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劇如換臉,白宇真的優秀!

換劇如換臉,白宇真的優秀!

看《鎮魂》,還真有點看《我不是藥神》的觸動。倒不是因為故事多麼悲情,而是因為演員。我很欣慰朱一龍、白宇和王傳君這三位演員能因為演技而被人肯定,他們三個的大火證明了一件事——比起看臉,觀眾還是更偏愛有實力的人的,這將成為這個夏天我最感動的事情之一。

這四年,我看過很多白宇的作品,也算是見證了他的成長。該怎樣確切地形容白宇在《鎮魂》裡的表演?如果只用一句話,我覺得大概是——他用一個個有靈性的小細節,在毫無技巧的堆砌下,產生了切切實實的重量。

拿一場戲講:在剜血的這一段,白宇飾演的趙雲瀾起先神情是十分放鬆的,然後他在看到沈巍落刀的瞬間睡意全無,立刻明白過來了到底發生了什麼,然後憤怒地直視並質問他。趙雲瀾用力地拽住了沈巍的手,他看到了沈巍手腕上的刀口,反應卻很平靜。趙雲瀾不像沈巍那樣可以把萬事藏心裡,往常的趙雲瀾又糙又癖又流氓,所以此刻的安靜倒是更添了幾分壓抑。他閉眼,轉頭,一切責備、憤怒到嘴邊卻成了一句“很疼吧”,他實在是太心疼沈巍了。白宇演的好,因為他能細緻地描摹出趙雲瀾的內心情緒,然後把這些大起大伏的情緒一氣呵成的表演出來,眼波流轉之間又十分靈動。

在《鎮魂》之前,白宇參演的作品也是演什麼像什麼,換劇如換臉,而且他在演戲時會有一些很有靈性的小動作和小表情。在《建軍大業》裡,朱德說斷後的人活下來的機會很小,蔡晴川近乎下意識的低了低眉眼,然後重新抬頭,目光堅毅挺的筆直地講出了那句“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三營營長蔡晴川,我申請留下!”。這一段是《建軍大業》全片唯一觸到我淚點的地方,白宇就是在這低眉抬眼間完成了複雜糾葛的心理活動,決定選擇為國家去死。你說他不怕嗎?不,他真的怕,他的膽怯都在低頭縮眉的那個瞬間暴露了。

換劇如換臉,白宇真的優秀!

《少帥》是白宇出道不久時拍的,少年的放蕩不羈,中年的沉穩,他都接住了。他把馮庸演出了層次感,剛出場時是呼風喚雨的紈絝公子哥,瞎話隨手一指張口就來,到中年卻棄武從文成了把人生看得通透的一校之長。

在《忽而今夏》裡他是章遠。十年的跨度就像馮庸一樣對他而言並無難度,難的是他二十八歲的臉不僅能演出四十歲的睿智,也能演出十六歲少年的清澈、驕傲、少年志氣和甜甜的戀愛感。

在《微微一笑很傾城》裡他是曹光,沒有去搶楊洋的光芒,只是做好綠葉角色,但就是讓人想回頭看看他。

換劇如換臉,白宇真的優秀!

在《美人為餡》裡他是韓沉,沒有鬍子,日常生活就是破案、撩楊蓉,演技自然,最主要的是從頭到尾白宇的眼睛裡都全是……

說真的,就認真揣摩劇本和變臉這兩件事來說,白宇真的太秀了。《霍去病》和《紳探》的導演懷裡揣著白宇這塊寶,大概做夢都得笑醒了。說實在的,一部劇選到了好角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希望以後的電視劇選角能以白宇為標準,倒不是說臉,而是業務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