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後來的我們》是我頭一次在媒體場看到專業嚴肅的媒體朋友們哭到不顧形象,互借紙巾。我也是頭一次,聽到周冬雨這三個字就帶著痛感。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兩個人的遇見、付出、包容、成長到最後成為朋友就是電影的全部內容。

這部電影最讓人舒服的地方在於它和人生一樣真實,它只是呈現狀態,沒什麼刻意的迂迴曲折。就好像時間被調慢了,讓我們有契機來不停的回望生活。

劉若英說,時間不是用來忘記愛的,而是用來見證愛的。

在樓頂眺望北京的夜色,在地下通道感受來往的人流,在狹小的出租屋和相愛的人相擁而眠,這些回想起來微小幸福的瞬間最後都成為了青春的底色。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電影拍的不錯,是因為它誠實地講述了我們的青春體驗。周冬雨演的好,是因為她細緻地演出了青春時期我們內心的波瀾。

周冬雨是極有耐心的,她選擇徐徐展開相處中的幸福時光,兩眼一眯咧著嘴笑一笑,搭在見清身上往後仰一仰,偶爾抖點小機靈,鋪墊夠深厚了才用少量的筆墨去講“後來的我們”。

在電影裡有幾處讓人印象深刻的靈動:

一處是小曉假裝見清女朋友去陪他爸過年,見清爸爸卻心知肚明見清出了事,小曉往回走的時候轉身眼睛就紅了。周冬雨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已經暗流湧動。

另一處是在車裡小曉笑著問見清他愛過她嗎,她說她一直愛著。周冬雨笑著哭,這種強顏歡笑的背後是對這段感情近乎崩潰的無法釋懷。而我們這種淚點低的人實在太容易被鏡頭裡的周冬雨蠱惑了,看著她鼻頭一紅,就跟著她一起哭了。

電影說到底是拍給那些感情細膩敏感的人的。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周冬雨是娛樂圈的另類,有股野生的蠻勁兒,正是這股蠻勁兒,成為了她大受讚賞的原因。

謀女郎出身,張藝謀當初大概不是看上了她的生澀,而是她的靈氣。周冬雨是少有的演戲很放鬆的女演員,自由灑脫,沒心沒肺,就像我們身邊古靈精怪的可愛小妞,內心滾燙熾熱。

就像陳可辛對周冬雨的評價“冬雨,你好是應該的,因為一如既往,每次都很好”。

在《後來的我們》裡,她在鏡頭前放肆的去愛和發洩,又細緻入微地描摹出了小曉內心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周冬雨是容易親近的演員,在她的表演下能讓我們重新被自己的生活觸動。為瑣碎的相處背後的豐盈感動,甚至是心疼。

小曉曾經和見清一起在地下通道賣碟,一起被房東驅逐,一起吃一碗泡麵,她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磕磕絆絆卻又誠懇熱烈地走著,到最後這個非要和生活死磕的野生少女還是向生活認了慫。

和她熱烈的性格相悖,離開並不壯麗,走時她沒有摔門,也沒有大吵大鬧,只是非常節制地說了一句“面我給你留了一半,我走了。”

這種細節是能夠打到觀眾的痛點的。

《後來的我們》周冬雨掀起愛情中那些含混不清的情感褶皺

所有的青春都是相似的。 “分開後,我不會希望你過的好,也不會希望你過的不好,因為讓你開心的那個人不是我,想到就覺得很遺憾。”

後來見清穩定的娶妻生子,而小曉還在漂泊,他們過上了當年對方想要的生活,而他們成了朋友,只能接納不幸,然後生活如舊。

她是凡人,也是受害者,於是周冬雨這三個字就帶有了寬厚和隱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