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明(三)

軸心時代與世界文明。

孔雀帝國時代(前324年——前187年)

孔雀帝國——古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孔雀帝國著名國王阿育王——信佛;對佛教發展的貢獻。

孔雀帝國的由來

[公元前4世紀,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帝國建立,它就是孔雀帝國。在印度列國之中,恆河下游區的摩揭陀王國由於地處兩條主要的商隊路線上,又控制鐵礦豐富地區,故很快強盛起來,超越其他國家。摩揭陀憑藉自身的有利條件,後來成為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形成時的基地。(圖)]

孔雀帝國是個養有很多孔雀的國家嗎?不是,它是古代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帝國。但它的的確確又與孔雀有關。

古代印度經歷哈拉巴文化時代、吠陀時代之後,迎來了列國時代(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佛教就出現在列國時代。當時,印度有16個國家,主要有摩揭陀、迦尼、居薩羅、跋祗、居樓等。它們各據一地,互相爭戰。恆河中游的摩揭陀國生產比較發達,經濟力量比較雄厚,在爭霸戰爭中日益強大,先後消滅了許多國家,基本上統一了恆河流域。

恆河流域位於印度河流域的東邊。這時,隨著恆河流域的開發,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已經從西北轉移到東方,即從印度河流域轉移到恆河中下游一帶。希臘作家說,摩竭陀有2萬騎兵、20萬步兵、2000戰車、3000戰象。勢力強大的摩揭陀正積蓄力量,準備向印度河流域推進,不巧,被馬其頓亞歷山大的東侵打斷了。

那個時候,印度的西北部處的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是它的一個行省。後來,波斯帝國的統治削弱,這裡分佈著許多小邦和部落。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後,越過興都庫什山,侵入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區。亞歷山大妄想渡過印度上游最東一條支流侵入恆河流域。但由於士兵厭戰和摩揭陀的強大,亞歷山大沒敢貿然前進。不久,亞歷山大退出了印度。他離開印度後,把印度西北一帶交給兩個傀儡治理,委派總督,留下部分軍隊監管。

就是在亞歷山大侵入印度期間,摩揭陀王國有個名叫旃(zhān)陀羅笈(jí)多的貴族子弟,因為在本國呆不下去,逃到亞歷山大軍中。他在那裡學會了馬其頓人的軍事組織和戰法。有一次因言語冒犯,險些被亞歷山大處死。亞歷山大退走後,他得到別人的幫助,弄到一筆錢財,就地召募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率領這支軍隊驅趕走了馬其頓人的留守軍隊,佔據印度河流域西北一帶。然後,他率軍回到摩揭陀,推翻了統治摩揭陀的難陀王朝,自立為王。接下去,一個一個地征服了其他的小國家,第一次統一了印度整個北部地區。

這個旃陀羅笈多就是中國史籍中所說的月護王。因為他出身於孔雀宗族,所以他建立的王朝被稱為孔雀王朝,他所開創的帝國通常被稱為孔雀帝國。首都是摩揭陀王國的故都華氏城。不過,關於旃陀羅笈多的出身,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出身首陀羅種姓,是一個養孔雀的家族。有的說他出身剎帝利種姓,母系以孔雀得姓。不管是哪種說法,都與“孔雀”有關。

亞歷山大退出印度不久就病死了。他在亞洲佔據的領土由他的部將塞琉古繼續統治。塞琉古打算恢復對印度西北部的統治,就率軍侵入印度,但被旃陀羅笈多擊敗。於是,他只得把印度河以西的一些地方讓給了旃陀羅笈多,並把他的女兒嫁給旃陀羅笈多為後。旃陀羅笈多送給塞琉古500頭戰象。

旃陀羅笈多到了晚年,被耆那教迷住,後來乾脆拋棄王位出家。最後,他按照耆那教的教義逐漸絕食而死。他出家後,王位由他的兒子繼承。這時塞琉古王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國都曾派來使者駐在華氏城。孔雀王朝傳至阿育王時代,對南部印度進行了大規模的征服戰爭。例如,阿育王征服羯陵伽時,俘虜了15萬人,殺死了10萬人。到這時,南亞次大陸除最南端一部分外,整個印度全部歸阿育王統治。孔雀帝國成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在帝國內部,國王開始被神化,成為神的寵愛者。國家的一切軍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權力都集中在國王的手裡。國王下面設有龐大的官僚機構,由行政長官、軍事長官和祭祀長老分別掌管。另外,還設有供諮詢的大臣會議。把地方劃分為許多省,設總督管理。帝國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據說僅常備軍就有60多萬人。

孔雀王朝靠著從全國各地蒐括來的財富,過著極其奢侈的生活。據記載,國王們出去打獵時,有全副武裝起來的女獵手伴隨。女獵手們有的駕馭戰車,有的騎馬,有的乘象,就像出征打仗一樣。在舉行某種宗教大典時,在宮廷的遊行隊伍裡,有用黃金和白銀裝飾起來的許多大象;有四馬戰車;有拿著盛滿貴重寶石的各種黃金或黃銅器皿的侍從;還有許多水牛和馴服過的獅子和豹等等。國王通常被24頭大象保護著。

早在列國時代,恆河中下游就出現了一些有名的城市,如王舍城、波羅奈城、舍衛城、吠舍釐城等。在這些城市裡,工商業開始發展起來。當時的商業貿易不僅在內陸很活躍,而且同斯里蘭卡、緬甸和西亞和海外貿易也有進展。在佛教文獻裡,經常有冒著風險航海貿易的記載。例如,有一個故事說,在波羅奈城有一個名叫普富的商客,帶領500商人入海採寶。這些商人在大海中遭遇風暴,飄到斯里蘭卡被害。到了孔雀帝國時代,後起的華氏城躍居首位。據記載,這座城牆上有570個塔樓和64個大門。全國各地有馳道通達華氏城,城裡分佈有不少巧奪天工的建築物。它的工商業也非常發達。城裡管理機構有六個部門,分別掌管手工業、外族居民、商業與度量衡、人口生死登記、產品銷售和商品徵稅等事務。600多年以後,中國高僧法顯到華氏城憑弔孔雀王朝的遺蹟,看到那些遺留下來已經殘破了的建築物,仍然驚歎不已,彷彿不是人間所能擁有的。

像歷史上許多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帝國一樣,孔雀帝國沒能維持多久。阿育王死後不久,帝國就分裂了。約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國最後一個國王被手下人所殺,孔雀帝國宣告完結。

信佛的阿育王

幾十年前,印度考古學家發掘了一座2000年前的宮殿,它的豪華和壯觀,令人驚歎不已!尤其是那些重達50噸、高在15米以上的石柱,最為引人注目。石柱頂端臥著獅雕,柱身上排滿銘文。

“神聖仁慈的國王即位第八年征服羯(jié)陵伽,俘虜15萬人。殺戮10萬人,死者數倍……”這不就是那位阿育王征服羯陵伽的史事嗎?羯陵伽位於南亞次大陸南部,阿育王經過這次戰爭,除了南部印度有南端的一塊土地外,整個印度都處在他的統治之下。

“國王陛下因征服羯陵伽而感到悔恨,因為征服一個未被征服的地方,勢必發生殺戮、死亡和俘虜。所以國王陛下深感悲痛……”接著往下讀,國王說他再也不能容忍殺戮、死亡和俘虜了。即使是在羯陵伽所做的一點點,他也不願意了。從今以後,他表示要用佛法來征服人心,努力剋制自己,處處以慈悲大度為懷。如果有人做了令他氣憤的事,他也會盡量容忍。這樣,他便可以永遠保持一個寧靜、快樂的心情。

這就是從前那個阿育王嗎?原來,阿育王是個窮兇極惡窮兵黷武的暴君。他是孔雀帝國的創立者旃陀羅笈多的孫子,原在印度西北地區擔任總督。他的爺爺信耆那教絕食死亡後,由他的父親繼位。十幾年之後,他在父親病危時回到首都華氏城。據佛教傳說,他在父王死後,殺了99名兄弟,才坐穩了國王的寶座。他曾經挑選最兇惡的人設立“人間地獄”,專門殘害人民。後來,又用兵南方,把孔雀帝國擴展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他在位的時候,是印度古代史上最興盛的時期。

在征服羯陵伽時,阿育王對自己軍隊勇敢殺敵十分高興。但隨著傷亡人數越來越多,這位暴君的臉上漸漸地泛起了愁容。到羯陵伽國王自盡身亡的消息傳來,阿育王一陣深深嘆息之後說:“武力能征服國土,但不能征服人心啊!”從此,這次戰爭中傷亡的場面時刻在他的腦海裡浮現。他再也不能容忍戰爭的殘酷了,所以他下令反省、懺悔。

當時,佛教已經在很多地方傳播開來,形成一股不小的社會勢力。阿育王本人小的時候,就很崇拜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喜歡聽人們講這位聖人怎樣經過苦行修道終於成佛的故事。他覺得佛教宣揚的教義,在征服人心這一點上,確實比戰爭、比刀劍更為有用一些。為了穩定統治,安撫人心,他宣佈佛教為帝國的國教。

阿育王做了佛教的信徒後,在國內各地建立了許多寺院、僧舍和學校。公元前3世紀,他在首都華氏城召集佛教僧侶,舉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三次大結集,編纂、整理、訂正佛教經典。相傳,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結集是在釋迦牟尼逝世後不久,在摩揭陀王國的首都王舍城舉行的。100年之後,舉行了第二次大結集。這第三次大結集,一方面為進一步傳播教義作準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決佛教各宗派之間的爭論。原來,佛教出現之初,只注重隱居修道,自我解脫,沒有祭祀儀式和迷信的東西。後來,一些僧侶把各種鬼神迷信的東西摻雜進來。又用輪迴之說迷惑人心,大談因果報應,還樹起了許多偶像,讓人們頂禮膜拜。這樣,佛教內部就出現了不同的派別。不過,阿育王這次結集也沒能解決這個問題。不久,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還較多地保存著釋迦牟尼的原始教義

由於阿育王信奉,以及熱心提倡,佛教在印度盛極一時。那時,寺院得到大量的施捨,擁有許多的土地和財產。寺院的中心建築是“窣(sū)堵波”,是佛教徒埋葬佛教聖人遺骨的地方,也是教徒崇佛的中心地方。中國旅印高僧稱之佛塔。這種塔是一種半球形的土丘。阿育王在

桑奇建造的大塔,是用磚建成的,以後加以擴大,並砌上一層石塊。它的頂端是一個平臺,臺上造一方壇,壇上豎立層疊著的傘形柱。在其周圍有環形的道路,並有柵欄圍繞。欄杆四面開有四門,每個門都是一座牌樓形的建築,上面佈滿了精緻的浮雕。另外,阿育王在釋迦牟尼出生、講道和逝世的地方建造了許多紀念圓形石柱。其中在薩爾納茲地方建造的石柱最有名。

阿育王在位時,還派出王子、公主和佛教徒到斯里蘭卡和緬甸等地宣傳佛教。當年,公主帶著一行僧侶和一些佛教經典,沿印度東海岸航行而下,來到一個島上。她還帶去了神聖菩提樹的一根樹枝,種植在島上,一直生長到今天。這個島就是斯里蘭卡。經過宣傳和使節來往,佛教很快傳遍了中國、朝鮮、日本和緬甸、柬埔寨等國。後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勢力逐漸衰落甚至絕跡,但阿育王當年播撒的佛教種子,在東南亞、東亞許多國家萌芽生根,成長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育王,在有的書中又譯稱為“無優王”。他最強調的是寬容和非暴力主義。

新分裂時代(前187年——公元320年)

500年的新分裂時期(我國對應的時代是西漢、東漢、三國、西晉)

古印度與中國古代有相似的情形:政治上的統一與分裂交錯出現。

公元前187年,隨著孔雀帝國崩潰後,古印度進入長達500年的分裂和混亂時代。

不過,在這一時期中,可以看到一個經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印度與外部世界的相互影響日趨增長,並對政治、經濟和文化諸領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這一時期突出的歷史事實是:一是與西亞、中亞、中國的雙向貿易欣欣向榮;二是佛教和婆羅門教傳播到周圍國家;三是外來文化因素如希臘的、波斯的、中亞的文化隨著入侵者一起被帶到古印度(希臘人、帕提亞人(安息人) 、西徐亞人 、貴霜人等民族的入侵和影響);四是基督教產生不久就傳播到印度。]

其中,特別提一下

貴霜帝國(公元1世紀——3世紀)。貴霜帝國的建立者貴霜人與從中國西北遷移到中亞的大月氏(肉支)人有一些淵源關係。貴霜帝國的首都在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古印度西北地區歸它統治。貴霜帝國的建立,打開了南亞與中亞之間的屏障,使印度西北地區與中亞連成一片,沒有了國界和認為的障礙。

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最長的一條陸路商道絲綢之路從這裡通過。在這個時期,絲綢之路上從東到西有四個大帝國:漢朝中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伊朗高原一帶)、羅馬帝國。這是一條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佛教就是在那個時候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當時,佛教在印度東南部漸漸衰落,但是在貴霜帝國境內卻得到蓬勃發展。這與貴霜帝國的一個統治者有關:他叫迦膩色迦,篤信佛教,為佛教的發展做了很多事情,人們把他與阿育王相提並論,說他是阿育王之後最偉大的人物。)

[佛教向外傳播,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向外傳播有什麼不同?不是靠武力,不是靠戰爭]

笈多王朝(公元320年——公元540年)——黃金時代

這200多年,是印度歷史上的黃金時代:(1)古印度通行的主要語言——梵語定型,重要的文學、宗教作品都是用梵語寫成的;(2)統治者的提倡,印度教得到大發展,並逐漸成為日後印度社會的主要信仰;(3)國家版圖較大(北方為主),雖然沒有包括整個半島,但統一了古印度大部分地區。

中國東晉的高僧法顯(約337——422,86歲),399年從長安出發前往古印度,412年從東南亞海道回國,前後14年,實際上在古印度遊歷10年左右,其餘時間在路上。《佛國記》裡面記載說這個時候的印度都市繁榮,是一個安定自由的社會。

(貴霜王朝於西元二百五十年左右滅亡,印度再度陷入戰國時代,一直要到西元四世紀時,孔雀王朝的舊地興起了笈多王朝,印度才又有統一的局面。)

印度教。

自佛教興起以後,婆羅門教趨於衰落。約四、五世紀以後(笈多帝國),婆羅門教進行了重建,吸取了耆那教和佛教教義中的精華,並改稱

印度教,重新在印度取得了主導地位,而佛教在印度的影響和地位則日漸衰落

恆度教又稱印度教,創於孔雀王朝時,它是以婆羅門教義為主體,再融合民間信仰而成的,是一種多神崇拜的宗教。多神崇拜中又以表示創造的梵天,表示生命持續的威師奴神和表示破壞的悉瓦神這三神最重要。(梵天來自婆羅門教,威師奴、悉瓦神則來自民間信仰,三神為一體。)

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傳統下,笈多王朝的文藝活動蓬勃盎然。在藝術方面,佛教藝術在此時期達到最高峰,大規模的石窟寺院,如阿姜塔石窟寺院就是這時候建造的。至於恆度教的石砌寺院更是比比皆是。由於恆度教把性力量視為所有力量的來源,因此,活動性大,姿態活潑、極具性感的印度教神像雕刻到處可見。從這些建築、雕刻的技法,可以看出笈多王朝藝術造詣的高潮。

在文學方面,這時期完成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例如最有名的兩大史詩——大戰詩和拉馬遠遊詩,正是恆度教的根本典籍。書中雖然說的是恆度教神話故事,但卻包含了吠陀以來印度各種宗派哲理,充分顯示出印度民族的精神理想。此外,一些有趣的寓言、童話,如“五卷書”、“王子所行記”等,內容膾炙人口,字裡行間也流露出輪迴等傳統精神觀念。印度文藝創造在此時達到最高峰。

佛教在它的故鄉為什麼會衰落?

第一點,佛教受到印度教的影響,注重咒語、性愛、神秘儀式,形成所謂的密宗。密宗是藏傳佛教的前身。

第二點,佛教中的很多思想因素,被印度教所吸收,佛教逐步喪失了自己的特色。

第三點,8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伊斯蘭教不拜偶像,他們入侵印度後,將寺廟焚燬,

這幾個原因結合在一起,就擠掉了佛教的社會基礎。一種宗教,與一個政權一樣,沒有了它的社會基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笈多王朝以後的印度——伊斯蘭教文明對印度社會的強烈滲透

伊斯蘭教徒入主印度

西方殖民者侵佔印度,經過反侵略鬥爭,印度於1947年8月15日宣佈獨立。

總的形勢:笈多王朝540年崩潰後,印度再度陷入混亂局面。8世紀以後,外來的伊斯蘭教徒趁機侵入,開始了長達八九百年的伊斯蘭教統治印度時期。在這八九百年中,開始是多個伊斯蘭教的小國在印度形成割據的局面。到16世紀初期莫臥爾帝國建立後,印度才有了比較穩定和統一的局面。但好景不長,隨後又遭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主要講解德里蘇丹王朝和莫臥爾帝國。

(回教徒來到印度,可以推到西元七世紀時,但真正取得政權則要到十一世紀。那時印度的封建諸侯各居一方,形同散沙;而下層百姓又未被照顧,因此對皇室根本談不上衷心。於是,來自西北方的回教徒一進入印度後,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印度政權。)

(回教軍隊入主之後,仍然是小國林立的局面,一直要到十六世紀,蒙古裔的巴卑爾建立了莫臥爾帝國之後,才有比較穩定、統一的局面,能夠開始著手各項政治建設——包括土地丈量、稅制改革等。)

由於回教排斥偶像崇拜,因此,剛進入印度時,曾大力破壞佛教、恆度教等建築、雕像,遏止傳統的宗教信仰。佛教就因此在印度銷聲匿跡了。不過,回教領袖在政權確立以後,面對這一大群曾經有過高水準文化的印度人,他們也不得不採取寬容的政策。因此後來又規定只要與政府合作,即可保有原來的信仰,維持以往的生活方式。

但是八百年的統治,回教信仰也逐漸深入印度社會。不論是日常生活的穿著或飲食習慣,甚至思想、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都很大。以建築藝術來說,回教徒帶來了造墓的傳統,並且一改恆度教大而豪壯的建築特色,帶入了鏤刻、鑲嵌等細緻的表現手法。舊傳統加上新風格,回教時期的印度藝術其實是一種融合後的結果。現在印度大陸上,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是回教徒(其中巴基斯坦有90%是回教徒),可見回教對印度的影響實在很大。

[從10世紀起,印度文明開始受到阿拉伯伊斯蘭教文明的強大沖擊。在阿拉伯文明圈內的阿拉伯人、伊朗人、阿富汗人,在伊斯蘭教聖戰的旗幟下,不斷地侵入印度。

阿富汗的廓(讀音擴)爾王朝在12世紀末期征服了整個北印度,其統治者自立為“蘇丹”,從此開始了印度歷史的“德里蘇丹時期”(1206年——1526年)(13、14世紀為德里蘇丹王朝統治印度時期)

伊斯蘭教徒的入侵,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印度文明的風貌。在此後的300多年中,德里蘇丹統治集團對印度實現政教合一的統治(封建的)。帶來了善於經商的經驗。但是,又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強迫印度教徒改變信仰,這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織在一起,造成了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長期對立。]

[莫臥爾帝國(1526年——1764年)(16、17世紀莫臥爾帝國統治印度時期)。1526年興起於印度半島北部的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巴卑爾創建。到阿克巴統治時期(1556年——1605年,半個世紀),改革內政,與印度教貴族合作,以前被迫改變印度教信仰的人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信仰,不再強迫。以此來緩和國內的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對外實行擴張政策,成為當時一個比較強大的帝國(東起阿薩姆,西達阿富汗東邊,統一了印度半島北部)。阿克巴的寬容政策,有利促進了阿拉伯-伊斯蘭教文明與印度文明的融合。

當然,由於印度文明的獨立性和延伸性很強,阿拉伯-伊斯蘭教文明對印度的影響只具有局部的意義,還沒有能夠完全改變印度文明的基本面貌。

這個時期,印度文明受阿拉伯文明影響比較深的是它的建築雕刻藝術。具有阿拉伯文明特色的清真寺、市政建築、帝王陵墓等成了這個時期非常突出的文明因素。其中以泰姬·馬哈爾陵最為著名。

泰姬陵

,由印度、波斯、土耳其的能工巧匠修建,包括具有清真寺風格的殿堂、鐘樓、尖塔、庭院等,全部採用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並以琉璃、瑪瑙鑲嵌,顯得華麗典雅,代表了這個時期印度建築的最高水平。]

莫臥爾帝國在一八五四年被英國所滅。

在往後的一百年統治中,英國逐漸將印度帶向世界文明的大道上。近代的印度雖然看起來和其他世界各國差異並不大,但傳統的印度思想仍是一般印度人民的中心信仰。印度國父甘地倡導不合作運動,以非暴力思想來對抗帝國主義國家,正是印度傳統慈悲、追求真理的思想理念的具體表現。

16世紀起,葡萄牙、法國、英國等先後入侵印度。1600年英國殖民者成立東印度公司,逐步在沿海建立殖民據點,1849年英國佔領全部印度。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英國公佈著名的《蒙巴頓方案》(即印度獨立方案),實行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這一年的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8月15日印度宣佈獨立。1950年印度共和國成立。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給兩個國家埋下了深深的禍根。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進行大規模的遷徙。直到今天,印度境內還有幾千萬伊斯蘭教徒,巴基斯坦境內還幾十萬印度教徒,都遭受嚴重的歧視。種族的和宗教的矛盾和仇殺一直困擾著這兩個國家。

印度河文明的其他成就

文學。

印度教的經典《吠陀》據有重要的地位。“吠陀”的原意是知識和學問。《吠陀》不僅是婆羅門教的聖書,同樣也是歷史學家瞭解次大陸歷史的“聖典”。其共有四部“本集”,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梨俱吠陀》是成書最早(公元前1500年到前900年間,在這以前都是口傳心記的),也是最重要的典籍,以詩歌構成,全集1028首詩。

《摩訶婆羅多》(又名大戰詩)。 印度人以“他處有的此處也有,此處沒有的,其他地方絕對找不到”來讚譽《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的規模確實舉世無雙,全詩約近二十萬行之多,相當於荷馬兩史詩之和的七八倍,是印度古典文化的一大遺產。在篇幅不一的十八章故事中,史詩敘述了屬堂兄弟關係的般度族五個王子與俱盧族一百個王子之間,因王位繼承問題所引起的十八日大戰 。這部史詩在敘述偉大戰役間隙,插入了一部分哲理性的對話,這就是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哲學詩篇《薄伽梵聖經》,意譯即“神之歌”,它受崇敬的程度僅次於“吠陀聖典”,被比喻為印度的“新約”,在法庭裡被用以監誓,是以後印度教的重要聖典。

《羅摩衍那》。《羅摩衍那》的修辭優美,是辭藻華麗的古典梵語文學先驅。這部史詩比較短,約五萬行。根據印度的民間傳說和本詩首尾部分的介紹,它是受神的啟示,由詩聖蟻垤仙人(音譯為伐爾彌吉)編寫整理的。但實際上它可能和《摩訶婆羅多》一樣,也是流傳而成。這部史詩的結構比較嚴謹,主要描寫神化了的英雄羅摩及其遠征錫蘭的故事,反映了雅利安人國家如何向南擴張的情景,故事是圍繞羅摩王子和他美麗妻子悉達的歷險展開的。

造型藝術。

總的情況。

造型藝術主要體現在建築和雕刻上面。在建築方面,佛教的建築沒有印度教的建築出色。

在雕刻藝術上,佛教和印度教的雕刻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難分伯仲。

佛教以佛陀像居絕大多數,印度教則有各種各樣的神像,神像表現出種種活潑的姿態。

佛教藝術。

佛教最初不時興塑佛像,如要表示佛陀都採用象徵手法。阿育王時,主要的佛教藝術有紀念性石柱、佛塔和巖窟寺等。

石柱代表當時的藝術水平與建築技術,現保留的石獅柱頭,是印度最為重要的藝術精品之一。

和石柱美術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有男女“夜叉像”,又叫“藥叉”。[夜叉: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小神靈,有時又把它看作惡魔。佛教說它是一種吃人的惡鬼。被列為天龍八部之一。天龍八部:守護佛教的天神——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佛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築形式,它的代表性建築,是中印度西部山間桑奇地方稱為“窣(su)堵波一號”的大塔(也稱為桑奇大塔)。裝飾全在塔門石面的浮雕上,著名的浮雕有“攀芒果枝的藥叉”。

佛像的塑造起源於犍陀羅 (貴霜帝國時期) 公元前後出現的

犍陀羅藝術,風格獨特。這種藝術造型主要出自犍陀羅(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靠近阿富汗東部一帶)這個地方。其特點一是雕刻佛陀和各位菩薩石像的流行,這在早期的佛教時代是沒有的。早期要表現佛陀,多用象徵的手法來表示,比如佛陀本人的形象,往往用他的腳印、蓮花寶座、菩提樹、佛塔等來代替。第二個特點,帶有希臘藝術形式的特點和痕跡——如雕刻的佛像剛健豐滿,表情豐富。佛陀的石刻像很像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像,身上的服飾也具有希臘的風格。古印度這種藝術風格體現了東西方文明融合的特點,所以犍陀羅藝術又叫“希臘式佛教藝術”。公元5世紀,因為外族人的入侵和破壞,這種藝術衰落下去了,但它傳播到了中亞地區和中國,對中國新疆、敦煌、山西大同雲岡的佛教造型藝術影響很大。

石窟壁畫也是佛教藝術的一大特色,著名的有阿旃陀石窟壁畫(持蓮花的菩薩,因陀羅與天女等)。(通過圖片來介紹)

印度教藝術。

印度教的造型藝術:建築和雕刻結合得非常緊密。

印度教的美術作品以雕像為主(見毗溼奴像),大多數附屬於石窟與寺院建築。不僅神像如此,人物、動物和其他形象,也被用來填補建築物的內外壁,使整個寺院看起來就像是一件雕刻品,宏偉麗壯觀。

舞蹈。印度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古印度的舞蹈也可謂多姿多彩。

舞蹈在印度被認為是神的創造物,溼婆也被稱為“舞神”和舞王,他創造了剛、柔兩種舞蹈,酒醉後就與妻子雪山女神狂歡起舞。印度人每當演出舞蹈時,臺前都要放一尊舞王溼婆的神像。印度舞蹈的特點之一是以手錶意傳情。印度舞蹈的另一個特點是講究韻味,要求演員跳出味來(“手之所至,目光隨之;/目光所至,心靈隨之;/心靈所在,表情伴之;/表情所在,拉斯伴之。” )。

印度數學 。十個數字符號的發明。阿拉伯人略加修改,傳到歐洲。印度人在數學領域中所作出的一個極大貢獻,就是“零”的發現(開始時只是一個黑點

)。印度計數採用十進位制。印度人很早就有了極大數、極小數的概念。如當希臘和羅馬人僅有十的三乘方和四乘方概念時,印度人已經想到了十的十八乘方的數字。擅長於算術。

就像其他偉大的文明古國一樣,古代印度也有不少陋俗。比如賤民歧視、童婚的普遍等。最大的陋俗,要算是“薩蒂”習俗——丈夫死後,在遺體舉行火葬的時候,喪偶的妻子要跳進熊熊烈火之中,與丈夫一起化為灰燼。這時圍觀的人則向火堆雙手合十祈禱,投送鮮花,祝願死者夫婦雙雙升入天堂。

這一習俗與古印度神話有關: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大英雄羅摩把妻子悉多從魔王手中救出後,懷疑妻子的貞潔。悉多為了表白自己對丈夫的忠貞,毅然跳進火堆。後來天神把她托出了火堆,並證明了悉多的貞潔。

在後來的現實生活中,跳進火堆的婦女,沒有天神的援助之手,只能成為貞潔觀念的犧牲品。

為什麼要往火坑裡跳呢?按那裡的風俗,丈夫死後,不許再婚。這樣的淒涼前景令一些遺霜作出寧願這樣不如那樣的選擇。另一點,如果遺霜沒有孩子,又沒有勇氣自焚的話,就會受到嚴厲的責備,說她不愛自己的丈夫,這樣將會在恥辱中度過餘生。遺霜和周圍人們都把這個不幸的場面當作婚禮,當盛裝的遺霜跳進火堆的時候,圍觀的人會跳著,喊著,唱著,讚美這個不幸婦女的榮耀。

1829年以來,政府多次下令禁止這種陋俗,並在法律上規定協助遺霜自焚的行為為謀殺。但遭到民間力量的強烈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