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泰集團「賣房自救」緩解償債壓力 「浙江第一高樓」易主

原標題:剛泰集團“賣房自救”緩解償債壓力“浙江第一高樓”易主

涉足房地產開發領域近20年的剛泰集團,近來卻陷入資金風波。近日,剛泰集團旗下臺州博泰房地產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權變更,接盤方浮現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此次資產出售中,剛泰集團不僅出售了計劃建設的“浙江第一高樓”剛泰國際中心,還包括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上海益流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那麼,作為當年規劃的“浙江第一高樓”,剛泰國際中心目前處於何種狀況?7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該項目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

當公司經營面臨資金困境時,通過出售房地產資產變現來補充流動資金已成為一種行業現象。

近日,陷入資金風波的剛泰集團旗下臺州博泰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泰房地產)已完成股權變更,接盤方浮現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的身影。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此次資產出售中,剛泰集團不僅出售了計劃建設的“浙江第一高樓”剛泰國際中心,還包括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上海益流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據剛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剛泰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剛泰控股(600687,SH)6月發佈的公告稱,剛泰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在2018年內將到期的貸款金額約14.69億元,剛泰集團可能會存在短期流動性不足的情況。7月23日,剛泰集團披露信息顯示,2018~2019年分批處置相關資產,包括公司所持房地產、土地、房產等。

面臨償債壓力,剛泰集團出售房地產資產被外界看做是回籠資金,償還債務的方式。

●“浙江第一高樓”易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獲知,博泰房地產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2018年6月27日,博泰房地產完成投資人(股權)備案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備案變更,上海剛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退出,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谷國際)接手其100%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天眼查上獲悉,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為中國信達。

剛泰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剛泰集團於1999年涉足房地產開發領域,項目主要佈局在滬浙閩甘一帶。房地產項目主要由上海剛泰置業集團負責,上海剛泰置業集團隸屬於剛泰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其前身為上海剛泰置業有限公司。

2013年9月,上海剛泰置業有限公司以約5.4億元的價格拿下臺州經濟開發區的中央商務區東南角地塊。根據台州市建設規劃局公佈的文件顯示,台州博泰房地產有限公司為台州經濟開發區的中央商務區東南角地塊項目的申報人,可開發該項目。

剛泰置業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台州經濟開發區的中央商務區東南角地塊項目命名為剛泰國際中心,項目佔地面積77.5畝,規劃總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樓高300米,是目前浙江第一高樓,總投資55億元,規劃於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為台州新的城市地標。

另據《新京報》報道,台州市環保局官網一份環境保護行政許可顯示,剛泰國際中心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是台州博泰房地產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剛泰國際中心項目施工現場看到一份公寓(住宅)剛泰國際中心一期的施工銘牌,上面顯示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為台州博泰地產有限公司。

此次博泰房地產股權變更後,意味著“浙江第一高樓”剛泰國際中心易主中國信達。關於此次交易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剛泰置業浙江事業部,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此次接盤方金谷國際瞭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並記錄下記者的訴求,待核實到情況後回覆記者。但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金谷國際的回覆。同時,金谷國際的大股東中國信達投資者關係聯繫電話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或陷資金困境剛泰“賣房自救”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剛泰集團此次出售旗下的房地產項目早有徵兆,剛泰集團曾因債務、資金問題見諸報端。

2018年6月,剛泰控股發佈公告稱,剛泰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在2018年內將到期的貸款金額約14.69億元,其中2018年三季度內到期貸款金額約7.15億元,2018年四季度內到期貸款金額共計約7.54億元,總計11筆貸款,其中銀行貸款5筆,金額約5.57億元,其他金融機構融資6筆,融資金額約9.12億元。

剛泰集團承認,在金融環境不佳並且金融機構不斷壓縮授信額度的情況下,剛泰集團可能會存在短期流動性不足的情況。

為償還到期債務,剛泰集團將採取一系列的方法籌措資金,其中就包括“賣房償債”。

剛泰控股公告表示,貸款到期後剛泰集團可採用房產抵押、股票質押等擔保方式進行續貸。並表示,針對目前債務情況,剛泰集團正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回籠資金,包括加大存量房產銷售回籠資金的力度,轉讓或回收部分對外投資項目,處置出售集團持有的部分資產以回籠資金,通過項目合作等方式與大型房企、大企業合作增加資金融入量,補充集團流動資金。

從剛泰控股披露的信息顯示,出售房地產資產成為剛泰集團解決債務問題的重要途徑。

高力國際華南區諮詢服務部高級董事陳厚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房地產業務具有較好的變現能力,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剛泰集團變賣房地產業務能夠實現快速回籠資金,償還債務。

關於債務問題的解決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剛泰控股董秘辦諮詢,對方表示,剛泰集團並未提供最新的進展消息,關於出售博泰房地產股權的問題,董秘辦表示因不負責房地產板塊業務,暫時不清楚情況。

據剛泰集團7月23日披露的資產重組信息顯示,剛泰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擬在2018~2019年分批處置相關資產,包括公司所持房地產、土地、房產等。同時,公司計劃在不改變對剛泰控股的實際控制權的前提下,適當轉讓部分集團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

鑑於本次處置涉及的資產種類和數量較多,剛泰集團表示,各交易方案仍在陸續商討中。其中,部分資產處置已經與相關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並將於8月下旬簽署協議,所獲資金優先用於兌付公司債務本息。

業內人士認為,面臨償債壓力,剛泰國際中心的出售或許只是開端。

據《每日經濟新聞》瞭解,除去博泰房地產,上海益流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流置業)亦於近期發生股權變更,2018年6月14日,上海剛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退出益流置業,杭州尚雍貿易有限公司接手益流置業100%股權。

工商信息顯示,益流置業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法定代表人與博泰房地產一樣,均為徐建德。剛泰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徐建德為剛泰集團副總裁、剛泰置業執行董事。

刚泰集团“卖房自救”缓解偿债压力 “浙江第一高楼”易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