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回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今天的討論的主題是 “零售的商業本質”,為什麼不在前面加個“新”字?眼下新名詞太多,看不到什麼新內容,“新零售“搞不好又是一個壓垮自己的虛幻概念,就像剛退燒不久的P2P和O2O一樣。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新零售,也沒有什麼舊零售。我們就談零售好了,如果不瞭解零售的商業本質,不瞭解零售業的規律,無論做新零售還是舊零售,都不會獲得成功。

對於其他傳統行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進入之前,先要搞清楚這個行業的商業本質,然後再思考互聯網如何有助於解決商業的本質問題。互聯網不可能改變行業的商業本質,只能幫助各個行業提高它們的效率,更好地解決它們的痛點問題。

戰略就是取捨

互聯網公司做零售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原因在於兩者的商業屬性完全不同。互聯網公司提供的是服務,關心的是流量和活躍客戶數,因為它的廣告是點擊付費,客戶數直接關係到廣告和遊戲收入。

零售商雖然也關心銷售量,但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差價——進貨價和售出價之間的差。

● 零售商通過管理銷售量和差價來最大化收益,而網絡公司則要千方百計做大客戶數。

● 零售的核心能力是線下的採購與配送;而網絡公司的核心能力是線上平臺與產品的開發及維護。

● 互聯網和零售的團隊技能差異也很大。互聯網公司需要軟硬件技術人員;而零售業的採購員和超市店長是能否贏利的關鍵,零售的錢是一分一分地賺的,很苦很累。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互聯網和零售幾乎在所有的環節上都不一樣,互聯網公司與其自己做零售,不如和零售商結成戰略同盟,零售+互聯網,各自發揮特長,提高傳統零售業的效率。我們說企業要有戰略,制定戰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取捨,就是企業的市場定位。再強大的企業也不可能什麼都幹,更不可能什麼都幹好,幹好最擅長的那一項就可以了。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技術多麼先進,零售損耗和客戶體驗之間的矛盾永遠存在,技術改變不了商業的本質,但能夠更有效地幫助我們解決商業的本質問題。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零售業態的演化

新技術的出現沒有改變零售的商業本質,但確實改變了零售業的形態。有意思的是,每一零售新業態的興起都和網絡相關,互聯網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

鐵路網催生了現代零售業,百貨公司成為早期的主流業態。鐵路大幅度降低了運輸成本,加速了工業集群的形成和人口的流動。就業機會吸引鄉村人口向工業地帶集中,城鎮化進展迅猛,位於城市人口密集區的百貨公司應運而生。

零售業態下一波變化是折扣店,代表者是沃爾瑪。沃爾瑪的出現不僅是山姆·沃爾頓(沃爾瑪創始人)的功勞,汽車的普及和高速公路網的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回到零售業,當現代高速公路網絡四通八達、汽車普及之後,折扣店就有了可能。一旦消費者有了汽車,就可以在更遠的地方購物,商場就沒有必要放在市中心了,可以選擇在城市邊緣、郊區的地方去建倉庫和門店。一個家庭開上車,到沃爾瑪採購一週的東西,用汽車拉回家,放到冰箱裡。大批量購買,價格低,這就是折扣店的邏輯。

電商興起以後,折扣店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市場份額下降,但是折扣店不會因此而消失,就像在折扣店的衝擊下,百貨店不會消失一樣。這個觀點有經濟學的原理的支持,歸根到底,零售業要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不同需求。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國內零售業的重組與整合

國內零售業的現狀是分散、低效。2017年最大的零售商是京東銷售額3000多億人民幣市場份額不到2%,而美國沃爾瑪的市場份額接近20%。我們沒有算淘寶、天貓,前面講過,它們屬於“商業地產”公司而不是零售。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中國的零售業目前極其分散,而且效率低,中小型零售商技術落後,產品服務同質化嚴重,再加上電商的衝擊,不少零售商在虧損的邊緣掙扎。零售業的重組與整合勢在必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重組的目的是提高市場集中度,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儘可能地採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高零售的效率。

這個機會我想商家都看到了,不僅電商、互聯網公司,傳統的零售商也有機會。需要思考的是怎樣去做,傳統零售上線,加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公司到線下來做地面店?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我們知道最近一個影響很大的併購案是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全食)。大家都關心收購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亞馬遜以後會用它的技術改善全食的供應鏈管理嗎?並且同時改造全食的倉儲配送系統?

我們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亞馬遜做什麼,零售的商業本質不會因此而改變,經濟規律不會因此而改變,規模效益還是規模效益,協同效益還是協同效益,我們分析零售業的思路和框架不會因為亞馬遜和先進技術的進入而發生改變。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 中國公司如何利用這樣個歷史性的機會,重組和改造我國的零售業?

我覺得互聯網公司是不是可以專注技術,全面的提高傳統零售企業的技術水平,再導入流量,線下運營則由傳統零售商去做,互聯網公司不必越俎代庖,線上和線下形成戰略合作的格局。

零售沒有新舊之分 迴歸本質才是商業發展之道

大威德營銷新勢力——新零售營銷

今天的零售進入多業態競爭共存的時代,誰也吃不掉誰,誰也別想一統天下,因為客戶的需求不是統一的,而是多樣化的,多樣化的零售商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為什麼一家零售商不能同時滿足多種需求?這是由經濟規律決定的,其中兩個經濟效益是我們理解零售行業結構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