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小米上市跌破發行價

怎麼看小米上市跌破發行價

小米今日上市了,不過首發就跌破了發行價17.0港元,且當日股價一直在發行價下徘徊。

幾點看法:

1、小米從沒有講清楚“小米模式”,在未上市前,電商、新零售、新經濟等概念,能傍就傍,作為一種宣傳策略,沒什麼,但上市運作期間,這些大都增加了質疑的成分。香港股市本來就保守,初期還同時選擇在內地CDR首家上市,經過內地大嘴分析師和小米黑的打擊(小米應反思,敵人為什麼這麼多?),雖然小米放棄CDR首家,但同樣對其股價形成負面影響。

2、小米上市雖然放棄了CDR,但仍為香港“同股不同權”第一股,這同樣會引發股民的擔憂。

3、小米強調“最早期的VC,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今天的回報高達866倍”,而且就是這家VC,晨興資本,藉此次發行,賣出了627,257,000股股份,套現超過100億港元。雖然只是其持有股份的一部分,但仍對股民的投資意願形成壓制。而且很可能就是這家投資公司迫切的套現推動了小米在近期這樣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上市。

4、那樣算雷軍身價超過李彥宏的,說小米原始股東巨大收穫的,都好像忘了,小米的股價要靠其他投資人支持。

5、雷軍說“小米的高管團隊經過反覆的測算,堅信未來我們還有無限的成長空間。”但雷軍給出的三點理由,只有第二點站住腳。

(1)“我們的智能手機業務排在全球第四,而智能手機僅看存量就是個巨大的市場,我們要力爭保證持續的高速成長,力爭儘快衝入世界三強”,手機已經進入寡頭競爭時代,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在全球中高端手機市場沒有足夠大的發言權時,份額持續上漲並不容易,低價策略也難持續帶來合理的回報。

(2)“我們會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品類拓展,還有很多千億級的市場等著我們一仗仗打過去,不斷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智能連接時代,會給小米等企業帶來不少機會,如果“小米模式”能快速複製,至少小米可以搶到先機。

(3)“國際市場廣闊天空大有可為,一季度小米的國際業務在全部收入中的佔比已經達到36%,我們要進一步推進國際化,儘早實現國際業務收入佔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國際業務持續高速增長並不容易,不同國家的環境差異很大,小米想不斷複製成功,並不容易。例如美國的智能硬件市場,那些對中興通訊、華為的指責,同樣會落到小米頭上。

6、簡單稱述我的觀點,“小米模式”有可取之處,但小米維持較好的經營狀況,給股東滿意的回報,吸引更多的股民投資,並不容易。較低的IPO發行價、上市首日破發已成為過去,今後如何需要小米的發展業績來驗證。同時,小米還需注意一個問題,成為上市公司後,原來的營銷方式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搶過多的風口,反倒可能會影響外界對公司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