26日下午,腾冲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当地不断规范琥珀市场秩序,高位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腾冲委托云南省珠宝质检研究院编制了《缅甸琥珀》地方标准,该标准已经通过技术审查等一系列流程,并于201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腾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昕介绍,琥珀作为人文器物出现,其历史极为久远。据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掘显示,早在距今三千余年前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已认识琥珀,并制作和使用琥珀制品。

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对琥珀的利用也由来已久,在腾冲民间就有自古“琥珀牌坊玉石桥”的传说,早在唐宋时期即已开始使用琥珀器物,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腾冲县文物管理所发掘出的唐宋时期的火葬罐中就发现了琥珀陪葬品,南宋时期的《事林广记》中也记载有:“哀牢县有琥珀,”的内容,文中的哀牢位于怒江以西,包括今天缅甸、腾冲等地。

明成化年间,朝廷专门在腾冲设置官员负责采办翡翠、琥珀等珠宝,到清朝时,腾冲的琥珀产业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史料、商号账册等佐证,还流传下来了大量的琥珀制品。到了民国时期,腾冲专营琥珀的珠宝商也逐渐增多,《民国腾冲县志稿》载:“琥珀象牙匠多在大董乡,约二十余家”。

各种文献资料不但佐证了腾冲作为缅甸琥珀重要集散地的悠久历史,还根据缅甸琥珀的外观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在20世纪40年代初,由腾冲籍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先生聚众多学者之力编纂而成的《永昌府文征》中,就将缅甸琥珀分为西珀、南珀、蜡珀、红松脂珀、蜜珀、金珀、物象珀等种类。

到2005年腾冲商贸城开设了现代第一家专业琥珀商铺,标志着腾冲琥珀产业的再一次复苏,随后短短10多年的时间,按照腾冲市委政府“放水养鱼”的发展思路,腾冲凭借靠近缅甸琥珀产地的先天优势,完成了琥珀产业重新起步、从小到大的发展。期间,腾冲市委政府指导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性琥珀协会—腾冲市琥珀协会、印发了《腾冲市珠宝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同时不遗余力的对腾冲琥珀产业进行宣传,不仅配合中宝协琥珀分会、潘家园共同举办了“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设计大赛、首届中国琥珀发展论坛、潘家园缅甸琥珀文化节等琥珀相关的节庆活动,还积极组织腾冲琥珀企业、琥珀雕刻师外出参加上海、深圳、北京、西安等地的大型专业展会及赛事,以期加大腾冲琥珀产业在整个琥珀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经过市委政府的一系列努力,目前腾冲形成了从事琥珀销售的店铺近400家,雕刻作坊100多家,雕刻技师近400人,摊点柜台近1000户,从业人员近1万人,常驻腾冲的缅甸商人1000人以上的产业规模,2017年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授予“中国琥珀之城”的称号。

由于腾冲毗邻缅甸,所以腾冲市场加工、销售的琥珀以缅甸琥珀为主,但是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没有对缅甸琥珀及其分类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极大的制约了腾冲琥珀产业未来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腾冲市委政府顺应市场需求,决定编制《缅甸琥珀》标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云南省珠宝质检研究院的大力帮助下,最终发布实施了《缅甸琥珀》地方标准。

腾冲“中国琥珀之城” 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召开

随着《缅甸琥珀》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未来腾冲琥珀产业将进一步规范。下一步,我们将制定更加便捷的原料进口机制、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并大力加强对加工培训、龙头企业及专利品牌的鼓励与扶持,不断挖掘腾冲琥珀产业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渊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记者 邵维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