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2018俄羅斯世界盃以法國隊時隔20年再度捧起冠軍獎盃而華麗落幕。

今天一早,網上傳來的法國街道照片是醬嬸兒的: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而以感情和靈魂全面參與了本屆世界盃的中國球迷今早起床是醬嬸兒的: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但如果說起本屆世界盃哪些新科技讓人眼前一亮,也許不少人的動作是躍躍欲試醬嬸兒的: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那麼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從年初韓國平昌冬奧會到本屆世界盃,哪些新科技,真正地讓體育賽事變成一場科技秀,甚至是全民零距離參與的活動吧!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5G:藉助賽事試水新服務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為了在平昌冬奧會上試水正在日漸成熟的5G技術,2016年下半年,韓國運營商KT就聯合三星、諾基亞、愛立信、英特爾、高通等多家企業,制定了5G技術規範,並設計了同步觀賽、互動時間切片、360度VR直播等等沉浸式5G體驗服務。

業內知名公號“網優僱傭軍” 當時曬出了幾張專業示意圖——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韓國KT搭建的5G試驗網)

同步觀賽:在運動器材、運動員身上安裝傳感器、高清攝像頭和配置5G通信模塊,數據實時通過5G網絡傳送,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視,以運動員的第一視角來觀看賽事直播。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互動時間切片(Interactive Time Slice)和360度VR直播

360度VR直播是在不同的賽場內安裝在各個角落的360度全景攝像機,通過5G網絡將高清視頻信號實時傳送到觀眾席的VR區域的服務。利用VR設備觀眾彷彿可以站在運動員身邊體驗賽事。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互動時間切片則是在賽場周圍安裝多達100個攝像頭,獲取不同角度的視頻信息。用戶在通過手機觀看比賽時,不僅可以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比賽,還可以隨意回看精彩瞬間。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此外,基於現場的5G試驗網和邊緣計算方案,還有多個新服務,極大提升了賽事體驗。

全景視角

——越野滑雪賽道安裝多個攝像機,每位參賽選手身上攜帶一枚芯片,比賽全程能夠隨時跟蹤任一名選手的位置,切換該選手的環境畫面。

增強現實技術——觀眾使用相應軟件可以通過增強現實(AR)技術,3D立體查看去往座位的最短路徑,確認座位位置。

智能翻譯——在交通點和賽館有機器人可以幫助觀眾,會說5國外語,還有能翻譯韓語等8種語言的人工智能(AI)翻譯軟件。不僅能進行識別語音,還能閱讀並翻譯圖片中的文字。

時間靜止運動技術——花樣滑冰比賽將採用時間靜止運動技術,賽場江陵冰上運動場的觀眾席上端設置了100個攝像頭,觀眾可以360度觀看同一場面。

專用平板電腦——在越野滑雪比賽中,觀眾可以通過專用平板電腦來確認出戰選手的位置、排名、國籍等主要信息。賽場處處都裝有攝像頭,選手身上的GPS定位系統也可以讓觀眾輕鬆瞭解他們的位置。

這一波科技,服務的不僅是運動員,遊客也可以在周圍展館藉助VR技術體驗包括雪橇、滑冰、滑雪等冬季運動。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高科技的世界盃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世界盃幕後的5G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為了保障通信,俄羅斯運營商在11個比賽場地部署了大量的Massive MIMO天線,據透露,這是目前歐洲最大規模的Massive MIMO部署。Massive MIMO是5G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也部署於4G網絡中。Massive MIMO在基站側部署大規模天線陣列,通過波束賦形和波束控制技術,用相同的時頻資源同時服務多個現場觀賽的用戶,從而大幅提升容量。

VAR當裁判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本屆世界盃裁判不止一次在吹哨後跑到特定屏幕上去看錄像——這是升級後的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依靠遍佈足球場上的多個攝像機鏡頭,多機位、多角度捕捉場上球員的每一個細小動作,形成的更精準畫面,讓裁判可以更有依據地判罰。

NFC賽球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以往用於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的NFC此次也出現在了世界盃的賽球上,據媒體介紹,本屆世界盃用球內置了NFC近場交互芯片,只要打開任何具備NFC識別功能的APP,然後將手機靠近這個位置,即可讀取關於Telstar18的最新信息,包括全球多少玩家在用、來自哪個國家等。

智能球鞋

阿迪達斯在世界盃前開發了一款“智能足球鞋”,阿根廷球星梅西腳上就有一雙:速度測量器置於足球鞋鞋墊之下,可以在訓練中測量速度、加速度、跑動距離等數據,這些數據再傳到智能手機上,讓教練員輕鬆瞭解訓練相關的數據,鞋內部還安裝了測步儀、心率監測等模塊。

裁判專用智能手錶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這次世界盃每一位裁判還有一塊專屬的智能手錶,在每場比賽開始的前15分鐘都會提醒用戶,而在比賽期間會顯示兩隊的比分、進球球員的名字、替補球員信息、最後的哨前時間等比賽信息,而且這塊手錶還能與球場上的球門線系統(Goal-Line Tech)聯動,只要球場上有任何進球的話,智能手錶都會在1秒內推送信息通知裁判。

門線的“鷹眼”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該技術被多家媒體報道:自2014年德國世界盃起,國際足聯正式啟用門線技術用以幫助裁判判定皮球是否越過了球門線,判斷進球是否有效。門線技術由GoalControl、鷹眼系統、CairosGLT系統三本分組成。系統利用14臺高速攝像機向架設在球場頂部的數據間傳送數碼照片,經過對數據的分析再把結果傳送到裁判所戴的特殊手錶上,如果確定球過了門線,手錶上就會顯示“goal(進球)”,整個過程用時不足一秒鐘。鷹眼系統是用多個高速攝像機用三角原理計算出來是否進球,進球之後系統會生成3D動畫。裁判的手錶會一秒內收到進球提示。

球員的"數字化表現和跟蹤系統"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哪些科技“亮瞎”了2018年?

"數字化表現和跟蹤系統"主要通過相機、球員身上的智能設備和GPS定位等技術來記錄個別球員在球場上的位置、行動軌跡、傳球、個人狀態等比賽記錄,然後在最遲30秒內傳送到主控臺,以及教練和醫療團隊的平板電腦上。除了方便教練擬定戰略之外,也讓醫療團隊可以在第一時間為受傷球員進行施救。

VR觀球

VR技術引入賽事已不是第一次,這屆世界盃英國BBC電視臺等服務商推出了VR賽事直播,用戶在下載相應的App之後,就可以通過VR設備來體驗在場邊直接觀賽的滋味。

從韓國到俄羅斯,從冬奧到世界盃,體育賽事新體驗大放異彩的同時,也驗證了ICT業界從黑白電視轉播到如今零距離體驗賽事這幾十年間的點滴努力。

不知5G真正到來後,賽事體驗會不會更為“神奇”。

每日分享互聯網趣聞,福利、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