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Neo多元世界”青年導演影像藝術展已經進入尾聲。今天,我們採訪了另一個參展導演楊天碩。與其說這是一次訪談,不如說更像是一次朋友間的聊天。

楊天碩,北京人,本科時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三校動漫實驗班”,研究生階段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學習電影與電視,現為“空想宇宙”動畫編劇。作品有動畫短片《檸檬汽水》、動畫短片《新藝術》、劇情短片《張三的歌》、實驗短片《人偶樂隊》以及實驗短片《貓》。

參展“Neo多元世界”

這個展覽是我在英國的好友李楨宇介紹我加入的,在與主辦方討論後,我決定放映本科時候的動畫作品《新藝術》。這部短片用一種寓言化的方式講述了電影的誕生,某種程度上契合了這次展覽的主題。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展覽部分,我選擇了將《新藝術》的原稿與視頻片段並置的形式。由於《新藝術》採用了油畫材料繪製、定格拍攝的方式,因此最後每一個鏡頭都留下一張原稿,呈現出來的是該鏡頭最後一幀的樣子,而之前的所有“瞬間”都被覆蓋在層層顏料下,只存活在影像之中。就像紀錄片《畢加索的秘密》一樣,我希望這種並置能夠讓人們思考影像與圖像、運動與靜止、瞬間與永恆的關係。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電影《一代宗師》中說過,習武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不一定完全理解了這句話,但至少從字面意義來講,我認為認識電影是一個相似的過程。

見自己,我們一開始都會侷限於自己特定的觀影趣味中:動作片、恐怖片、科幻片、愛情片,等等;

見天地,我們會逐漸見識到電影的至高境界,庫布里克、黑澤明、老塔這些人的作品對我來說就是電影在某一個維度所能達到的極致;

見眾生,最終,在認識到電影的高峰後,我們可以廣泛地接受所有類型的片子,奇詭如佐杜洛夫斯基、邪魅如阿金圖、暴戾如三池崇史……你都能看到並吸收他們作品中的美妙之處。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在英國這段時間,我的大部分收穫其實來自於學業之外。在課上老師主要是梳理電影史以及教授一些電影理論,但真正的收穫是在一個熱烈的觀影氛圍中通過大量觀片得來的,這種氛圍是我之前作為“影迷”所不具備的。另一方面就是到處“浪”的經歷,從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只是去看個熱鬧),乃至在英國與歐洲的多次遊歷,都讓我接觸了從西方藝術的古典根源到前沿的整個脈絡,拓寬了我對影像乃至藝術整體的認知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回國症候

在布里斯托的一年,都市生活頭一次給了我格外的親切感甚至故鄉感。二十年來,作為一個生長在三環外的“新北京人”,北京對我來說一直缺少某種故鄉的質感,童年記憶中的老北京遺蹟早已被“大都會”蠶食殆盡,這也是我為何如此喜歡《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現在的北京,一切都是灰色的、肅殺的,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漠然與衝突。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與之相反,英國西南小城布里斯托是溫潤、宜人的。你可以走路去任何地方,穿過佈滿塗鴉的橋洞與小巷。爬上一個坡,你就有可能俯瞰整座城市的全貌。夜晚,人們在大街上無拘無束地唱歌。我喜歡這種自由和隨機感。在這樣的地方人會更加細膩,具有更豐富的情感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但後來我發現,這種反差的結果也是辯證的。過於舒適的生活成了人們喪和虛無的溫床,使得新一代英國年輕人顯得有些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而充滿衝突且不宜居住的現代都市卻激發著人們倔強生長的能力,讓人們保留某種堅硬的質地。

我希望拍一部短片,來表達這種微妙的關係

動畫編劇工作

從英國回來後我並沒有急於找工作,因為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自我調整、創作與思考的機會,我開始寫之前構思過的劇本。但是久而久之,問題也隨之產生。在沒有外力驅動的情況下,生活變成了:每天十點鐘起床,看個球,下午寫兩行字(再刪掉),晚上磕磕絆絆地看部片,一天就很喪地過去了。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我必須作出改變,有一個工作將生活程式化未嘗不是好事。但我對任何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有著本能的排斥,我也不希望做電影宣發這種與創作無關的工作,最適合的工作似乎還是編劇。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機緣巧合下,我做起了“空想宇宙”的動畫短片編劇,這是一個剛開始起步的動漫IP。一開始,我並沒有很認真地對待這個看似有些低齡化的事情。不過久而久之,這個新鮮而天馬行空的世界把我重新拉回了肆意想象的年紀,而大批量的“兩分鐘故事創作”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寫作訓練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日常生活中的詩意

我們這一代電影人的一大劣勢是沒有經歷標誌性的時代事件,也缺少足夠的社會議題去表達,這使我們不具備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那樣持久的創作源泉。但我們的優勢在於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信息,以及從小到大潛移默化的影像薰陶。因此我們這一代可能會更注重對電影本體的探索以及對個人情緒的表達,畢贛導演的成功無疑證明了這一點。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不過慢慢地,我開始尋找更具有普世價值的主題。最近觀看的紀錄片《馴馬》,聚焦了一個年輕的無業遊民“鼕鼕”,他渾渾噩噩,粗鄙不堪,與社會的主流價值格格不入,但他身上的“馬性”又讓他具備了一種昇華的氣質。而吉姆·賈木許的《帕特森》則展示了一個公交車司機如何努力地成為一個詩人。這些鮮活的人物似乎在提醒著我們生活的另一種樣貌。既然人們進電影院是為了暫時地拋棄世俗的煩擾,我們為什麼不在電影中展示一種詩意的生活?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已足夠豐沛,卻仍然慾壑難填、娛樂至死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讓人們放緩腳步,去觸摸生活本身的質感?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敘事/電影觀

我一直不太贊同“電影是講故事”這句話,我覺得這很像某些燒腦電影的營銷口號,後來卻發現這句話已經成為了多數導演的信條。我相信每一種藝術都有其獨到之處,小說、戲劇、甚至電視劇,都是更適合敘事的體裁,而在兩小時的電影中,你更應該展示的是濃縮的生命體驗,其中包含著某種情感、某個時空的質感或是某種建立在視聽上的美學觀念。當然,故事仍有重要的價值,通常來說,它是我們進入情境的引子。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在他的書裡說到,電影最神秘的力量蘊含在對人們熟視無睹的事物的忠實展現。在阿彼察邦的短片《Async——First light》中,鏡頭直接對準人們熟睡的樣子。男女老少,甚至貓狗,在午後的光線下緩緩閉眼,進入夢鄉。這些鏡頭未經任何修飾,卻如此的動人心魄。這是真正的電影

像“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如果把電影風格按照風、火、水、土四種元素劃分的話,從賈樟柯開始,中國的藝術電影幾乎都是“土系”的,缺少靈動、跳脫的氣質。而我想做的電影則是“水系”的,可能也有一些“風系”的氣質。具體來說:王家衛、大衛林奇、布努埃爾、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是我想學習的對象。通過他們的作品,我們得以暫時離開現實的沉濁與混沌,進入夢境。而當我們離開影院,那些詩意的瞬間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楊天碩Neo多元世界展覽現場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我想拍水和風一樣的電影”

主題:融合

展覽形式:拼貼、手繪等方式記錄電影創作過程

導覽:這個展覽是對於動畫短片《新藝術》的影像和手稿的並置。由於本片採用了油畫繪製、定格拍攝的方式完成,因此每個鏡頭完成後都保留下來一張油畫原稿,而每張畫呈現出來樣子的都是該個鏡頭最後一幀的樣子。而前面的所有"瞬間"都被層層顏料覆蓋,只存活於影像之中。正如紀錄片《畢加索的秘密》所展示的那樣,這種並置或許會讓我們思考影像與圖像、運動與靜止、瞬間與永恆的奧秘。

藝術展覽#

時間:6月2號-6月9號 10:00-20:00

地點:郎園Vintage、良閱咖啡書房、薈讀書館

參展導演:陳曦(山西、法國)、關天(北京、美國)、Louis Hothothot (河南、荷蘭)、李楨宇(北京、英國)、羅泮(四川、韓國)、趙煦(北京、英國)、趙帥(河北、韓國)、周亦然(上海、英國)、夏夢怡(廣州、北京)、楊天碩(北京、英國)、左乙芳(臺灣、北京)、張馨丹(深圳、美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