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首日爭貼「頭伏貼」:院內人爆滿院外車排長龍


7月17日是頭伏第一天,俗話說,“熱在三伏”,又到了夏季養生重頭戲“三伏貼”上場的時候了。當日,遼寧瀋陽一家中醫院內,許多需要貼敷治療的市民紛紛湧向醫院“扎堆”貼敷,一時間貼敷人爆棚。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據介紹,夏季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此時皮膚鬆弛、毛孔張開,在人體的相關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沿腧穴-經絡-臟腑滲透並放大藥效,直達病處。

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適宜呼吸系統疾病、關節病等。

由於療效好、無創無痛,“三伏貼”近年來得到市民的青睞,冬病夏治的養生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貼伏貼處人頭攢動,醫護人員正忙碌著給市民貼伏貼,在他們的身後,等待貼敷的市民排成了長龍。

醫院內很多市民貼“頭伏貼”,現場火爆。而在醫院的附近,一些車輛已經排到了院外的馬路上。

“我的孩子七歲了,帶孩子來貼敷是為了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孩子的父親李先生說。據悉,適宜“治未病”的市民,伏期內可以來貼三伏貼,一般10天貼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