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縣「七大行動」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

本報訊通訊員(毛紅平 程 衝 毛人傑)7月27日,紅安縣城關鎮黨委書記徐緒忠組織鎮環保督察專班對城關鎮金沙湖飲水源周邊養殖戶豬圈、雞舍進行測量評估。這是該縣“七大行動”打響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又一舉措。

紅安縣委縣政府堅堅持鐵腕執法、鐵拳治汙,強化環保、公安、司法聯動,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時間最緊迫的環保問題,發出號令,以“七大行動”決戰汙染防治攻堅戰。

打響畜禽養殖汙染集中整治攻堅戰。按照“總量控制、逐年減少、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對全縣畜禽養殖場所進行集中清理和整治。明確整治目標。2018年全縣生豬總量減少20%,其中太平橋鎮養殖規模削減40%以上,八里灣鎮養殖規模削減30%以上,覓兒寺鎮、高橋鎮養殖規模削減20%以上。明確拆遷重點。本次拆遷範圍主要是以金沙湖二級保護區內、倒水河干流300米範圍、支流200米範圍內、城區園區建成區範圍內的養殖場、各鄉鎮對轄區內所有養殖場。明確工作責任。各鄉鎮是轄區內畜禽汙染整治的責任主體,各鄉鎮駐點的副縣級領導對所駐鄉鎮負包保責任。明確時間節點。各鄉鎮拆除任務必須在8月20日前完成,轄區內養殖場的調查摸底工作在9月30日前完成。嚴格規劃控制。嚴格落實畜禽養殖“三區”(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規劃。本次拆除以後,要堅決防止拆後重建,畜牧、林業、國土、環保等部門要嚴格把關,鄉鎮、村落實主體責任。

打響飲用水源地整治攻堅戰。突出整治金沙湖飲用水源地。金沙湖是該縣城區20多萬人賴以生存的“水缸”,也是國家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源地專項督察的重點。按照省環保廳要求,8月20日前,金沙湖一級保護區內違法建(構)築物全部拆除,並完成防洪堤壩建設;9月20日前,湖區全部攔汊築壩和對水質直接影響的畜禽養殖場所一律拆除。同時,以金沙湖為重點,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村莊開展“廁所革命”、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治理試點,8月底前,全面完成金沙湖周邊107個自然灣“廁所革命”、二級保護區內8個自然灣建設人工溼地和管網。全面整治鄉鎮飲用水源地。按照“一個飲用水源地、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全面排查一、二級保護區內是否存在排汙口、違法建設項目、違法網箱養殖等問題。

打響倒水河流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快城鄉汙水處理廠建設和提標升級進度。緊緊圍繞年底前汙水處理廠進水運營這一目標,堅持“半月一通報、一月一拉練”,倒排工期、千方百計加快進度。縣城汙水處理廠和覓兒寺鎮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要儘快落實一類A標準。迅速開展汙水管網收集和入河排汙口整治行動。以城區園區汙水管網全覆蓋、園藝河整治為重點,迅速開展汙水管網收集行動。嚴厲打擊河道非法採砂。加大巡查力度,與“掃黑除惡”行動結合起來,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對於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打響推進“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攻堅戰。加快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加強周家凹垃圾填埋場整治,決不允許發生滲濾液洩露情況。所有垃圾壓縮站滲濾液都要通過吸汙車收集轉運處理。加快推進“廁所革命”。目前,全縣六類廁所共完成1586座,佔市定任務的12.2%,對全縣13個鄉鎮(場)的6.83萬戶農村戶廁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新建或改建399座農村公廁,其中今年完成總任務的30%,2020年全縣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100%。加快推進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建設。加快9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同步建設配套管網,堅持速度與質量相統一,確保汙水管網覆蓋率、合格率、質量優良率“三個100%”。大力實施“精準滅荒”工程。今年要完成1萬畝,上半年已完成11518畝,佔年度計劃的115.2%。

打響違法排汙企事業單位整治攻堅戰。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全縣所有建設項目的汙染防治、生態保護措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完善已有建設項目環評手續。確保到2018年10月1日前,排汙企業汙染治理設施建設基本健全,新型產業園和各鄉鎮企業環評驗收基本完成。嚴守生態紅線。堅持把環境保護擺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全面貫徹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負面清單的“三線一單”制度。

打響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修復攻堅戰。堅持“三城三區”發展思路,全縣70%以上的區域不發展工業,中部、北部主要以保護生態,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為主,調優生態和空間格局。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修復,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讓紅安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打造大別山綠色生態示範區、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大力開展礦山整治。今年重點對倒水河邊、風景區周圍、敏感地區、信訪集中地進行整治,實現環保化開採、清潔化加工、無塵化運輸、生態化閉坑。嚴厲打擊違法開山炸石行為。到2018年底所有在產礦山要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打響抓好環保督察邊督邊改攻堅戰。認真抓好交辦信訪件辦理。認真開展“回頭看”,嚴防辦結問題反彈回潮。加強後續信訪件辦理。省環保督察舉報電話和郵箱關閉後,統一由“12369”環保舉報熱線,繼續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建立環境信訪案件集中會審機制,做好案件接、轉、辦、督、核各個環節工作。

目前,全縣各鄉鎮部門都開展了一次全面深入徹底的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梳理出排查各領域、各層面、各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尤其對全縣水源地保護區、礦山治理、畜禽養殖、垃圾填埋場等環境風險隱患地進行了排查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