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蘿蔔一個坑,產業園該跳還得跳?

對於產業園之所以能夠站上風口意味著區域的跨越式發展。隨著更多的新產業興起,越來越多的產業園在國內大量佈局。可是,不是所有的風口都是電商,都堵住誰也出不去。

這些產業園之所以能站上風口,無非藉助全國範圍的扶持政策便利,以及地方政府押寶新興產業的心態。

煤炭資源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匱乏的能源結構決定了中國在新能源的扶持政策方面不遺餘力,而通常這些政策都會作用於應用端的落地。這些政策帶來了產業發展的出口,也給了各個地方佈局產業園的衝動。

一個蘿蔔一個坑,產業園該跳還得跳?

那麼追風口的產業最終怎樣了?當資本去追逐下一個風口之後,那些曾經蓬勃的產業園又如何了?今天小產就來盤點一下。

光伏產業園

2007年,光伏作為中國重點扶持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之一開始正式接受國家的補貼。2007-2008年,國家給予了四個併網光伏示範項目高達4元/千瓦時的核準電價。2009年初,中國政府出臺“金太陽工程”、“光電建築應用示範項目”和大型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政策,緊急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當年3月,國家財政又決定每年出資約100億元,為太陽能屋頂和光伏建築建設提供補貼。一系列的補貼和扶持政策帶來的是全國光伏產業園數量的井噴式增長。

然而,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國際市場對光伏組件需求大幅下降。2012年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更是讓整個行業迅速進入寒冬。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一大批光伏企業沒能熬過那個寒冬,光伏產業園更是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

從2017年開始,整個光伏產業有了復甦的趨勢,光伏產業園又開始擴張打造年產出百億級的光伏新能源產業園。

就在發6月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初聯合發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表示,今後,光伏建設規模將得到控制,且電價及補貼再次被降低。再次受到政策打擊的光伏產業園,恐怕已經沒有崛起的機會。

一個蘿蔔一個坑,產業園該跳還得跳?

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在2016年12月,樂視就在浙江莫干山拿地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這個佔地4300畝的產業園當時計劃一期項目投資110億,二期實現汽車年產量40萬輛。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了,樂視資金鍊斷裂,賈躍亭遠走美利堅。不過,賈布斯的倒下並沒有嚇退後來人,反而激勵了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2017年國內已經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投資金額高達萬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按照規劃這些項目大多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產。

建園的主要勢力分為兩方,一方面:傳統的車企紛紛開啟了新能源戰略規劃,另一方面:數十家新造車企業紛紛加入。

當寶能在西安、昆明砸錢拿地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再砸錢入股觀致、昌河鈴木完善產業鏈的時候,卻被媒體曝出,落戶於廣州的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動工建設至今已半年,但在寶能新能源產業園地塊範圍內,未見明顯動工跡象,產業園範圍內部分土地尚未完成徵地手續。

一個蘿蔔一個坑,產業園該跳還得跳?

區塊鏈產業園

伴隨著幣圈和區塊鏈概念的火爆,區塊鏈產業園也開始在國內興起。目前國內已有7個區塊鏈產業園:

一、2016年11月建成的上海智力產業園;

二、杭州區塊鏈創業創新基地,包括西湖谷區塊鏈產業園,2017年4月建成,萬向創新聚能城,2017年5月建成,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2018年4月建成;

三、2011年11月建成的重慶渝中區塊鏈創業產業園;

四、2017年6月建成的江西南昌先鋒軍民融合創新基地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發中心;

五、2017年10月建成的廣州越秀國際區塊鏈產業園;

六、尚未建成的新疆伊寧區塊鏈產業基地;

七、山東青島“區塊鏈+”創新應用基地,暫未建成。

根據報道年4月9日啟動的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如今似乎仍未有一家區塊鏈企業進駐該產業園。但是,在彼時的產業園啟動儀式上,就已經有首批10家區塊鏈產業企業簽署了集中入駐協議。

北斗導航好歹還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而區塊鏈這個產業怎麼落地到園區?只能用人生的終極三問來應對: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