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PU的大漲,主要原因是不是國產生產不了頂級晶片?

我國是芯片需求第一大國。

最近CPU的大漲,主要原因是不是國產生產不了頂級芯片?

數據顯示,我國一年製造11.8億部手機,3.5億臺計算機,1.3億臺彩電,牢牢佔據世界第一,由此拉動全球1/ 3的芯片市場需求。

而與此同時,我國國產芯片的自給率不足三成,集成電路產值也不足全球的7%,市場份額還不到10%,也就是說中國“芯”90%以上依賴進口,

為此,僅去年我國在進口芯片上的花費就達到了2271億美元,而且連續4年進口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芯片業成為與原油並列的最大進口產品。

鑑於此,《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指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年增長率不低於20%,同時,《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

而工信部提出的相關實施方案則更是提出了新的目標:10年內力爭實現70%芯片自主保障且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最近CPU的大漲,主要原因是不是國產生產不了頂級芯片?

當然能造出不錯的處理器。“能用”的範圍還是很廣的,如果對於超算來說,那肯定能用,用起來也還行,但是對於普通民眾這樣的消費級市場可沒那麼好伺候!

處理器造出來沒有生態...沒有x86授權先天不足...

製程工藝跟不上...瓦森納協定的封鎖,我們也拿不到先進光刻機之類的設備,現在中國也只能量產28nm晶圓,大洋彼岸都10nm了,

最近CPU的大漲,主要原因是不是國產生產不了頂級芯片?

不是我們造不出來好的CPU,而是我們適應不了大洋彼岸的企業們制定的規則。

現在全世界的PC已經都基本成為定局,包括各種各樣的接口,軟件。

如果這時重建一個新生態是不現實的。就拿PC來說,造出來一顆處理器,發現只能運行自家的OS,就算是用LINUX改吧,就這樣一臺運行linux的電腦,玩不了遊戲,顯卡就更難受了,

自己開發個圖形接口吧,太貴,太麻煩,用opencl,opengl是不錯,那問題就來了,遊戲玩啥?沒有dx咋玩遊戲?坦克大戰?還是玩微軟模擬飛行?

辦公軟件可能只剩下WORD PPT幾個還能用了,PR AE PS都得跪。難不成在自己開發一套軟件和遊戲不成?這工作量,基本就是需要重建現在的生態!而現在的生態可是全球幾億人花了幾十年建立的,就目前中國的百萬工程師需要花多少年?爺爺輩的不行還需孫子輩的接著幹。

最近CPU的大漲,主要原因是不是國產生產不了頂級芯片?

此前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教授就指出國產芯片的軟肋:國內代工廠IP核供給不足;設計業缺少關鍵IP核的設計能力;SoC設計嚴重依賴第三方IP核;嚴重依賴具備成熟IP核的工藝資源;缺乏自主定義設計流程的能力;還不具備COT設計能力;主要依靠工藝技術的進步和EDA工具的進步。

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衍生出諸多問題,比如在芯片的很多關鍵零部件上,國產芯片的佔有率都是零,這也意味著國內在芯片層面還依賴於進口。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國內芯片製造業在迅猛發展,但主要是為海外客戶加工和服務。

在目前的國際大形勢下,自主研發具備完全自主產權的芯片產品已經迫在眉睫。

眾多國產芯片企業不應該再過多關注於眼前利益,要為更長遠的未來進行打算。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有著強大實力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在芯片層面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