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不了這個春天了」,最後一次向機槍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禮金

“我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最后一次向机枪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礼金

昨日的推文裡,我們向關心抗戰老兵的您,對第一季度致敬禮金的發放情況做出公示。今天,我們分享三個來自前線志願者的抗戰老兵故事。

(在此對昨日的公示名單進行一下更新,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河北劉自勖、羅鎰兩位老兵爺爺由於生活有所改善,致敬禮金從特困標準3600元每季度轉為普通標準1800元每季度,特此說明。)

我過不了這個春天了

特困老兵邱才保的晚年,是在浙江臨海市的爐頭村獨自度過的。

他於1943年參軍,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88軍暫編33師3團2營6連2排6班,是一名輕機槍手。在溫州與日軍的一場遭遇戰中,邱才保不幸地被一枚手榴彈炸傷左腳,給他留下了伴隨一生的疼痛。邱老的晚年是依靠龍越每月1200元致敬禮金和110元的高齡補貼度過的。

“我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最后一次向机枪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礼金

他常年住院,卻連醫藥費也支付不起,在志願者接濟下才能勉強維持著生活。今年年初,志願者去醫院看望邱老,送去了龍越為老人醫藥費準備的慰問金和最後一期致敬禮金。他緊緊地拉著志願者的手祝福他們,並表示自己過不了這個春天了。

抗戰老兵邱才保,生於1926年1月28日,歸隊於2018年2月7日,享年92歲。

寸步難行的遠征軍

周臥思,一位在滇緬架著機槍守衛彈藥庫的遠征軍戰士,如今卻摔倒在生活的門檻上,寸步難行。

“我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最后一次向机枪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礼金

周老是遠征軍第五軍96師的一名戰士,曾帶領300名士兵保衛彈藥庫。2016年,在家門口摔了一跤之後無法自理。經過一年多的修養,周老終於從輪椅上站起來,靠著助力器勉強能挪動腳步。

為了照顧老人,孫子只得留守,家中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湖南嶽陽的志願者上門的陪伴和送去的致敬禮金,無疑是雪中送炭。

住在危房裡的卡車兵

朱整民,1944年的春節,他駕駛滿載彈藥的十輪卡車跑在千里迢迢的公路上——從貴州到後來的勝利之城芷江。

“我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最后一次向机枪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礼金

這個奔跑在勝利之路的老兵,如今正艱難地住在70年代的潮溼陰暗的老屋裡。朱老無任何退休工資,兩個兒子現年歲以高,也無任何經濟來源。

目前,朱老身體情況一般,有自主行走能力,精神狀態較好。依靠著每月1200元的致敬禮金和愛心人士的接濟,朱老和他的兒子基本能夠維持簡單的生活。

願你我的一點點的努力,能稍稍撫平風燭殘年困苦老英雄的眉頭。致敬老兵,刻不容緩。

“我过不了这个春天了”,最后一次向机枪手邱才保送上致敬礼金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撫慰戰爭創傷,倡導人性關懷”為使命,源起於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動,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註冊成立。基金會致力於為戰爭背景下的個體士兵提供人性關懷,關懷服務抗戰老兵。

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2011年開始,龍越慈善基金會正式發起“抗戰老兵關懷計劃”。

為有需求的抗戰老兵按月敬贈致敬禮金;(2018年新標準為每月600元,特困老兵每月1200元。)為老兵提供緊急醫療救助、房屋修葺以及其他直接惠及老兵的事項。

自2018年1月到4月,在 1,140,273 人次愛心人士支持下,總計有 11,109 名老兵獲得關懷,支出善款 11,346,382.71 元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