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春秋094|刺客要離的事跡: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

大夢春秋094|刺客要離的事蹟: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

伍子胥像

公子光搖身變為吳王闔閭,並沒有陷入獲取權勢的狂喜之中。各種傳言如暗流般在民間湧動,令他心中不安。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施行仁義,取信國人;任伍子胥為行人(負責接待國賓的外交大臣),共謀國政;勘察風水,建闔閭大城……

宏偉的新都城建好了,國內漸漸安穩,諸侯也紛紛與之建交,吳王闔閭依然食不甘味,臥不安席,因為吳王僚之子慶忌依然活著,他逃亡鄰國,不知何時就會糾合諸侯,返國復仇。

慶忌是一個真正的勇士,《吳越春秋》通過闔閭之口詳細描繪了慶忌的英勇:慶忌之勇,舉世聞名;他筋骨剛勁,雖萬人而莫當;他若跑起來,可以追上飛奔的野獸,捉住飛翔的鳥兒,而且耐性極強,狂奔數百里也不覺疲勞;我曾經在江邊追擊他,但是四匹馬所拉的馬車都被他遠遠甩在後面;令士兵拉弓射之,箭矢又被他伸手抓住……不僅如此,慶忌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雖逃亡在外,卻頗有氣節,絕不向各國的王公貴族們奴顏婢膝。

這是一個被闔閭因恐懼而誇張和渲染了的人物,他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個怪物,在闔閭無法預知的某處,蠢蠢欲動。

闔閭提心吊膽,又找伍子胥商量對策:去年專諸之事,你居功至偉,我感激不盡;可如今公子慶忌逃亡在外,始終是個威脅;請你再幫我想想對策。

伍子胥面露難色:此前我與君王在密室之中圖謀吳王僚,已屬不忠無德,如今又要謀害其子,恐怕有違上天之意吧。

闔閭道:當年武王伐紂之後,周又殺紂王之子武庚,周人並無怨色;如今我們所做計議,也是這個道理,怎麼能說違背天意呢?

闔閭以為,要想說服伍子胥,恐怕要費一番口舌,所以用盡心機,將自己比作周武王姬發。闔閭沒料到,伍子胥的推脫不過是做個樣子,因為他還寄望闔閭出兵伐楚,為自己報血海深仇,怎麼可能不聽其號令呢?

大夢春秋094|刺客要離的事蹟: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

修建闔閭大城

伍子胥說:我既侍奉君王,自然要為吳國盡心盡力;可以刺殺慶忌之人,我已經找到了,他名叫要離,是一個身材矮小的人。

伍子胥見闔閭一臉狐疑,遂將要離折辱東海勇士椒丘欣一事詳加陳述。這是一段近於傳奇的故事,真實的歷史,已無可考——

某一天,要離參加一個葬禮。座中有位勇士,乃齊國東海上人,名椒丘欣。他為齊君出使吳國,恰逢友人喪禮,便順道趕來參加。滿座吳國士大夫面前,椒丘欣傲氣凌人,說書般講起他來吳國途中的一件故事。

當椒丘欣一行到達淮河渡口時,人困馬乏,便牽馬至河邊飲水。管理渡口的津吏見狀,連忙過來阻攔:河中有水神,見馬即取之,君切勿在此飲馬!椒丘欣回道:勇士的馬,什麼神敢來冒犯!話音未落,果見水神躍出,奪馬而去。椒丘欣大怒,脫去上衣,持劍入水,尋水神決戰。

在東海人椒丘欣激情四溢的敘述中,這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廝殺,他在河裡與水神激戰數日,方才破水而出。儘管椒丘欣最終沒能擊敗水神,奪回馬匹,並且被水神打瞎了一隻眼,但他依然備覺驕傲,畢竟,有膽量與水神搏鬥的凡人少之又少。

一時舉座皆驚,而椒丘欣愈發傲慢,言談間絲毫不將眾人放在眼裡。

此時,坐在椒丘欣對面的要離忽然冷冷說道:我聽說,真正的勇士與太陽作戰,表(古代測日影的標杆)不動即已獲勝;與鬼神戰,轉足之間就擊敗對方;與人戰,更是一語未畢便得勝果;即便生往死還,也斷不受辱!可是您呢,與水神作戰,不僅丟了馬,失了馭夫,還瞎了一隻眼睛!身受其殘,卻自詡為勇,真是侮辱勇士這個稱號;你不敢以必死之心與水神拼命,貪生怕死之輩,有何臉面在我等面前炫耀!

要離這番話,可謂刻薄,令椒丘欣在眾人之前顏面盡失,一時怒火攻心。但他忍了下來,決定待夜色深沉之時,前往要離家中報復。

要離回到家中,對妻子說道:今日我在富貴之家的喪禮上,當眾折辱了東海勇士椒丘欣,他心中恨怒難平,夜晚必來取我性命。

他看到妻子一臉驚恐,便寬慰道:別擔心,他奈何不了我;不要關閉家門,讓他進來無妨。

入夜,椒丘欣果然前來。他見院門洞開,屋門不閂,絲毫不假防備的要離正躺在臥室床上睡覺。椒丘欣二話不說,持劍搶上前去,一把揪住了要離的頭髮:你有三死之過,可否知道?

要離淡然答曰:不知道。

椒丘欣說道:在眾人面前侮辱我,此一當死;夜不閉門,此二當死;睡覺不加防備,此三當死;你有此三死之過,就不要怨恨我了。

要離說:我並沒有三死之過,倒是你椒丘欣卻有三不肖之愧,你可知道?

椒丘欣回答:不知道。

要離說道:我辱你於大庭廣眾之下,你不敢當面報復,此一不肖;你夜闖我家,入門不咳,登堂無聲,此二不肖;你一手持劍,一手揪住我的頭髮,才敢大聲說話,此三不肖;有此三種無能表現,你還在我面前逞威風,不覺心中有愧嗎?

椒丘欣聽完,擲劍於地,一聲嘆息:以我椒丘欣之勇,從來無人敢輕視我,但你要離之勇遠在我之上,你才是真正的勇士啊!

此後,椒丘欣不知所蹤,但要離卻從此聞名。

闔閭聽畢伍子胥的描述,心中石頭落地:你把要離帶來見我吧。


儘管事先有心理準備,但是當要離終於出現在面前時,闔閭在一瞬間還是被濃重的失望所籠罩。

這是個怎樣的人呢?不僅身材極其矮小,而且瘦弱不堪,彷彿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

你是做什麼的?闔閭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要離答道:我是國都東面千里之外的人,雖然瘦小無力,但只要大王有命,我一定竭力而為。

闔閭毫不掩飾自己對要離的蔑視:你拔劍則不能舉臂,上車則不能登軾,有什麼把握能刺殺勇猛無敵的慶忌呢?

要離並沒有被這尷尬的氣氛所影響,他只是告訴闔閭:我可以殺掉慶忌。

闔閭於是將慶忌的勇猛行為詳細講述一遍,然後簡潔地對要離說:你不是他的對手。他以為,要離會被嚇住,知趣地離開。

那身材矮小的人卻不為所動,將剛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可以殺掉慶忌。

一絲驚訝從闔閭眼中閃過,他仔細看了看要離:那麼,說說你的策略吧。

要離說:我將假裝負罪逃出吳國,而請君王您殺掉我的妻子兒女,在國都的街市上焚燒她們的屍體,播撒她們的骨灰;然後以千金和百里之邑做賞賜,四處通緝我;如此,當我前往投奔公子慶忌時,才能博取其信任,然後伺機行刺。

不知這個駭人聽聞的策略是否讓闔閭感到些許不安,但他點頭允諾了。或許在貴為君王的闔閭看來,這些市井小民的生命本就無足輕重,如今能夠為他獻身,可算得無上榮幸了。

但是要離該怎麼面對他的妻子兒女呢?直言相告,還是隱瞞不說?若直言相告,他又該如何解釋?

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它突破了人的底線。

可是那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的一幕如期上演了,和要離設想的一模一樣。

要離就像一個導演,冷靜地置身於歷史情境之外,毫不在意劇中人的生生死死。

他假裝逃出吳國,以受害者的名義奔走於諸侯之間,每到一處,即控訴吳王闔閭的罪行。如此馬不停蹄,終於在衛國找到了公子慶忌。當形容悽慘的要離出現在慶忌面前時,後者或許早已聽說了他的經歷。於是當要離表達了投靠的意願,並提出助慶忌返國討伐闔閭之時,慶忌絲毫不加懷疑。

那時慶忌正忙於練兵。這些兵士,可能是他逃亡時帶來的,也可能是同情他的諸侯贈送的。三個月之後,慶忌與要離一起,啟程往赴吳國。

大夢春秋094|刺客要離的事蹟: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

武梁祠漢畫像:要離刺慶忌

當刺殺發生之時,慶忌正坐在一條船上。

船至中流,江風颯颯。坐在上風的要離忽然挺起長矛,借風勢直刺慶忌。慶忌猝不及防,立時身受重傷,但他依然回身抓住要離,按其頭於江水中。按入,提出,如此反覆三次之後,慶忌將要離摁在膝蓋上,大笑一聲:哈哈,果然是天下的勇士啊,竟敢向我行刺!

左右欲殺要離,被慶忌制止:一日之內,怎可殺掉兩位勇士?放他回吳國吧,以成全其忠義之名!

於是刺客要離得以活著繼續前行,而慶忌卻成為逝者。

慶忌之死,是勇士之死,他豪邁的笑聲提升了這個故事的層次,使之從一個單純的政治謀殺昇華為一場悲劇。

慶忌的高尚擊潰了要離,他被沉重的羞恥感所纏繞,眼前一片昏暗。

當慶忌的隨從表示要放他走時,要離滿面憂傷,不肯離開。他已經感覺不到前行的意義。

隨從們問他:您為何不走了?

要離說:殺害妻子兒女以侍奉君王,是為不仁;為新君而謀害舊君之子,是為不義;君子當重死輕生,而不能以不義為貴;如今我貪生怕死,棄德行於不顧,就更是不義了;有此三大惡行卻苟活世上,我還有何面目見天下之士?

言畢,縱身投江,卻被隨從救了上來。

要離問道:我難道可以不死嗎?

隨從說:當然,您應該活下去,等候吳王賞賜的爵位和俸祿。

這句話,怎麼聽都像是嘲諷。

要離不再多說,揮劍自斷手足,然後伏劍自刎。

大夢春秋094|刺客要離的事蹟:極悲慘、極酷烈、極殘忍

無錫鴻山,要離之墓

(《大夢春秋》094,待續。文圖原創,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