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2)

【碧血黃沙】原創(公號:ambition_km)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2)

王敦病重,王敦陣營可就亂了套了;大家紛紛猜測今後如果沒了主心骨,這日子可怎麼過。

面對人心惶惶的局面,王敦的鐵桿心腹錢鳳坐不住了,他趁看望王敦的機會跟王敦套實底兒,如果您萬一哪天崴泥兒了,咱接下來該咋整?

要說一句的是,王敦自己沒兒子,是過繼了他哥哥王含的兒子,這熊孩子名叫王應。

錢鳳的意思是,您歪歪了,這杆大旗是不是讓王應接著扛。

王敦雖然病入膏肓,但腦子還很靈光: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為;王應年少,豈堪大任!”

錢鳳一腦門子黑線,難不成我們就坐以待斃不成?

王敦嘆了口氣,我琢磨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放棄兵權,主動迴歸朝廷,有王導大人在,必可保全門戶;中策是集結兵力割據武昌,朝廷那咱們沒辦法,咱們也可保全實力;下策是趁我還活著,儘快謀反,成敗天意。

王敦確實不白給,不說別的,單從這三策就能看出來。這會兒這貨要造反比當年司馬昭之心還要路人皆知,但是他竟能想出再次迴歸體制的辦法;一般人絕對做不到。此時王導身居要職,琅琊王氏子弟把持著東晉官場;而且王敦本人至少在場面上還沒跟朝廷撕破臉兒,自己手握重兵。換句話說,他手裡有足夠的籌碼去跟朝廷談判。

聽王敦說完,錢鳳把嘴一撇,相當不以為然。

老領導,您這是病糊塗了吧;咱這會兒騎虎難下,怎麼跟朝廷談;我看您說的下策反倒是上策呢!

可能有兄弟會奇怪,這孫子怎麼對造反這事兒這麼上心?

其實說穿了不奇怪,用現在的話說,王導王敦出身土豪,而錢鳳則是屌絲。

一個“安定團結和諧”,社會秩序井然有序的大環境下,屌絲想要逆襲不能說完全沒可能,但機會非常渺茫;唯有在亂世中,舊有的秩序被衝擊的支離破碎,屌絲不走尋常路,這才有可能逆襲成功。錢鳳出身並非什麼豪門望族,如果王敦和朝廷媾和,他的下場拿屁股都能想明白,王敦有王導罩著,屁事兒沒有,最後混個自然死亡,而他極有可能會被朝廷當做叛逆嚴懲。

而幾乎就在錢鳳等人陰謀籌劃謀反的時候,司馬紹決定先發制人,任命王導為大都督,準備派兵討伐王敦。

對於這個任命,王導到沒有猶豫,很爽快的就帶兵出征了;這倒不是真的準備大義滅親,這哥們兒有他自己的打算。

王導的算盤很精,為了儘量減少琅琊王氏在內耗中的損失,這位爺想出一個很絕的點子——

他領著宗族子弟為尚在人世的王敦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與此同時,他秘密派人給王敦及其軍中王氏子弟發出多封勸降書信,意思寫的清清楚楚;此時和談,條件優厚,王馬天下,仍舊不變。

這意思王敦很明白,不過病入膏肓的他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錢鳳卻看不明白,利令智昏的他一看王導就任大都督,登時火冒三丈。行李一打,王敦一抬,宣佈起兵。

公元324年6月,王敦(準確的說,應該是錢鳳、王含、王應。)再次以“清君側”的名義在武昌起兵,率領主力部隊五萬餘人,徑直向建康撲來。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2)

起初進軍還算順利,叛軍很快抵達到石頭城下,但這次他們要面對的可不是老實巴交的司馬睿,而是年輕氣盛的司馬紹。

這位身負鮮卑基因的年輕皇帝膽子絕對夠大,放到今天任何特種兵跟他比簡直弱爆了。這夥計根本不考慮個人的安危,以三軍總司令之尊,輕車簡從竟只帶了幾個隨從,便輕裝前往前線偵察去了。偵察兵敵前偵查,還要畫個妝塗個迷彩;人這位皇帝既不用美圖,也不用PS直接素顏出現。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2)

那年頭,金髮黃鬚不是歪果仁就是司馬紹;特徵太明顯了。

於是,騎在馬上觀光的司馬紹很正常的就被王敦的士兵發現了;當兵的飛報王敦。

王敦原本躺在病床上,一聽這話竟然撲稜一下坐起身來,高聲大喊,這必是黃鬚的鮮卑兒來了;趕緊去抓他。

叛軍偵騎隨即撲出,司馬紹一看撥馬就跑。

危急關頭,就看出司馬紹不簡單了;撤退路上,只要馬拉了屎,他便立刻命找來涼水給馬糞降溫,製造出跑遠了得假象。

追兵不知是計,誤以為司馬紹已然遠去,只好悻悻的返回。

司馬紹輕騎探敵營的消息很快就在兩軍中傳開;王敦的部隊得知士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而政府軍這邊兒自然士氣高漲。幾日之後,王敦的兄長王含率兵出戰,結果被士氣正旺的政府軍一頓暴揍,損失慘重。

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亂起江南(2)

王含戰敗的消息傳回大營,王敦氣的怒罵,我這個兄長,簡直還不如個老太婆,!@#¥%……&

罵完,嘔血數升,當夜便一命嗚呼,終年五十九歲。

王含敗了,王敦真死了(喪事辦過一回了),那個最堅定的造反派錢鳳慌了。

如此關鍵的時刻,這位看著挺機靈的狗頭軍師麻爪了,想不出任何有效的辦法。每天只是借酒消愁,任時機白白浪費。

至於王應,這熊孩子就更甭提了,不成器的東西;爹(其實是叔)掛了,這熊孩子絲毫沒表現出悲傷的樣子,他拿破蘆蓆把王敦的屍首簡單的裹巴裹巴,既不入土為安,也不發喪;找了個地下室一存,然後就忙不迭的找來花姑娘若干,在屋裡玩起群P。

王敦若地下有知,不知他該作何感想。

王敦雖死,但其黨羽反叛的腳步已經無從停止,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

這天,作為代總指揮的錢鳳終於不喝了,揉揉猩紅的眼睛拍板兒,原定計劃不變,一鼓作氣,攻克建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