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红河|河口:开放发展 兴边富民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角。在县城南端,长达193公里的国境线之外的地方,就是中国的老邻居——越南。

自1950年建县以来,河口由封闭走向开放,踏出了一条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之路。

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属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的终点站。半个世纪以前,滇越铁路曾是河口通达内地、通向国外的交通要道,它与当时的河口县城一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早一批建设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河口县退休干部侯慧英】刚来的时候,坐那种米轨,小火车来的,一下车,那个车上也很小,就是有一个(隧道),对面就是越南,看着好穷哦,那些在农场的病人,经常打摆子啊,生病啊,病比较多,好多(当时一起来的人)都想走。现在的话,好多人都不愿意走了,都要留在河口了。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西南边疆。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批准河口为沿边开放县。河口县在改革开放中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旅程。

光阴荏苒,数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河口县万象更新,百业俱兴。

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幸福,就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河口县委、县政府将河口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防洪排涝、国门形象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国家对外开放的“南疆窗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达8.6平方米,荣获省政府授予第一批“风景园林城市”称号。

40年的时间,河口县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各项产业蓬勃发展,由之前的单一农业支撑转向跨境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制造等多产业齐头并进、产业分布趋向多样化、合理化。最新数据显示,河口县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59万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51.42亿元,总量跨越50亿元关口,在红河州十三县市实现总量排名争先进位的目标,实现了历程碑式的飞跃。日前,云南省201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等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出炉,河口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分类综合考核评中名列第一。

同时,依托中国与东盟合作前沿和窗口的区位条件,河口对外开放优势日趋凸显。河口县通过实行“一站式”便利通关、边民互市、边交会、建立经济合作区等自下而上的多种形式,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推动中越双边贸易的跨越发展。仅2017年,河口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4.68亿元,货运量年内连续突破三个量级,从2016年的300万吨,连续迈上400万吨、500万吨、600万吨大关,达到640.4万吨,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约100亿元,占红河州全州比重70%以上。

河口跨合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县委副书记李兴锟】

我们按照省级的要求,充分发挥边合区、跨合区这两个平台的优势,来推进产业集群,来加强和促进与越方的合作,来推动贸易的转型升级,来推动合作方式的升级,来促进开放发展的质量提升。

滚滚红河奔流去,从昔日的“草皮街”到今天的国际口岸,河口一直迸发着蓬勃生机,释放着开拓创新的活力;砥砺奋进正当时,河口县将找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开放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着力点,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政策机遇为发展动力,在更大力度、更宽领域上谋划推动更深层次的开放发展,努力建设开放安宁美丽国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