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匯總——課程

課程的概述:

一、課程概述

1.課程類型(必考考點)

★主要類型有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等。

(一)按課程組織形式劃分: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記憶小口訣:組織動動學學)

1)分科課程是又叫學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互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

分科課程特徵:

1.從不同的知識體系出發設計課程,是知識本位;

2.以知識的邏輯體系為中心編織課程;

3.重視學科的理論知識,強調把各門科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規律和事實教給學生。

2)

綜合課程(懷特海)是指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 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

3)活動課程(代表杜威),又稱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 是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活動為中心組織的課程。(關於更多幹貨,大家可以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

活動課程的特徵:

1.從兒童的需要、興趣和個性出發設計課程,是兒童本位、經驗本位;

2.以兒童的心理發展順序為中心編制課程;

3.注重兒童在活動中探索、嘗試錯誤學到方法

(二)按學生學習要求劃分:必修課程、選修課程

1)必修課程:是根據學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編訂的、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科目

2)

選修課程:指教學計劃中向學生推薦的根據自己的興趣願選擇的課程,具有選擇性多樣性

(三)按課程管理劃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記憶小口訣:方國同學學管理)

1)國家課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機構編制和審定的課程,其管理權屬於中央級教育機關,屬於一級課程。具有強制性

2)地方課程:就是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教育行政機構和教育科研機構編制的課程,屬於二級課程。具有區域性和本土性

3)校本課程:是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四)按課程呈現方式劃分:顯性課程、隱性課程(記憶小口訣:呈現方式顯隱性)

1)顯性課程也叫公開課程,是指在學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的課程。

主要特徵是計劃性,這是區分顯性課程和隱形課程的主要標誌

2)隱性課程(傑克遜):指構成學生的非正式學習的各種要素。

包括:

1.學校物質環境

2.學校長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

3.學校的人際關係。

特點:

1.影響方式無意識性;

2.空間廣泛性;

3.內容全面性;

4.表達隱蔽性

課程流派

2.課程理論流派:(重點)

(一)學科中心課程論

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德):範例方式課程論;贊科夫(蘇聯):發展主義課程論

觀點:

(1)教學內容應以學科為中心;

(2)教材以科學的邏輯系統和學生的認知心理活動來組織;

(二)活動中心課程論(又叫兒童中心課程或經驗課程)

代表人物:盧梭:《愛彌兒》,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克伯屈:《教學方法原理》

特點:綜合性、實用性、實踐性等

觀點:兒童中心 問題教學法

(三)社會中心課程論(圍繞社會重大問題)

代表人物:康茨:《學校敢不敢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

拉格布拉梅爾德:《教育哲學的模式》

觀點:教育的根本價值是社會發展學校致力於社會改造而非個人發展

「乾貨」教育學必考考點彙總——課程

課程組織

1.課程目標的定義

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力、體質等方面期望事先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內容和課程方法的基礎。(關於更多幹貨,大家可以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

廣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是全層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圖,包涵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在狹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內部的教育與學生的關係,是一個相對狹窄而具體化的視角,它的涵蓋面試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標。在狹義上,課程不包含教育方針,只包含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的特徵

1)整體性。各級各類的課程目標是相互關聯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階段性。課程目標是一個多層次和全方位的系統,如小學課程目標、初中課程目標、高中課程目標;

3)持續性。高年級課程目標是低年級課程目標的延續和深化;

4)層次性。課程目標可以逐步分解為總目標和從屬目標;

5)遞進性。低年級課程目標是高年級課程目標的基礎,沒有低年級課程目標的實現,就難以達到高年級的課程目標;

6)時間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目標會有相應的調整。

2.課程內容(重點)

課程內容的三種文本表現形式(12年有考)

課程內容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總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教材編寫、教育、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只是的範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一級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故人們常把教科書與講義簡稱為教材。(關於更多幹貨,大家可以關注老師微信公眾號:張貴川teacher)

課程標準的結構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包括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第三部分是課程內容,是具體的知識內容要點;

第四部分是實施建議,包括教材編寫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

作用: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活動、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C.教材

概念: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故人們常把教科書與講義簡稱為教材。

教材的編寫:一般採用螺旋式上升與直線式編寫兩種基本

★衡量一節好課的標準

衡量一節課的好壞除了教師教得怎麼樣,還有學生學得怎麼樣。一趟好課的標準包括:目標明確,內容準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氣氛熱烈。

3.課程評價

涵義:課程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而評價標準,通過系統地收集有關信息,採用各種定性、定量的方法,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有關問題作出價值判斷並尋求改進途徑的一種活動。

主要模式:

1)目標評價模式:“當代課程評價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遊離評價模式

:美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斯克裡文提出把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到“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上

3)CIPP模式: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

4)CSE模式:CSE: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評價研究中心的簡稱。

四個步驟:需要評定、方案計劃、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4.課程開發

課程開發是指通過設計和學習者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這一目標選擇一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以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

★影響課程開發的因素

課程反映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的要求,受一定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發展水平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也就是說,社會、知識、兒童是影響學校課程開發的三大因素。

1)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時代人類文化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

3)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能力基礎及其可接受性

4)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課程理論

★課程開發的模式

1)目標模式 拉爾夫.泰勒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2)過程模式 斯騰豪《課程研究與開發導輪》

3)情景模式 勞頓 “文化分析理論”

新課改

1.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重點)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理念

1)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2)綜合課程觀。課程的設置要更加綜合,體現整體性、開放性、動態性,培養學生綜合的視角和能力;

3)內容練習觀。課程內容的教學,要努力與社會生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相聯繫,加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4)學習方式觀。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創造性;

5)發展評價觀。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通過評價發揮促進學習的作用,而不是檢查驗收的作用;

6)校本發展觀。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校本課程,增強學生的選擇性。

★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關注每一位學生

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2.新課程改革的目標(重點)

(一)總目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新課程的培養目標: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強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裡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幾率的一代新人。

(二)具體目標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和考試製度

6)實現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