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今天回過頭來聊下崔永元手撕娛樂圈的事,倒不是因為還有更多名人的恩怨內幕可以挖掘,而是它已經成了中國社會稅負不平等的一個渲瀉口;已經不再是當事人想偃旗息鼓就能煙消雲散的事了。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崔永元這回捅出的最大簍子是中國的工薪族和中產階級們,看到明星大腕天文數字的收入,卻能有各種辦法逃稅;而自己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收入卻被稅務部門明察秋毫,一分錢也賴不掉,由於這種明目張膽的不公平從而產生強烈的憤慨。正像有個網友給我留言中談到的,連居民房產稅都要開徵了,對明星大腕們的天價片酬卻長時間睜隻眼閉隻眼,憑啥呀?正如法國人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所說的:“在所有把人和階級加以區分的措施裡,捐稅的不平等危害最大,最容易在不平等之外再製造孤立”。交稅負擔的不平等之所以最容易引起憤慨,是因為它的結果通常是表現為,承擔稅負最重的群體反而是低收入群體,收入高應該多納稅的人反而按比例來說是最低的。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天之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大家收入低、被颳得狠就算了。最受不了的是人比人氣死人。稅負之所以出現不公平,通常都是和政治體制的不公平有關,能在不公平政治體制中發財致富的,總是和權力保持著特殊關係,因而在稅負上也受到權力的特殊照顧。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但是小崔大戰冰冰的事之所以能發酵,恰恰又在於這回當局沒封殺。官媒也參與炒作陰陽合同的事,說明娛樂圈、傳媒、政府之間過去的和諧默契的關係也出現了裂痕,問題也是出在財政上。地方政府靠賣地的土地財政已呈現枯竭趨勢、地方政府債務如此沉重、31個省級行政區裡只有六省一市的地方財政有盈餘;而你們娛樂圈這些肥貓們一個個腦滿腸肥,鉅額逃稅,是不是也該出點血了?中國的影視業也是信息封鎖、限制競爭的直接受益者,中國大陸每年引進電影不過30幾部,沒有國家電影局上面罩著,你馮小剛、范冰冰們能有今天的萬貫身家嗎?而今國家有困難,爾等豈可袖手旁邊,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啊?

這件事的最新進展是:國家稅務總局已經部署開展對所謂“部分高收入、高風險影視從業人員的依法納稅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然後加強徵管力度,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後面的故事未必會見諸媒體,更大可能是稅務機關逐個約談,明星大腕們識趣的就認宰挨罰、破財消災,不要給臉不要,弄到媒體曝光。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接下來我想把當前中國的稅收制度的基礎性邏輯與明朝後期做個對比,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稅負體制嚴重扭曲,徵稅最重的人群反而是收入低的人群,是需要降低稅務負擔的人;。而這種扭曲都根植於政治體制,屬於內生性的結構問題,不是靠加強徵管、雷厲風行這類行政措施可以解決。

明朝末年稅源流失、財政緊張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明朝財政收入最高的年份也沒有超過一年3000萬兩白銀,遠不如北宋。北宋的貨幣並不是以白銀計算,折算成白銀是多少有不同的看法,可是兩宋的財政收入遠高於明朝是不爭的事實。可是北宋的人口在宋徽宗大觀四年的數計數字是大約2000萬戶,男丁4600多萬,總人口在一億左右。而明朝在所謂的萬曆中興之後,真實人口數很可能已經通過1.5億。而且通過對外貿易,從公元1567年開放月港到明朝滅亡1644年,流入中國的白銀多達三億三千六百多萬兩(一萬兩千六百多噸),相當於全球白銀產量的1/3, 問題是錢哪兒去了?為了應付遼東崛起的女真,而增加的軍費“遼餉”,一年四-五百萬兩白銀就搞得民不聊生,銀子呢?要知道因為美洲開採的白銀因為大量流入中國,從中國買的商品又運到歐洲,有效緩解了歐洲因為白銀爆棚造成的通貨膨脹,可最不缺銀子的中國,這時大明朝庭卻拿不出銀子來,這事不奇怪嗎?

明朝是典型的由於財政崩潰導致統治崩潰的王朝,對它的討論很多,這裡簡單總結一下造成明朝稅制扭曲的最重要的政治體制原因,並和當今做對比。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明朝有一個法定的特權階級是不用納稅的,就是士紳階層。他們自己佔有土地、而且他們名下寄存了大量土地不納稅,造成稅源流失。這是典型的政策設計的初衷和結果產生巨大反差的例子。明朝是所謂養士之朝,只要是考取科舉功名的,其家庭就可以免稅(指農業稅),為什麼有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創造政治上社會下層向上層流動的空間,避免豪門大族在人才的培養輸送上形成壟斷。當時政府沒有普及社會的教育預算、也沒有這方面的財政補貼資助你考取功名,只能在免稅這事上做文章,你考上了秀才你家裡就可以不用交農業稅。這樣哪怕你家經濟狀況差一些,也能供養你繼續深造,於是就擴充了士大夫階層的規模,不僅國家在選用人才時可選擇面更寬,寒門學子向上流動的機會增加了,也削弱了某些大家族世代公卿,長期把持官場這種情況。似乎是win-win,多邊共贏是吧。但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就走樣了,除了這些士紳自己兼併土地,不用納稅之外;另一些地主也和他們建立起利益聯盟,把自己的土地寄存在他們名下避稅,和他們分享一些土地上的收益。類似於今天的避稅天堂,財產代持。這部分土地數量龐大,國家就失去了稅源,一旦有邊境戰爭、軍事開支大增的時候,只好是按登記在冊的田地數量加稅,倒黴的就是沒有特權、家裡有幾畝薄田都老老實實被政府登記在冊的小自耕農。他們的負擔突然變重,激起強烈的不滿。

這只是一個概括的描述,可能有專門研究過明末財政狀況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好象明朝的農業稅也不重,換算下來也就是3%左右的稅率,就算你考個秀才可以免稅也免不了多少啊。但是除了種“正稅”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加派,你上交的糧食要被運輸到縣、州,最後被運輸到國家倉庫、或者邊境作為軍需物資,這種運輸成本要分攤到你頭上,算是加派的內容之一。而且還要服徭役,被徵調去完成國家的公共設施建設、提供軍事後勤服務,都佔用你的勞動時間,減少你的收入。所以免農業稅、免除徭役對於一個小康之家實惠還是很大的。

再有明朝對士大夫免稅、免徭役從法律上也不是一概全免,而是分等級。生員和監生(秀才這一級)的,按萬曆三十八年的《優免新例》,免稅額度是80畝地;一品京官免稅額度是一萬畝。但問題在於執行的混亂,因為大明的公務員工資本來就低,你讓官僚去執行,免稅的田畝數量又和他自己的利益有關,當然是彼此包庇,你超額我也超額,大家合夥騙中央。這從明朝中期以後人口大量增加,在政府登記的耕地數量增長非常緩慢 就能判斷出來,肯定大量的耕地被藏匿了沒有報稅。

你是個舉人,我是個沒有功名的地主,我有一千畝地,我把八百畝寄在你的名下,給你分享一部分地租;我只拿兩百畝去報稅。你是舉人老爺,貴圈(你們朋友圈)都會相互包庇的,不會有人認真來查你。我和你籤一份真實的契約,把八百畝地寄存在你那兒,這份契約是政府不知道、我們這個圈的人才知道。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你看這和今天的陰陽合同、代持財產這些事是不是很像呢?其實不同時代的人動腦筋的方式都差不多,打小算盤的邏輯都差不多,只不過具體環境有差異。造成這種陰陽合同、財產代持,國家稅源流失的原因,就是政治上特權階層的存在,他利用特權尋租,形成利益聯盟。於是把公共財政的負擔轉嫁到了弱勢階級頭上。

當今和明朝的差別在於,明朝的特權階層——士大夫是國家法定的,是明規則。今天的特權階層是存在於潛規則,不管它是叫公僕、學者、藝術家。影視圈也負擔著所謂社會教育、輿論引導的功能,屬於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黨要領導你、你也不能白接受領導做貢獻,也得分享得特權不是。

第二個稅源的流失,就是貿易流入的鉅額白銀哪去了?這部分財富政府是完全無法監控流向的,因為明朝不普遍地徵收工商業稅,只在某些特定的地點有徵稅機構,什麼交通樞紐、特許開放的外貿口岸、礦山。而商人們也不向政府申報收入和利潤,這部分鉅額財富真的就是有一部分藏起來了,你家挖個地窖一罈一罈的銀子埋起來,它沒進入流通;一部分用來買田置地;有一部分用於投資獲利,真的變成了資本,就是明朝後期江南工商業的資本主義萌芽。由於明朝不徵工商稅,也就不保護產權、不做工商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提供任何這方面的公共服務,商人又沒辦法直接的向上流動進統治階層,你就發現這些大商人們對國家的困難出奇的冷漠。這和英國新興資產階級那種愛國熱情就形成了巨大反差——大明朝要死要活反正是和我沒關係,找我要錢捐餉是嗎,對不起、我沒有、我裝窮。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那你說這些商鋪的老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的當鋪、綢緞莊就在大街上開著你裝哪門子窮啊。他也有辦法,也是向上面說的,和地方官建立起利益聯盟,和官員分享利潤、或者請官員入股。難不成皇帝直接跑來查我的財產,只是本地父母官幫我捂著不就沒事嘛。這是公開存在的地下經濟,以向官員個人交保護費的方式取得權力的經營許可。你看明清兩朝在查抄官員財產的時候,經常清單上有當鋪幾處、藥局幾座、綢緞店幾家這樣的說法。我記憶中查抄和珅家財產就有銀鋪42處、當鋪75座這個數字,那75家當鋪折算白銀3000萬兩。這個數字給我印象特別深刻,和珅、整個就是個金融業鉅子,銀行家嘛。但所有這些財富政府都是收不上來稅的。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放到今天,當然這部分工商業和金融業財富也納入了徵稅的範圍,但政治邏輯和明清沒有本質的變化,就是權力義務不對等。范冰冰掙錢是很多,不過政府還是不保護產權、甚至連你的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你什麼明星大腕,在黨國的鐵拳裡面前也是弱小得只算只螞蟻;同時你的政治地位,了不起只是個花瓶政協委員,真正國家決策的權力是不和你分享的。所以這些大腕們同樣對國家前途事極端的冷漠。說給本行業的主管官員輸送利益那是可以,說給政府交稅——我沒有、我裝窮,我籤陰陽合同。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上面只是說了明朝稅源枯竭的兩個重要原因,在特權的人藏匿土地不交稅、和商業大腕不交稅。但還有其他一些重要原因,比如明朝皇室子孫佔據大量土地不交稅;還有軍戶制度的失敗,就是把一部分劃人入軍事戶籍,他們土地上的產出滿足軍需,這個制度的失敗使得軍戶們應該承擔的財政負擔又被轉嫁到普通農民頭上,進一步激化了矛盾。這些內容以後有時間再說。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總結一下,明末和當今都存在著政治體制扭曲稅收體制的狀況,收入低的人由於政治弱勢,承擔稅負重;而有特權者因為有特權,既能聚斂財富、又能逃避財政負擔,從而造成“人之道、損不足補有餘”的情況。范冰冰今天雖然撞上槍口,但是影視圈仍然屬於統治階層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因財政惡化會有矛盾增加、但完全決裂翻臉的情況卻是不會出現的,同時整個稅收體制不會因為崔永遠手撕娛樂圈就變得相對公平。

從崔永元爆料談:對偷稅漏稅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