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弹花匠,机器时代的传统工艺守护人


由魏忠万和黄宏主演的喜剧电影《巧奔妙逃》里有一个很搞笑的片段,日本兵把弹棉花的工具误认为是一件民间乐器,引发出令人捧腹的故事。

弹棉花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弹棉花工具有弹弓、木锤、铲子、磨盘等。

弹棉花时,用木锤按一定节奏频频击弦,弓弦震动让棉花变得疏松,然后在弹好的棉花两面用棉线罩住,再用木制圆盘压磨,压实后就成了一床棉被。

弹棉花时木锤击打弓弦,发出两短一长,节奏感强,较为动听的声音,犹如琴师在弹奏一曲动听的音乐。

弹棉花的师傅民间称为弹花匠,他们远离家乡,走街串户为人们服务,遇到需要弹棉被的人家,就在雇主家吃住,直到所需棉被弹成,他们收取一定的工钱,然后继续游走四方。

现在,随着弹棉花的机器出现,手工弹棉花已经逐渐消失。以前那种一声声弦响,一片片絮飞的景象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