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也在朋友圈中迷失了自己……

我想你也在朋友圈中迷失了自己……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現已變得不再像曾經那樣熱衷於刷朋友圈了。

曾經睡前總要刷一遍朋友圈,並刷到當天最終一條,才肯睡覺,而現在看到紅點提示,都莫名恐慌。

早年的我,會仔細規劃自己的朋友圈,耐性修改每一條朋友圈發文,可是逐漸的,跟著加的老友越來越多,朋友圈裡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有時刷到一條動態,都叫不上對方的姓名,逐漸不怎麼重視朋友圈了,只要閒暇之餘才會翻開順手看看。

微信從聊天工具變成了作業軟件,而朋友圈也不再單純了.....

被朋友圈綁架的咱們

在網上看到到幾個段子:

一個女兒,拍下媽媽做家務的背影,發到朋友圈,配上描繪「媽媽老了,不能讓她再勞累」取得102個贊35條談論,她覺得自己很孝順。

一位朋友,參與同學集會,遇到每一位同學都要自拍,並磨皮美白髮朋友圈,什麼?你們居然當面誇我拍照技能好,為什麼不在談論裡說,讓所有人都看到。

一對戀人週末約會,看電影,吃西餐,女朋友全程在朋友圈直播,朋友圈十分熱烈,一下就50多個贊,還有許多談論“在哪裡吃”、“什麼電影”......她忙著一條條回覆,最終到底是陪男朋友仍是陪朋友圈呢?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咱們發完一條朋友圈,還要花一天時間去重複記錄點贊和談論,如果沒有點贊談論,會覺得自己庸人自擾還不如刪掉,乃至會因為點贊太少而影響一天心境。

我想你也在朋友圈中迷失了自己……

咱們小心翼翼運營著朋友圈的另一個自己,生怕他人過得比自己好。

曾經讀文章,看到一個很揪心的故事,一位媽媽拍下孩子堆樂高的背影,放到朋友圈,配上描繪:“陪同是最長情的表白!不管多忙,只為好好陪你!”

這條朋友圈取得了49個贊和14條回覆,她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好媽媽。

可是,在陪孩子的兩個小時裡,她所有的重視點,都在那個赤色小圓圈裡改變的數字上。隨時翻看,誰在點贊,有沒有新的回覆,然後忙不迭地同咱們熱心答謝。

而也在這兩小時裡,她拒絕了孩子12次一起堆樂高的苦苦哀求,無視了孩子35次巴望的小目光。

孩子想不通媽媽為什麼總是同手機那麼親,她當然更不會知道,媽媽現已在朋友圈的萬眾矚目中陪過她了。

咱們習慣發一條有逼格的朋友圈證明存在感,滿懷期待他人的點贊談論,但朋友圈是誰的?是你自己的朋友圈!你自己的地盤需要他人操縱嗎?

當你沉迷在朋友圈的“偽裝日子”時,真實日子正在被你一點一點刪除掉。

“朋友圈”的虛偽日子

朋友圈倒不如說,是一個秀場,要麼賣東西,要麼誇耀美好日子,千人一面,而你關懷的人,偶然想起時,點下相冊,卻發現設置了僅三天可見!

人們在朋友圈給自己戴上一層層面具,一朝一夕,這面具就再也撕不下來,變成了臉。

給餐桌鋪上桌布,插上鮮花,用從網上學來的方法擺上幾顆生果,一個愛心煎蛋。從十幾張照片中選出最美觀的一張,加上重重濾鏡,發到朋友圈並配文:房子是租來的,但日子是自己的。你收成了許多點贊,談論裡說,真仰慕你這麼會日子。你的虛榮心得到了小小的滿意,可是沒過兩天,你的房間又亂得紅塵滾滾。

有人說:“朋友圈的美好日子,是對實際喪日子的一種抵抗。”

單獨加班的夜晚,即便腦內飛躍過千萬匹草泥馬,最終揭露的,卻是透明的大廈和一句“年青就歸於鬥爭”。和同伴一起做項目,不管進程多麼跌宕起伏抱怨過多少次對方的不靠譜,結束時仍是要po集體照,慨嘆“團聚是緣,有你真好”。

你看,朋友圈所出現的,大多是提煉後的人生。虛偽!

遊覽前先曬機票,吃飯前先曬菜品,跑步前先曬配備,讀書前先曬封面,坐車前先曬方向盤,過節前先曬紅包.......花了2分鐘擺拍,15分鐘修圖,20分鐘安排文字。

我想你也在朋友圈中迷失了自己……

曾經我也仰慕那些在朋友圈裡活得耀眼的人,比方到處遊覽的同事,曬新包包新口紅的閨蜜,那些總是加薪升職的人。乃至為此,有點兒焦慮,我為什麼過得沒有他們好。

但越到後來,我越理解,朋友圈不代表悉數,它出現出的是人們對美好日子的一種理想化。

有些人對國際形勢侃侃而談,或許那是他照搬新聞聯播臺詞;

有的人分享健身房的自拍照,或許那只是他唯一一次去健身房;

有的人誇耀紀念日的蠟燭香檳,或許那只是他在網上下的一張圖;

咱們樂此不疲在朋友圈包裝另一個自己,偽裝自己有豪車、豪宅,偽裝自己愛運動,愛讀書,回到實際卻發現自己越發孤寂冷清。

我想你也在朋友圈中迷失了自己……

而有些人從不曬圖刷屏誇耀的人,你會發現他的實際日子比你朋友圈還精彩。

希望有一天你會理解,朋友圈的美好日子都只是虛擬的支撐和重視,快回來好好運營實際日子才最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