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人是喜歡念舊的,我們習慣性地懷念過去,偏愛舊時光的經典。(才不是因為老了呢)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就是常常被文藝人群提及的黃金時代。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時尚果然是會不斷輪迴的,三十年前流行的港風最近又成大勢,開始觸向各個小仙女的修圖濾鏡裡。復古色調、柔焦效果、柔美光線、較高噪點…只要在手機裡輸入“港風濾鏡”幾個字,就會有各大P圖博主和各款修圖軟件教你打造復古港風寫真色調。

而越來越多的女明星也開始拍攝港風照片,時不時以港星風範來加以褒揚自我。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可能曾是我們模仿港風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了,但要了解純正的港風,或許要從那個年代的港星中窺見一斑。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邱淑貞、劉德華、王祖賢、林青霞、周慧敏…...,他們是真正的一代巨星,個個美的千姿百態,美的自由坦蕩。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即使是花瓶,也都是精美絕倫的頂級花瓶,何況還都有代表作品和角色光環加身,可謂是有顏值又有實力了!而其中一些經典臺詞給我們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你餓不餓?我煮碗麵給你吃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

TVB培養出的臺前幕後的華語影視製作團隊和演藝明星數以百計,而TVB作為港劇的代表,其影響不僅僅是港臺地區,更是內地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那瀰漫著市井煙火氣息的故事鋪陳,宏大歷史背景下於細枝末節處展現的小人物的悲歡,都曾深深的打動著我們,可謂銘刻在心。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親愛的,胡雪巖》,就是這樣一部充滿TVB港劇味道的歷史劇。

在重塑晚清傳奇商人胡雪巖的角色形象之餘,其故事背後所負載的文化旨趣與當代意識也頗有嚼頭。故事講述胡雪巖一生大起大落,其生命歷程緊扣晚清國運興衰。他憑藉其善造時勢、知人善任的能力,從家徒四壁的小夥子,搖身一變成為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時局動盪,他以獨到的眼光及財力,協助王有齡及左宗棠對抗太平天國及西方列強的侵略。官商兩棲的胡雪巖一生有所追求,在政商兩界都與洋人對著幹,同時亦不計成本地贈醫施藥,惠及貧苦大眾。在他心中,這是一場永無休止的追逐。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虛實相生,打造最佳劇本

《親愛的,胡雪巖》由香港資深劇作家潘惠森編劇,潘惠森的作品以荒誕、黑色幽默見長,一直喜歡“微觀”社會民生百態。劇本成於1998年,在2000年第十屆香港舞臺劇獎榮獲最佳劇本,時隔十多年再由香港話劇團重新鍛造。16年此劇在香港重新上演後,場場爆滿,獲獎無數。潘惠森自述,當年為了寫這個戲,翻遍了當時坊間能找到的資料,並從中整理出一個脈絡,他自認劇中的虛實是“一筆糊塗賬”,而劇名中一個“親愛的”,表示出作者更傾向以一個親近的角度,去對待這個歷史人物,似是作者寫給胡雪巖的一封書信。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文化相融,鍛造詩意話劇

而司徒慧焯早在10年前就想排這部《親愛的,胡雪巖》,導演也特地把這部戲排在自己導演生涯的第100部作品的位置上,以示對這部作品的特殊情結。

為將一個晚清傳奇人物一生的起承轉合,與現代觀眾的感受扣連,導演在整部劇的31場壓縮戲劇時空裡,運用多種媒介方式剖開人物的內心世界。劇情時空紛迭,人物交錯,舞臺轉換卻從容有致,頗有現代劇場的質感。舞臺上別出新意的皮影、太極和戲曲身段卻有著傳統戲曲的節奏韻致。地處於東西文化強烈交鋒處的香港話劇團,將兩種文化無縫的融合,更打造出一種頗具中國詩意的話劇形式。

劇照攝影:keithhiro,Cheung Wai Lok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一鍵濾鏡,早已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走進劇場,才是你接觸濃濃港風的開始。

微觀寫社會,冷眼看人生,

等你來一起見證晚清商人的傳奇一生,權力場上的爭鋒對迭!

一鍵濾鏡,並不是你接觸港風最便捷的方式

演出時間:2018年9月21日-9月23日

演出場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

登錄天橋藝術中心官網,購買早鳥票75折優惠!

該劇已被納入北京市劇院運營服務平臺


劇場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