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三地單中心、放射狀交通網絡佈局如何互聯互通?” “‘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怎麼破?”“藍天怎樣才能成為協同發展的標配?”……

4年前,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當年,人民日報社首次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與會者把脈問診,直面規劃協同、產業協同、創新協同等一道道現實難題。

2018年7月26日,人民日報社再次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從嘉賓發言可以看出,三省市聯手有力推進,4年前的一個個問號正在被拉直,變成一個個歎號:

“交通方便了!區域軌道交通里程達9653公里,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天變藍了!區域PM2.5濃度與2013年相比平均下降39.6%。”“差距縮小了!北京一批知名學校落戶河北,醫保異地結算也開始逐步實現。” ……

共建,共融,共享。與會嘉賓表示,攜手走過四載,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邁上新臺階,站上新起點。下一步,要深化合作、協力創新、打破瓶頸、破解難點,讓京津冀協同發展駛上快車道。

政策協同 種好“一塊田”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4年來,京津冀三地同心同向,互幫互助,穩紮穩打,協同協作不斷升級。

全力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步,把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作為分內之事,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堅決支持什麼。”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工的發言,展示了北京著眼大局的開放心態。

“主動服務北京,主動服務京津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主動服務京津冀重點領域協同。”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的發言道出了天津人民的共同心聲。

“主動支持服務北京天津,協同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機場及有關合作平臺建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推動河北高質量發展。”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袁桐利的一番話,表達了河北積極行動的堅定決心。

三地協同發展,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意識,強化協作“一盤棋”思維,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政策協同。

治汙染,打贏攻堅戰。三地聯手,探索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和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動車聯合監管的生態環保區域協作機制,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下一步,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交通一體化,當好先行者。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當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已進入“縱深推進”關鍵階段。將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共建,促進交通運輸服務共融,努力實現交通運輸成果共享,深入推進交通運輸協同共治,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強有力的交通力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跨省級行政區中各行為主體的區域利益目標不一致,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是建立三地利益協調共享機制。要不斷開拓創新,形成多方多元建設的合力,讓老百姓從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增加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今後一個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將進入攻堅克難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表示,將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落實各項工作,重點抓好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高質量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等五方面任務。

產業協作 打好“一張牌”

“產業協作、產業轉移,是不是把北京不要的低端落後產能轉到天津、河北去?”4年前的論壇上,不少人抱著這樣的懷疑。

如今,京津冀用勝於雄辯的事實,破除了這種疑慮——北京市“瘦身提質”,“高精尖”經濟結構逐步構建;天津市“強身聚核”,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河北省“健身增效”,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京津冀三地抓住“天時地利人和”大做文章,搞好產業轉移承接和協同發展。

與河北“牽手”,北京市延慶區委書記李志軍對近年來的合作項目如數家珍:和懷來共築“延懷河谷”葡萄酒產區品牌,和張家口市聯合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和崇禮共同構建以冰雪體育、現代園藝為特色的綠色“高精尖”經濟結構……

“以前,都說薊州是天津各縣區離市區最遠的縣,好山好水好貧窮;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薊州是天津各縣區離北京最近的縣,我們的地理位置、山水資源成了優勢。”天津市薊州區區長廉桂峰說,薊州區定位為生態涵養區,將繼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打造京津兩市共同的“後花園”。

“山海關、張家口,為啥張家口不叫張家關?因為張家口一直是個重要的貿易口岸。”河北省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風趣地說,“我們絕不搞閉關修煉。”未來,張家口將以建成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為引領,推動建設生態共享、交通互聯、產業共建的京張生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與津冀多個市縣、企業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投資總額超過110億元。公司董事長王國豐說,將繼續擴大津冀地區投資,在助力三地共建、共融、共享中更好發揮首都國企的示範引領作用。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京津冀三地政府聯合發起設立了國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投資基金,探索優化傳統產業佈局的市場化路徑。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王會生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必將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創新協力 下好“一盤棋”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創新驅動,協同創新是實現協同發展的核心所在。要多措並舉推動京津冀從過去的零敲碎打、‘被動式’合作向建立長期化、規範化、制度化的協同創新共同體轉變。”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的觀點引起廣泛共鳴。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兩地共建共管園區、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中關村”的金字招牌走出北京,花開津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說,將進一步突出創新引領,聚焦重點區域,推進產業協同走出新路徑。

與會嘉賓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不能只讓政府唱獨角戲。要構建一個開放包容、激勵創新的環境,調動吸引更多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進來,弘揚“鼓勵冒險、包容失敗”的創業創新文化。

4年來,一大批企業搶抓機遇、深耕華北,協同創新、推動發展。

“華夏幸福是協同發展的受益者,更是協同創新的積極踐行者。”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孟驚說。作為河北廊坊“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近年來,華夏幸福致力於京津冀產學研合作,已推動數百項全球高新技術成果落地。

“只需一部手機,出行、政務全搞定。”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楊鵬說。公司近年來與三地多城市合作,推出刷二維碼乘坐公交地鐵項目;還上線了北京公積金刷臉查詢、北京稅務刷臉報稅、天津電子身份信息認證、天津社保繳費等服務,推動京津冀加快邁向信息化社會。

2017年12月,河北銀行與京東金融簽署全面合作協議。京東金融副總裁鄭宇說:“我們將推動金融科技在風險管理、客戶運營、精準營銷、流程優化等層面的深度應用,提升河北銀行服務質效,惠及河北客戶。”

築夢京津冀,共譜新華章。人民日報社社長李寶善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要進一步增強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思想認識再提高、責任擔當再強化,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