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言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電 (記者 鄭巧)多位全國政協委員27日在北京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涉及到推動教育交流、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支持、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優勢等多個方面。

當天,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七次雙週協商座談會召開,主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16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在會上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提出11條建議,包括設立大灣區金融協商委員會,推動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粵港澳聯手設立大灣區發展基金和發展銀行,為區內的基建、創新產業等提供融資渠道;整合高等教育資源,支持三地高校合作辦學,鼓勵共建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大力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等。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認為,長期以來,香港社會存在土地房屋供應不足、人口老化以及青年人上升機會少等深層次問題,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可以協助解決這些問題。她建議,在大灣區內建設“香港村”,推出住宅、醫院、學校等相關配套措施,吸引人員入住,也可以為香港老人提供定居選項,同時要把在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實行的“港人港稅”政策推廣到整個大灣區。

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就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創業建議,深化教育合作,促進人才交流;實施制度創新,降低就業壁壘;在創業方面完善各方服務,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幫助港澳青年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迎欣表示,要以人為中心,建設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特別要鼓勵港澳年輕人在大灣區就業、創業。他指出,中國銀行廣東、深圳分行今年開始招收在內地就讀的香港大學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企業招收港生。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則建議,要發揮香港在科技創新、法律仲裁、建築工程、檢測認證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優勢,把握粵港澳發展機遇。具體包括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推動香港工程服務在大灣區“先行先試”,擴大港資企業承包工程;發展區域檢測認證中心,使大灣區的認證標準跟國際接軌。

全國政協常委、澳門泊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有禮提出,要充分發揮澳門中資企業、商界以及僑界的積極作用。他說,澳門有不少央企和省級中資企業,建議中央鼓勵這些企業支持澳門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利用集團資源助力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建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分別對委員們的建言作出回應,表示要認真吸收採納委員意見建議,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在大灣區推出更多“先行先試”政策。(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