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1、關於用戶運營

運營,是基於業務線的目標實現,從而實施的各種方法的綜合。

那麼目標就會有不同,比如增長,比如變現,比如短期用戶增長,比如長期的用戶生命價值最大化。

當然方法也會有好有壞,有花時間但是穩、省預算的,也有追求快,但是花費大的,還有就是偶然的爆發式的現象級的,而好的運營從來都是組合式的。

至於怎麼組合,就要看你手裡有多少人,多少預算,多少資源,還有各業務指標的優先級了,追求快速變現為先,還是追求數組增長為先方法就會不一樣。

這麼多的方法論裡面,效率的高低是不一樣的,為了提高效率我們會引入各種模型和優化方法論。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用戶運營,則是為了提高效率,從而對不同的用戶進行區分分組,從而實施差異化運營的一種方法論

所以,用戶運營的不同分類方式,比如RFM、金字塔模型、正態分佈等,都是基於不同的業務目標下的選擇。

RFM,更多是基於成交金額的優化,提升用戶的LTV的分類方式。

金字塔模型,則是基於多層次數據穩定增長,形成健康AARRR體系循環的分類方式。

而正態分佈,則更加偏向於粗放式運營,在維護用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調用有限資源維護長尾客戶的分類方式。

三種用戶運營的分類方式,和背後的運營策略是怎麼樣的呢?

2、RFM模型

RFM模型可以說是經典了,從傳統CRM管理開始,再到互聯網的用戶運營,可以說從來不會過時,畢竟銷售是所有商業的核心。

RFM分別表示用戶消費的三個指標:消費金額,消費頻率和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來構建一個消費模型。

消費金額Monetary,可以說是商業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而消費頻次Frequency,是在限定時間內的消費次數,是用戶忠誠度的體現,而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Recency,則是衡量用戶流失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用戶對你的品牌記憶的一個指標。

這三者根據高低不同,就可以形成八種組合,消費金額高/低,頻次高/低,最近購物時間近/遠,當然這個金額高低和頻次高低還有購物時間的遠近的設定,需要和本身產品的消費週期相關聯。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畢竟買家電的用戶,和買面膜的用戶,時間線設定肯定不一樣的。

然後根據這八種維度的分類方式,進行不同的運營策略,比如消費金額高,但是最近購物時間遠,頻次也低,那麼這一批用戶背後發生了什麼?怎麼樣召回?

在比如消費金額低,但是頻次高,最近購物時間也近,這樣的忠實客戶需要怎麼樣去維護?去保持?

這是站在RFM的分類基礎上,去進行的基礎維護運營,根據關鍵運營指標,選取重點需要優化的用戶群體,進行策劃運營活動。

這是用戶體系的建設,是長期的需要去做的運營事件組合,從而優化運營指標。

這裡只是最普遍的原理,如果深入進去,那麼就得根據用戶群體、產品特性,產品的週期單獨建模,而且需要具體分析最佳的指標,進而進行差異化運營。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的運營活動,去反向在RFM裡面篩選出用戶群體,從而提高活動的效果。

在做電商運營的時候,天貓的數據裡面專門有RFM模型供選擇,不過有點低配,不如自己建模,一般每當大型活動,比如雙十一,針對不同分類的用戶,針對的優惠力度,甚至文案都是不同的。

這就是基於活動反向篩選用戶。

3、金字塔模型

作為運營,還有一個海盜模型應該說是熟的不能再熟的咯,就是那個AARRR倒漏斗轉化模型。

用戶從即新增、留存、活躍、傳播、到盈利,每一層代表著部分用戶流失,這些用戶在不斷的一層層的進行演進著。

那麼,金字塔模型,就是根據這個流程來給用戶分類的一個模型。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根據用戶的行為軌跡,從註冊,下載,使用產品,會推薦,評價,購買以及付費,也會註銷、卸載、和流失,這是一個完整的流程,而每一個流程裡,都存在一部分用戶。

而我們的核心指標,當然是讓用戶付費。

那麼給這些用戶的分層,就是為了對於每一層的用戶進行差異化運營,讓他們一步一步的往前演進,或者直接進入轉化購買階段。

這就是金字塔模型的用戶運營分類方法,一般我們用一個APP的用戶來舉例。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當然用戶的行為不僅僅是這五步,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細分的步驟,不過普遍的我們會根據這典型的五步來分類,因為每一步網上走的過程,都非常有代表性。

於是這五層的用戶分類,我們運營對於每一類都有不同的需求:新用戶我們希望他下載,那麼給新手福利;下載用戶希望他們使用,那麼給予傻瓜式的操作引導;而使用的用戶又希望他多來,常來,建立信任,那麼就要有不斷的刺激和優化。

而興趣用戶,當然希望他付費了,自然促銷是常用手段。至於付費用戶,那麼服務肯定要做好,希望人家二次購買,三次購買,甚至推薦給其他人。

不同層次的用戶,採取不同的策略,從而最終導向運營的關鍵指標,這就是用戶分層的核心。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分層方式,還有其他的,比如當RFM模型下,運營的資源非常有限的時候,我們就會通過單一維度的分層。

比如根據消費金額,進行層次區分,金字塔分個三級,消費100萬以上的,消費50-100萬的,100萬以下的這樣。

再比如,消費了10次以上的,消費了5-10次的,消費了1次的,尚未消費只看不買的這樣。

這也是另一種金字塔模型。

給用戶分層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達到運營的業務指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運營資源有限,所以必須效率最大化。

4、正態分佈模型

當用戶運維的資源更加的粗放,而且資源非常有限的時候,就可以用正態分佈模型。

比如二八法則就是一種正態分佈的形式,80%處於曲線的平均值附近,而剩下的20%才是利潤的來源。

後來做了新媒體代運營,針對B端客戶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客戶只要維護好最好的那一波,和最差的那一波就行,至於中間的那一波大量的客戶,標準化執行就行了。

所以正態分佈模型,和RFM模型,剛好一個二維,一個三維的不同建模。

正態分佈模型,就是在兩個維度比如利潤貢獻和人數兩個維度進行建模,你會發現提供利潤最多的那幾個客戶是少數,因為運營成本和突發狀況造成沒錢賺反而虧本的也是少數,而留下的大多數利潤都是在一個恆定值附近的。

那麼根據這三種情況,我們就可以來分配運維的資源了,重點維護高利潤用戶,同時也要核心關注不給利潤但是佔據大部分公司資源的客戶,要捨棄。

而中間大多數在恆定值附近的客戶,則要進行標準化服務,節省資源,讓邊際成本降低。

用戶運營入門,常見的三種模型和使用條件

當然,如果你想要繼續精細化運營,那麼可以通過方差去繼續細分。

比如上圖,1個標準差之內的用戶進行服務標準化,而1西格瑪-2西格瑪之間則進行用戶挖掘,看能否讓用戶演進到28法則裡面的2中,也就是2西格瑪-3西格瑪之間。

至於-2西格瑪到-1西格瑪之間的用戶,是有利潤,但是依然運營成本吃力的,看能否稍微提高價格,或者減少產品的標準,進行優化處理,進而把利潤提升到正常的1個標準差之內?

至於-2西格瑪之外的,則進行捨棄。

這就是正態分佈模型的用戶分層方式,這種模型經常會用在B2B的商業中,而B2C則更多會用RFM模型,至於金字塔模型,則是RFM模型的簡化版。

所以,用戶體系建立,就是為了方便進行不同的運營策略優化,進而完成最終的業務指標——利潤。

每日分享互聯網趣聞,福利、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