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麥的一組老照片 感受那個年代收麥的場景 滿滿的回憶


七十年代麥收景象,相信很多年輕人沒有太多的印象,但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中,卻是一個永遠不可磨滅的記憶。

那時候,收麥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鐮刀,麥子熟了,家家戶戶早早的把鐮刀拿出來磨得鋒利,有的家裡要準備四五把鐮刀,開割時全家所有勞動力齊上陣,一子排開,拿起鐮刀彎下腰刷刷的向前衝,那時候,半天時間一個勞動力也就是二畝地,割麥的時間大概五天。

麥子割完還要用架子車一車一車的拉到地頭,也就是提前碾好的場,方便打麥籽。

有時用三輪拖拉機,由於太少了,很多都是用人力架子車。

之後,開始碾場,有的用牲口後面拉著石磙,一個人站在中央手牽著牲口不停的碾壓,這個過程最耗時間,大概要5天時間才能幹完,這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如果碰上下雨天,時間更長了。

下面就是-揚場,在風力的作用下,給小麥脫粒,這是個純體力活,一個動作半天時間,沒有足夠的耐力是無法完成的,上面還要經受著烈日的暴曬,可想而知是如何做到的。

終於收穫了,看著黃燦燦的糧食,在多的苦在多的累也值了,小麥在那個年代畝產在800斤左右,不由得讓我想起唐代詩人李紳那句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