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數據出來了!銷量給了OV,利潤給了蘋果

OPPO 和 vivo 兩個加起來都打不過蘋果。

自 iPhone X 面世之後,頻頻有消息放出,如「iPhone X 砍掉XX訂單,蘋果如何自救?」,為大家營造了一種「似乎蘋果快不行了」的氛圍。最近的報告卻表明蘋果手機仍是最賺錢的產品,沒有之一。

iPhone X 一直是款好產品

在賽諾給出的中國手機市場 2018 年 Q1 的銷量報告中, OPPO、vivo 分別以 1852 萬臺和 1734 萬臺的銷量霸佔前兩位,蘋果穩坐第三名,榮耀、華為和小米則分列第四五六名。國產品牌銷量的強勢崛起,給了我們希望。前六名當中只有蘋果一個國外品牌,頗有「四面楚歌」的意味。

第一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數據出來了!銷量給了OV,利潤給了蘋果

然而蘋果的銷售額讓人感到恐怖,2018 年 Q1 蘋果總計 920 億元高居榜首,OPPO 和 vivo 緊隨其後。從數據上來看,儘管 OV 獨一家的銷量都高於蘋果,二者的銷售額相加卻遠不如它。如同學霸和天才存在,前者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後者毫不費力就拿了第一名。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不過大家不應該感到意外。iPhone X 自上市以來,就是一款成功的產品。來自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的報告顯示,2017 年第四季度,iPhone X 吸走了整個手機行業 35% 的利潤,且這款定價接近 10000 元人民幣的 iPhone 同期所產生的利潤,是其他 600 多家安卓廠商利潤總和的 5 倍之多,iPhone X 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庫克於該季度的財報中也表示「iPhone X 的表現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因此在第四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率同比下降了 1% 的背景下,蘋果手機仍給出了利潤同比增長 1% 的成績。

第一季度的中國手機市場數據出來了!銷量給了OV,利潤給了蘋果

OV、華為只是國產廠商縮影

回到國內,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機市場同樣呈下降趨勢。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18 年 Q1 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了 27.9%。即使 OV 佔據了出貨量的前兩名,但仍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加上常規的推陳出新產品策略,定價上並沒有顯著調整,利潤的下滑可想而知。其實 OV 僅僅是國產廠商的縮影,它們的遭遇在其它國產廠商身上或許還會放大幾倍。

在賽諾給出的報告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國內廠商顯現出極端的兩極分化。從小米開始分界,前六名屬第一梯隊,均是千萬級別的銷量,第七名的魅族一下子跳水到了 391 萬臺,其後的品牌銷量加起來也不如 OPPO 一家多。第二梯隊的國產廠商們若是無法保持較高的利潤率,也沒有亮眼的出貨量,那麼接下來的日子將會很難熬。

國內市場紅利消失

中國手機市場下滑態勢早在 2017 年便開始顯現,

由於手機市場趨於飽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用戶購機慾望不強烈、市場處於新機空窗期等原因,手機市場紅利期正逐漸接近尾聲。在新的風口未到來之前,國產廠商們需拿出應對策略以渡過難關。蘋果的高定價策略似乎風險巨大,現在來看反倒是一種制勝奇招。國產廠商們還習慣用走量的方式保住市場份額,並不是長久之計。當下用戶換機頻率越來越低,手機銷售的低迷期將會越來越長。在這個時段裡,銷量不是衡量廠商成功的唯一標準,總體利潤才是決定廠商能堅持走多久的重要因素。

前幾日魅族手機新品發佈會,主講人在臺上講道「其它手機都太貴,因為有價值捆綁」。然而這份捆綁的價值對於企業來說異常重要,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看消費者願意掏多少錢買自家的產品。

賺錢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合適的利潤能支撐企業為消費者更好的產品和體驗

考慮到歷史的行程,把銷量給了 OV 們,利潤卻給了蘋果,一家獨大並不利於市場的健康成長。無論是推出三攝的華為、率先採用屏下指紋的 OV 還是在高價位試探的小米,國產廠商第一梯隊均在尋求突圍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