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鄉風物誌
川北有座禹跡山
賈登榮
出南部縣城,過嘉陵江,沿省道101線前行大約十多公里,在一個叫過街梁的地方舉目眺望,只見眼前群山環合,雄偉蜿蜒,最高處的山峰有“九龍捧聖”之勢。這就是號稱“南閬仙山”的禹跡山。這座隱藏在南部縣與閬中市交界處的禹跡山,一年四季前往朝拜者、觀光者絡繹不絕,就在於這座山有“四奇”:奇石、奇貌、奇洞、奇佛。“四奇”,讓它成為百姓口口相傳的 “仙山”,也讓它成為川北名山。
1
奇石
成就獨一無二的山名
查遍全國的名山大川名稱,再也找不出第二座相同的山名。之所以能夠成為獨一無二的山,就在於這座山上有一塊獨特的石頭。
在禹跡山一片逶迤的山坡間,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這石頭的形狀,如同人的腳印。世世代代的人都把這塊石頭稱為禹跡石。據說,當年大禹曾在這山頭上駐足觀望,指揮人們開鑿河道,讓江河改道,讓洪水退卻。長時間在這裡站立,就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禹跡印。從此,這座山也就有了一個響亮的名稱:禹跡山。
在禹跡石的四周,有七塊相連的、大小不一的石頭,人們稱之為七星石。傳說,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仰慕大禹的英雄氣概,偷偷從天宮跑了出來,追尋到這裡,想和大禹見上一面。
然而,以天下為己任的大禹,早已經輾轉他鄉,繼續他治水的宏圖大業,這裡只留下他的足跡而已。仙女們盤桓在大禹腳印的旁邊,久久不願離去。漸漸地她們化為七塊凝固的石頭,拱衛在大禹足跡的四周,把一腔思念留在這禹跡山上。
禹跡石
禹跡石、七星石,千百年來,成為這座山上最耀眼的名片之一,引來無數人的目光。除了禹跡石、七星石,在禹跡山的半山腰,還有一塊突兀、峭拔的石頭——飛來石。這石頭高約三米,重應該不下數萬斤。它只有一隻小小的邊角,支撐在山崖上,其餘都凌空懸掛。遠遠看,好像這巨石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然而,儘管經歷過千百年來的風霜雪雨的考驗,這飛來石還是安如泰山,穩穩端坐在山腰,迎接八方遊人。飛來石的來歷,也有一個美妙的故事。說的是,這石頭是女禍補天用的烏龜殘留的一隻腳趾頭,因此石頭具有不一般的耐力,才會巍然屹立而不倒。
在一片茂密的松林外,還有兩塊相依相存的石頭。這就是禹跡山上有名的“和合二仙”石。“和合二仙”本來是民間傳說的主持愛情婚姻之神。不知從何年何月何時起,人們把山中的這兩塊大石,喻為“和合二仙”。
據說,只要在這和合二仙石前跪拜,就能護你的愛情幸福、家庭美滿。所以,不少人來禹跡山旅遊觀光,總會千方百計尋訪到“和合二仙”石這裡來,虔誠跪拜在兩塊巨石面前,乞求“和合二仙”賜給自己幸福美滿。其實,幸福和美滿,是任何人也不可能賜予的。只有自己認真經營,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和美滿。
2
奇貌
見證滄海桑田的鉅變
在禹跡山山頂,距離禹跡石下方不遠處,有一片與眾不同的地貌——陸相沉積。陸相沉積是指陸上的岩石風化物,在重力、水、風、冰川等作用下,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侵蝕、搬運並沉積於陸面部分的物質。在這一地貌裡,可以看到透鏡狀砂體、淡水生物、泥裂等外露大氣的遺蹟。
從禹跡山的中寨門攀上一邊山坡,眼前就呈現出這樣壯觀的景象:一層層交錯的岩石、砂礫呈現出韻律般的氣勢,像浪汐般鋪展著、湧動著。在層層疊疊的礫岩石中,又夾雜泥土層、紅砂層。地質界考察認為,禹跡山上的陸相沉積地貌,是典型的河流沉積地貌,其沖刷面、平行層理與逆行沙波層理特徵尤為突出。這樣的地貌,它的形成可要經歷上億年的歷史!
禹跡晴嵐
小時候,常常聽老人說,禹跡山附近過去是一條寬闊的河流。正是由於河水氾濫,才有了大禹千里迢迢前來治水。當聽到科研人員講陸相沉積地貌的來歷後,似乎可以從側面印證了民間傳說是有幾分道理的。若干萬年以前,也許禹跡山附近,就是一條浩浩蕩蕩、水勢洶湧的江河。
地質學家說,陸相沉積地貌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大地內部的構造,同時,在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勘探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玉門油田、大慶油田等油田的發現,都是與陸相沉積地貌有關。那麼,禹跡山頭的這些陸相沉積地貌之下,又會隱藏著什麼秘密?或許有一天,科學家會幫助我們揭開謎底。
3
奇洞
留下歷史的謎團
禹跡山上的石奇、貌奇,禹跡山上的洞更奇。
在禹跡山的半山腰,有一座人工開鑿的石窟。石窟由大小不等的40多間石室組成,大的石室10餘平方米,小的石室則只有一二個平方米。這些大大小小的石室由一條長達數千米的幽邃曲折、忽上忽下的通道把它們連接在一起。石洞裡面,層層疊疊,機關巧布。既有較為寬闊的主洞,又有狹窄的支洞,更有專門迷惑人的彎曲的“陷阱”——死洞。人一旦走入死洞,就找不到方向,只有在這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坐以待斃。
石洞何年所鑿?為何而鑿?在歷史書籍中,並沒有記載,成為一個待解的謎團。民間對這石洞的來歷,有兩個迥然不同的版本。一說是清朝嘉慶年間,輾轉作戰的白蓮教起義軍最後來到禹跡山,他們看到這裡地處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就打算長期佔據這座山。為了儲存糧食、武器等,就開鑿了這些石洞;一說是明末清初,張獻忠圍剿四川時,當地士紳為躲避戰亂,就開鑿了這些石洞。
這兩種說法在典籍中都找不到證據。不過,近年來,有研究者在實地勘探後認為,禹跡山上幽深蜿蜒的石洞與殘留的兩道“寨”門,是四川境內至今保存規模最大、最完善的古代軍事防禦工事體系。
在禹跡山,曾經有東西南北中五道由石頭壘起來的寨門。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還有西寨門和中寨門保存較為完整。從禹跡山“五門合圍”的格局可以看到,這座山在一定的時期,是作為軍事要塞在使用的。寨門與石洞一道構築起堅固的屏障,共同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觀。
古堡秘道
4
奇佛
演繹人間美好的傳說
在禹跡山山腰處,有一尊開鑿於唐末宋初的大佛塑像。這尊高18米的佛像,腰寬6.1米,下肢寬5.2米,腳掌有辦公桌那麼大,長寬均約1.3米。大佛與樂山坐佛、大足臥佛並稱為“巴蜀三大佛”。
禹跡山大佛頭飾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舉與胸齊,掌心向上,右手施“說法印”狀。內著僧衣,薄而貼體,外為袈裟罩體,僧衣末端略顯飄逸,袖長過膝。大佛頭部與下肢皆鏤空圓雕,僅腰背與山石相連。佛像雕鑿造型嚴謹,唯頭部稍大,遠視略有比例不適之感,但近視則不失其古樸自然之神韻。
小時候,在月夜下,在小鎮戲臺前的壩子裡,就聽到若干禹跡山大佛普渡眾生、拯救百姓的故事。當年,張獻忠血洗四川時,不少民眾逃往山腳下避難。當大佛的慧眼看到張獻忠的士兵將要殺戮民眾時,大佛就從身後的山澗掬起水來,潑向遠方,那水居然化作一塊塊堅硬的石頭,砸向士兵。
士兵頓時嚇得抱頭鼠竄。張獻忠發現山中有一尊巍峨大佛,趕緊下令退兵。這一方土地就此免於戰亂禍害。從此以後,人們把大佛當成了恩人,頂禮膜拜。大佛身後的山泉,也被人們當成“神水”。
流連在禹跡山頭,一個個賞心悅目的美麗傳說讓人心馳神往。正是這些美好的傳說,給這座山平添了靈氣和魅力、吸引四面八方的遊人走進禹跡山,尋幽訪古,探奇攬勝。
本版圖片由南部縣文史館提供
閱讀更多 四川農村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