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撼人心,喜得美人歸

贈婢

崔郊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此詩創作背景是:崔郊姑母有一婢女姿容俏麗,與崔郊相愛,後卻被賣給顯貴於頔(di)。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婢女偶而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這首《贈婢》,後來於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因詩而得人,傳為佳話。

首句,以公子王孫指代權貴子弟,“逐後塵”,爭相追求女子,說明女子美貌超群。也說明公子王孫依仗權貴追求爭奪女子,是女子悲劇的根本原因。次句“綠珠垂淚滴羅巾”說明女子被進入權貴之家並不幸福。“綠珠”,西晉富豪石崇寵妾,被權貴強索,殉情而死。此處用典,意在說明自己心愛的女子如同綠珠那樣“美而豔”。也以綠珠的悲慘遭遇暗喻婢女命運的不幸,在客觀而平淡的敘述中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不滿,含蓄委婉,不露痕跡。

後二句,詩人認為女子一入侯門,便把心愛的人當作陌生的路人。蕭郎,泛指女子愛戀的男子。詩人在此看似把怨恨的對象當作進入侯門的女子,認為女子進入侯門便改變心態,不念舊情了。但上文聯繫起來,可以看出詩人“指桑罵槐”,以對戀人的怨恨暗指對強拆鴛鴦的權貴的怨恨。痛恨的對象依然是造成悲劇的元兇 ------侯門權貴。

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在於,把個人悲劇上升到社會高度,含蓄地指出造成種種人間悲劇的正是“公子王孫”,正是封建統治者的象徵----“侯門”。這就顯得意義深厚。

本詩用語簡潔、準確、凝鍊、平實。“逐後塵”“侯門”“路人”這些用詞簡而不繁,內涵豐富,平靜的敘述中透露出作者的暗恨和絕望,讀罷令人共鳴和同情。

後二句已成名句,多為後世人傳誦,“侯門如海”已是成語。且後人不僅用來表現因富貴改變的愛情,還用來展現因地位變化而改變的友情。大多時候還用來表達世事變遷和世態炎涼等。一句“從此蕭郎是路人”,是激憤、絕別、自嘲!在不同場景、不同人物、不同心境被賦予不同的內容且經久不衰,可謂極富生命力的“千年警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