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侠骨柔情解民忧

把信访群众当家人

朱素云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用诚挚的感情给群众送去温暖,把解决好群众困难作为第一追求。

有人把信访干部比作当家不作主的“丫环”,还有人把信访干部比作两头受气的“风箱老鼠”。每天从上班到下班,他们面对的多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多是一阵阵哭声骂声埋怨声,遇到的多是烦事难事窝囊事…….往往你说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换来的却是一阵数落、一通怨气、一番侮辱、一顿谩骂。但朱素云认为,信访局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桥梁纽带,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娘家”,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当的是人民的家,办的是利民的事,人民群众有怨气,说明党和政府的工作还有欠缺,我们即使受点委屈,即使不被理解,也不能斤斤计较。所以,她领导信访系统一班人,总是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先,用春风般的笑脸迎人、夏日般的热情待人,使多少人化解了满腔的愤怨,消除了强烈的敌意;使多少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一触即发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

原振华布厂职工魏星在2014年3月份到京非访,被接回后,情绪激动,扬言要在县政府门前自杀,并连续多日滞留信访局。有些人说他是精神病,对他不予理睬。朱素云听说后亲自接待,端茶递水,耐心听他充满委屈的诉说和牢骚发泄。初步了解情况后,她又到相关部门调查,发现魏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名校本科毕业生,曾是县政府于1985年从湖北作为专业人才引进回来的。县有关领导曾答复其享受干部待遇, 但一直没有落实到位。后来因为企业破产,再加上本人身患多种疾病,魏星的生活相当困难,于是就不断上访。朱素云摸清事实后,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会办,大家一致认为魏星情况特殊,生活困难,有必要帮助他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最终决定他在享受企业退休职工工资的基础上,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总体收入水平与事业单位待遇相当。对这样的处理结果,魏星相当满意,上访近二十年的矛盾得以成功化解。

朱素云不喜欢“一个人坐办公室”,她喜欢工作在一线。日常情况下,她经常出现在接待窗口,坐到接待员的位置上,或者出现在候访室的来访群众中。朱素云有很强的凝聚力,她接待群众热情主动,听取群众心声耐心细致,能把群众围拢在身边。在她的案头,一摞摞来访来信登记本堆积成了山,里面是她常年累月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的记录。朱素云熟识每一张来访群众的脸,对群众的事如数家珍,对每一件群众来访来信的处理过程、结果,甚至细节都能准确表述出来,心里明镜一般,真正做到了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

把群众满意当标尺

信访是政府工作的前沿阵地,许多矛盾在此交汇,许多纠纷在此累积。每天,朱素云面对的是一封封求助的信件,一张张困惑的面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道道未解的难题。而她要做的只能是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仆心,去化解坚冰,温暖人心,拆除横亘在人们心灵中的阻碍,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朱素云在接待处理信访问题中,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要求,认真履职尽责,真诚服务群众。朱素云的身上有一股狠劲、钻劲、韧劲,长期致力于推动群众诉求依法依规解决,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寸步不让。她每周都牵头组织相关镇区、有关部门会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对社会影响面大的信访事项。她的要求是每天的事情要“日日清”,每周的工作要“周周清”。为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实际困难,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情况,经常游走在各部门和镇区之间斡旋协调。在朱素云的身上充分展示了全县信访部门畅通、规范、高效的工作精神和信访干部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

每年临近春节,都有上百批农民工来县政府集访讨要工资,而他们与雇用他们的老板之间往往无直接合同关系,处理这类信访问题难度很大,不但涉及多部门,而且要找到承包商,且涉及到账目核对等。朱素云一天接待若干批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喉咙沙哑、筋疲力尽,有时连续多日熬到深夜接待会办。2014年农历除夕,本已放假,但越是这样特殊时期,朱素云越是坚守在岗位亲自接访。上午11点半,接待完几批农民工后,她缓口气正准备回家吃团圆饭,突然又涌来了20多人上访,反映西坎小区承建商答应上午解决农民工工资,但时至中午仍未兑现的问题。想到年迈的公婆和从部队回来探亲的儿子都在眼巴巴地等她一起吃团圆饭,朱素云多想立即就回家,但看着面前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和无奈的表情,想着他们还等着工钱回家过年,毅然拿起电话联系相关单位负责人过来一起接待处理。艰难的协调一直到下午3点才结束,上访人拿着钱高兴地走了,朱素云又累又饿,瘫坐在椅子上好半天都爬不起来。赶过来接她的儿子,看到妈妈这个情形,眼泪刷的就流了下来。

把服务发展当天职

从事信访工作的短短两年时间内,朱素云就从一个门外汉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这与她潜心钻研业务,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分不开的。她利用一切余暇时间努力学习,不断实践,熟悉掌握了信访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出不少信访工作的先进经验。

朱素云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不断创新思路,使信访局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要我处理为我要处理,变向上要说法为向下要说法,变无理纠缠为引导有序上访。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使滨海县呈现出了信访量下降、集体访下降、信访人数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的“三降一转”的良好态势。她还始终把聚力中心、服务发展视作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业务精益求精,通过依法办事,全力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信访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越是到节假日、越是重要敏感时段,群众择机上访的欲望越强烈,信访问题越突出,信访压力也越大。面对这些敏感时段,朱素云始终绷紧信访维稳这根弦,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而给党委政府的工作带来被动。2013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朱素云正好在做安装心脏起搏器手术,为了不影响县里的维稳大局,她在手术后第九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工作在一线,组织协调在一线,劝返接回在一线,实现了进京零上访的目标,有力地维护了县委、县政府的形象。2014年南京青奥会、中央巡视组驻宁期间,时值炎炎夏日,朱素云驻守在南京,白天到接访点做巡查和来访群众的劝返工作,夜里到相关场所查询到宁上访人员。经过两个月的超负荷工作,她成功劝返上访人员200多人次。虽然她的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虽然多次因劳累过度而发生眩晕,但她无怨无悔。凭着执着的追求、拼命的精神、超强的意志,朱素云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评价和领导的充分认可。

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规范、提升工作质效、推动服务发展,朱素云始终坚持“六零”工作要求,在全县两级信访系统努力推行“五必工作法”和“七访工作法”,坚持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加强法治并举,不遗余力推动全县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献智出力、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