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震耳欲聾的三月雷,宣佈了春天的到來。雖仍是春寒料峭,嫩綠的小芽卻不管不顧地冒了出來,羞答答的山茶花還只是個小蓓蕾,生命的初始,欲說還羞。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春雨一澆,艾草也一片片地漫延起來。

田野、公園、山路邊、無處不在葉子尖尖的簇擁在一起。抓一把綠油油的艾草,和上糯米糰子,做成艾葉餈粑,變成滿口綠意與清香。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如果說,四季是一首歌,春天就是最動人的樂章;如果說,春天是一幅畫,春天就是最靚麗的色彩;如果說,四季是一朵花,春天就是那最美麗的一瓣;如果說春天有百味,

那艾葉餈粑就是很多人回味的那一份清香...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順時而食,隨心地吃,是對自然和生活的坦誠。因為世間真味並不在大魚大肉裡,而在於怎麼在平淡裡吃出鮮嫩、幽香和清雅。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從小時候記事以來,每一年清明前,鄉下的田間、山野會長出野生的艾草,色澤翠綠,清香撲鼻。

家人總會摘下艾草的嫩葉,做成香糯的艾葉餈粑!於是每逢春天我都多了一份期待,期待“春天裡艾葉餈粑的味道”。如今這個傳統依舊傳承下來,春天的味道就是艾葉餈粑的味道...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第一次看到艾餈的時候,其實對它並沒有什麼的好感,因為它的顏色綠得太深,比起其他精緻的糕點,不免顯得“土氣”。但品嚐過後,發現它的外層皮兒滑溜溜,十分彈牙黏韌,吃起來艾味濃郁卻不苦澀,更是有草木的芬芳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猶記得那個春天的下午,與好友相約去野外踏青。我對著野山花興致勃勃,她卻對一叢茂盛的野菜發生了興趣。我左看右看看不出特別之處,只在湊近時,聞到一股特別的清香。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好友告訴我,這是艾草,可以做艾草餈粑,特別好吃。可是她沒做過,但是看她媽媽做過,憑著腦海裡那隱隱約約的印象自己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最讓我印象為之深刻的是,我們兩個人瞎鼓搗一通,捏出一大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小青團。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她做的餈粑很大個,我說那是“包子”,為了避免成包子,我做成小個的,她笑我做的是“羊糞蛋子”,笑鬧中,大大小小十幾個餈粑做好了,灑上白糖後放在鍋裡蒸煮,騰騰熱氣像窗外蒙蒙細雨,咕嘟咕嘟,人在等待中變得安靜。

到揭鍋的那一瞬,像極了漫天春風拂過葉梢,將山林田野間最馥郁的那一縷清香帶進了一顆疲憊心靈的深處。

“春天變得多麼含蓄啊,它藏到了一個角落裡,或者是天空的一角,或者是大地的一角,我必須要細細地咀嚼才能體味。”

小小的青團,恰是春天給城市的愛意。嘗過那口青草香,我們身上總會沒由來多一份力量,去面對硬邦邦的世界。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一個個糰子墨綠色的,白糖溶化了鋪在盤底,夾起一個餈粑,底下連著糖絲,雖然大小不一,但是入口真的好軟糯香甜,特別是小的,我是一口一個,沒多久就全部幹掉了。第一次做艾葉餈粑,雖然賣相不太理想,但是還是超有成就感。


每年的三、四月,鄰居間都會做一些艾葉餈粑相互送著吃,直到我也做了媽媽,孩子和我一樣,也非常愛吃外婆做的艾葉餈粑。

艾葉餈粑俗稱“青圓子”,唯清明前後才有,所以也叫“清明粿”。能吃青團的日子就那麼十來天,所以人們總會特別珍惜。只有吃過幾顆青團,才算真的進了春天。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清明期間吃艾葉餈粑的傳統是怎麼流傳開來的呢?

據說這食俗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了。古代的女子平時不能出門,而清明節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門的好時節,她們在這一天會精心打扮,早早出門,用艾葉餈粑等美食祭奠先人,然後就踏青遊玩。

所以古代清明節也是女人們的節日,她們可以到郊外賞玩春色,放風箏,然後野餐,一起享用美味的艾葉餈粑。現在,艾餈作為祭祀的功能漸漸淡化,而作為美食仍然很受歡迎。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來自山野間的艾餈

資深吃客袁枚曾在《隨園食單》中記載了艾葉餈粑的製作方法:「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

艾葉餈粑,這生態的一抹綠,來自江南的艾草。艾草生於初春山野,到野地裡一蓬蓬刈下來,細細切碎,用葛布濾出青綠的草汁來,和上篩得均勻的糯米粉,便揉出一團春天最濃烈透徹的香。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細看手心一個青團的綠,是讓人一見就會愛上的顏色。咬下去,軟糯的口感是自然與人心的靠近,過後,在味蕾間回味的片刻,春天便真正融進了人心裡。

在城市裡,難得一見青團從艾草化為米團的生動過程。但每當走在街道上,匆忙間瞥見櫥窗上光滑油綠的青團,心裡總會一動。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今年,又到艾葉飄香時,手捧媽媽親手做的艾葉餈粑,咬上一口,糯糯的,甜甜的,透著過去的回憶,蘊含著家的味道,良久,仍然餘味無窮,清香迴盪在唇齒之間……

清明節!98%的人都知道,除了掃墓,還要吃艾葉餈粑

人間四月天,和風細雨裡,好像一切憂愁都會化去。所有心意都能夠被珍惜。連雨濛濛的清明,也來了。在這個飽含思念的時節,最適合吃一個碧綠綠、軟糯糯的青團,把春天的甘甜吃進嘴裡,把世間的柔軟揉進心底!

# 邀你互動 #

拉到最後✏️留言,開始吧!

關於節氣的傳統

清明節,你們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