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真是個馬四榮,你知道是罵你嗎?晉東南的人應該明白

晉東南民間記憶之馬四榮

說你真是個馬四榮,你知道是罵你嗎?晉東南的人應該明白

前幾天,幾位外地的老同學來長治,和另幾個本地同學一塊聚了聚。吃飯的時候,有同學問起了我家兒子怎麼樣。我妻子的回答是:“我家那個馬四榮,沒法說。”同學很詫異的問:“你家兒子改名了?”她的樣子,不是裝,是真的不理解“馬四榮”的意思。在晉東南地區生活的人,如果年齡在35歲以上的,可能就對“馬四榮”這個名字不陌生了。小時候在農村,小夥伴們相互攻擊的最厲害手端,就是罵對方是馬四榮,父母親罵不聽話的兒子也是說馬四榮。離開農村多年,馬四榮的記憶漸漸遠去。

馬四榮,到底是誰?在一個傳播媒體不太發達的歷史年代,而在一個特定區域範圍內又廣泛流傳的特定所指,我認為它的傳播不外乎兩種最主要的途徑:一是地方戲曲、曲藝走鄉串村表演傳播;二是老百姓在田間地頭、圍場飯市口口相傳一輩接一輩的民間故事傳說。而這兩種途徑又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好多民間故事傳說,恰恰是因為地方戲曲、曲藝形式在民間的表演,而形成民間故事流傳;而有很大部分戲曲、曲藝劇目又來自民間故事傳說改編。

我一直以為“馬四榮”這個特定所指的出現,是因為上黨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或《紅羅山》在民間的廣泛傳播。小時候,農村的娛樂活動很少,相鄰村每年要趕會唱戲,所以一有這種活動,是定不會錯過的。當有“梁祝”的戲時候,戲裡娶祝英臺的馬公子一出來,小夥伴們就會相互指著對方說:快看,你出來了,馬四榮!兒時的記憶,是深植於腦海的,因此,我一直把娶祝英臺的劇中人馬公子當成了馬四榮的原型。星期日,在城隍廟見到一老者,自稱戲迷,我即向其討教“馬四榮”的由來。他說的,竟和我的記憶是一致的,他也認為“不愛學習、只愛撩撥小閨女”的浪蕩公子馬四榮就是“梁祝”戲裡的馬公子。而此時,卻是我要否定這個觀點的時候。因為,馬四榮的說法在晉東南由來已久,是因為戲曲傳播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查詢了關於“梁祝”故事的上黨戲劇並不是上黨戲劇的主要劇目(儘管上世紀50年代左右郝聘之就演《紅羅山》裡祝英臺成名),而且,梁祝的戲劇裡,那位馬公子叫馬文才,並不是馬四榮。雖然在上黨鼓書裡也有《紅羅山》的本子,但是那位馬公子的名字叫馬俊,也不是馬四榮。

說你真是個馬四榮,你知道是罵你嗎?晉東南的人應該明白

山西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於1957年編印的《山西省各劇種劇目調查》一書中,收錄上黨梆子423個劇目、上黨落子173個劇目,卻沒有找到《紅羅山》或有關“梁祝"的其他名字。由慄守田先生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上黨梆子》(上、下),所錄沒有與“梁祝”有關的劇目;由黎城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纂,劉書友主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的《上黨落子傳統劇目集成》(上、中、下),所錄劇目中找到《梁山伯與祝英臺》(又名《柳蔭記》、《同窗記》、《紅羅山》),劇情簡介提到馬文才,而劇中人物卻沒有馬文才這個人。

“馬四榮”如果不是戲曲曲藝人物,那麼是民間故事傳說中人物的可能性就很大。我所在商場晚上看門的吉師傅,是郊區店上鄉店上村人,年齡在60多歲。和他閒談起了馬四榮,吉師傅說:“馬四榮不愛學習,是個浪蕩公子,家長說孩子不愛學習時常用馬四榮。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就是馬四榮確實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學習也非常好,由於得罪一些文人,後來被文人編排成了不愛學習的浪蕩公子。”更具體的故事,吉師傅也不太會講了,只是知道這個大概。關於馬四榮是一個品學兼優的貴族子弟這種說法,我這是第一次聽說,顛覆了我四十多年的記憶。類似的反轉劇,近年來湧現出不少,有好有壞,有的還搞到了法庭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概是人的陰暗面在作怪吧。比如,說陳世美其實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由於他的朋友汙衊他,把他寫成了一個背信棄義之人。這是歷史傳說,好壞都無所謂,只不過有人喜歡顛覆人的認識,博個眼球而已。但是,近年來關於“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的負面消息頻出,就不僅僅是博個眼球了,那是在顛覆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遠了,打住,還是回來尋找馬四榮。

說你真是個馬四榮,你知道是罵你嗎?晉東南的人應該明白

《晉城市民間故事集成》(上、下),晉城市民間文學編委會1989年10月編印,集選晉城市民間故事傳說240餘篇,其中未發現有關於“馬四榮”的故事傳說。《長治市民間故事集成》(1、2、3、4、5),長治市三套集成編委會1988年6月編印,由申雙魚老師主編,厚厚的一摞五冊,一千幾百個民間故事,也沒有找到“馬四榮”。

我不學無術,真是個馬四榮。無奈,就這樣結文了。馬四榮,留給大家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