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7月9日,小米即將在香港上市,作為香港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股票,過去幾個月,小米在資本市場上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某種程度而言,小米上市的意義已經超出公司本身,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赴港上市公司的風向標。

小米前後,華興資本、美團、映客等均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IPO數量達到全球首位。

同樣的上市潮還出現在美國。上月底,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在納斯達克上市;隨後,成立僅三年的拼多多向SEC遞交招股書,由於三年虧損13億,拼多多被稱為“流血上市”。

為何出現一波上市潮?是風口還是窗口?去年的金融工作會議給未來二十年中國金融的發展鋪墊了怎樣的基調?A股即將發行的CDR能否真正提振國內資本市場?所有問題,泰哥都在本文中做出了詳盡解答。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金融形勢嚴峻二十年未有

去年,金融領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年中的金融工作會議。我做了二十多年金融,從來沒有經歷像今天這樣,如此嚴格、殘酷的戰略層面的一種管制。原來都是戰術層面,東邊補補西邊補補,總是有機會露頭,而今天這個環境,是我見過的最嚴格的金融管制。

過去十多年,中國進步很大,發展很快,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十年,中國的發展是質的飛躍,但金融領域積累了一堆問題,需要算總賬,所以才有了去年金融工作會議,這是國家戰略層面的背景。

簡單來說,大的金融環境不容樂觀,金融形勢也不樂觀。金融就是實體的影子,現在的問題是影子太高,但實體沒有這麼高,雙方不匹配,要做的就是把影子縮回來。錢荒是金融問題的集中反映,而解決錢荒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十五年前,我們最多是企業部門負債率比較高,問題比較大。所以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壞帳剝離出來,當時我們最驕傲的是中國老百姓存款最高。2008年金融危機時,常見的說法就是中國老大媽存錢,美國老大媽花錢。而今天,十五年之後,中國成了全世界個人負債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老百姓都成了房奴,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實。

現在的情況是,國家負債、地方政府的負債奇高。可能對國家來講最大的危機感來自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因為每個地方都在拼業績,拼命發債,結果由國家來背,導致國家部門、企業部門以及個人部門負債都很高。這是前面三十年從沒有過的,所以今天的金融環境才如此嚴厲。

為什麼去年金融工作會議調子定得這麼嚴格?從戰略上要統一佈局。金融的問題一說就是沒錢,放到今天,就是錢荒,企業沒錢,政府嗷嗷待哺,老百姓也沒錢,包括投資領域,很多基金都募不到錢,這個現象我三月份就提過。

前面二十年已經結束,去年的金融會議能管未來二十年。以後來看,這兩年可能會成為中國金融發展歷程上的分水嶺,跟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同步的一件事情。

還有一個變量就是中美關係,三個月前,沒有人會想到如此嚴重。有個類比很可怕,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人把日本按住了,日本用了三十年都沒起來,採用的就是金融手段。

我打過一個比方,日本人在前面吭哧吭哧幹活,家電做得不錯,汽車也不錯,賺得鼓鼓囊囊,結果美國用金融手段把錢包弄走了。美國逼迫日元升值,導致日本經濟三十年都不振,有一張中美日過去四十年GDP發展的對比圖,美國一路上漲,中國在2000年以後開始高速增長,只有日本在比較低的位置起伏不定。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40年中美日三國GDP對比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

美國人為什麼會這樣?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日本人太牛了,連紐約的帝國大廈都曾經讓日本人買下,夏威夷到處是日本國旗,美國都快被日本人買了,原因是什麼?日本要當老大,威脅到美國老大的地位,所以美國必須要按住日本。

回到今天美國搞中國,唯一的原因就是中國威脅到美國老大的位置,其他都是表象。無論中國露出了什麼,肥肉也好,肌肉也罷,反正是露了。但為什麼今天更嚴重呢?因為當年日本是美國的兄弟和小跟班,兄弟都能被按死,何況中國不是美國的兄弟。中美問題不要想當然,如果說美國真的下決心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流血上市:風口還是窗口?

從投資領域來講,過去三五年也是一個盛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民幣募資的規模超過美元;二是一級市場的融資規模遠遠超過二級市場,這是很不正常的,因為二級市場沒那麼多錢,一級市場錢多就把泡沫吹起來了;三是二級市場是真正的、幾乎信息完全對稱的市場,股票一掛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跟一級市場相比,二級市場更均衡,效率更高,值不值這麼多錢,二級市場說了算。二級市場有上萬股力量在拉一根繩子,最後找到一個平衡點,但一級市場只有幾十個力量,顯然二級市場更有效率。

為什麼最近會出現一波上市潮?因為金融盛宴要結束了,接下來更沒有機會。大家可以回想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傾巢之下安有完卵?金融恢復期可能需要三五年,如果這次不上市,就要再等三五年。

歷史上有很多等死的公司,所以就算心裡不踏實也要上市,流血也要上市,最低價也要上市。不上市的話,接下來的融資會很難,這麼大金額的錢還有誰能掏出來呢?

上市尋求的是一種安全感,在前景不明朗的時候上市,就有機會在資本市場露出,同時也有機會套現。香港和美國都是公開市場,誰拳頭硬,就聽誰的。所以從這點來講,企業上市尋求的是安全感,不管發生什麼,我是面向全球公開市場的。

長線來看,現在的資本市場肯定是低點;短線來看,小米上市後的表現會起到風向標作用。小米以最低招股價上市,如果還出現很大的跌幅,就會很麻煩。事實上,小米以這個價格上市非常明智,本身就降低股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當然這個價格能不能被資本市場接受是另外一個話題。

從小米上市前的七名基石投資者來看,除了高通以外,沒有大的美資和歐資機構,他們傻嗎?肯定是認為價格高了,而整個資本市場的話語權還是掌握在他們手中。公司值不值錢,本質上跟市場好壞沒有特別大的關係,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事實和數據。

再說散戶,小米的散戶最終認購超過十倍,肯定不算高。閱文集團上市時,散戶認購超過一百倍。小米如果在那個時間點上市,市值很有可能會突破千億美金。

事實上,小米低點上市並不是壞事。二級市場是記仇的,你如果讓他賠了錢,他永遠會記得你這支股票,哪來哪還,最好讓大家賺錢,這是最明智的。除非不想發展了,圈了錢就走,否則只有讓別人賺錢才會持續有人支持。

小米暫不發行CDR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主要原因是回來後價格太高,國內資本市場最近一路下跌,怎麼發?牛市都承受不了,何況熊市。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A股需要“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

最近一段時間A股暴跌,對於做了二十八年資本市場的人來說,我覺得很可悲,有切膚之痛,什麼叫切膚?刀架在你身上你才知道痛,別人不會知道。這種感覺真是太差了,我們三十年沒有走出這個怪圈。

今年初,證監會發文,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四個領域的獨角獸公司IPO時可實現“即報即審”。這個政策是對的,如果按此執行,對中國資本市場會大有益處。

什麼是真正的獨角獸?估值至少十億美金起,有成長空間。過去幾年,我一直做創業公司的投資,牛逼的獨角獸是過去五到十年培養起來的,如果它們不能在國內上市,就意味著要再花五到十年,培養一批新的獨角獸,而國家是等不起的。

毫無疑問,國內資本市場應該敞開胸懷歡迎這樣的獨角獸上市,但事實上並沒有完全按照政策執行。不僅如此,目前大力推行的CDR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什麼是CDR?最簡單的理解,CDR就是第二上市,一個市場如果只有第二上市是無法支撐的。

即便發行CDR,也不應該是已經確定的這些互聯網巨頭。它們已經進入“中年”,甚至有些步入“老年”,回來幹什麼?養老嗎?它們的股價還能再翻一番嗎?在資本市場上,這些公司的價值已經沒有那麼大,回來就是“啃老族”。

真正應該吸引回國的是“青壯年”公司,如果一家新興企業在美國上市,回國發CDR這很好,它們還會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現在的CDR我認為方向錯了,要歡迎高速奔跑的“翩翩少年”,而不是“半老徐娘”的巨頭,它們已經過了高速成長期,這本身就是錯誤,回來不是虛榮嗎?

事實上,CDR自身也具有不可避免的短板。新加坡資本市場為什麼完蛋?新加坡當時都是SDR(新加坡存託憑證),沒有本國企業上市,第二上市怎麼可能支撐一個資本市場呢?香港為什麼牛?香港的資本市場一大半是中國企業,如果中國經濟不行,香港資本市場也就垮了。

1995年,我在新加坡待了大半年,新加坡那時候牛逼極了,以為自己要成東南亞老大、亞洲老大了,二十年過去了怎麼樣呢?凡是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都傻了。那個時候各種跟資本相關的會議,一定有新加坡代表,牛得一塌糊塗,現在你還能找到人嗎?

所以說,沒有偉大的經濟體系就不會有偉大的資本市場。華爾街只會在美國,不會在中國,也不會在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