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靜:孝心所至 草樣人生亦鏗鏘

在承德市南天門村住著一個和睦卻十分特殊的三口之家:年邁的奶奶、殘疾的父親和一個抱養的女孩。這個女孩就是韓小靜,這個家就是韓小靜的家,祖孫三代三個人相依為命。

韓小靜,2015年武漢大學教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現在就職於寬城滿族自治縣職教中心。韓小靜剛出生就被養父家收養。她的到來,給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增加了新的負擔,養母因為受不了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與養父離婚,是奶奶和養父養她長大,供她上學,給了她家的溫暖。養父為了她,頂著暑天的大太陽去山上刨藥材賣錢給她買奶粉;奶奶為了她,沒日沒夜的幹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分錢掰成兩瓣花,一次在餵豬的時候低血糖暈倒,額頭撞到石頭上,失血過多而昏厥過去。奶奶和養父的愛和付出不經讓韓小靜學會了堅強和擔當,還在她的心中種下了孝順和善良的種子。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由於出身的特殊性,韓小靜很小就特別懂事,希望能儘早為家裡分憂。小學時候,韓小靜在學校學習刻苦,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年級第一;放學到家就主動幫奶奶做飯、燒柴,小學時就學會了疏苗。初四那年,養父得了一場病,雖然保住了性命,卻成了殘疾人,奶奶已經70多歲,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於是,初中還未畢業的韓小靜就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勞動力”,一個小小的女孩,做遍了只有成年男人才做的農活,吃盡了莊稼人的苦。雖然也曾經因為學費問題,不想給家裡增加經濟負擔而先後多次輟學,但是在養父和奶奶的堅持下,憑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她一直努力著,憑著優異的成績一路考上了大學,考上了研究生。在大學期間,為了節省生活開支,韓小靜每天生活費不到三塊錢,同時,在校內校外做兼職賺錢,長期營養跟不上,又加上學習、兼職休息不好,韓小靜體重急劇下降,導致了低血糖,低血壓。韓小靜用第一份工資給家裡買了一部手機,以方便聯繫兩位親人,讓兩位老人感受到自己一直陪伴在親人身邊。雖然身在遠方,心裡卻從來沒有放下過兩位老人,時時刻刻牽掛他們。

韓小靜深深懂得“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的道理,她認為陪伴是盡孝的最佳方式。奶奶九十歲了,身體早就不能自理,身邊需要人照顧,爸爸又患有雙側股骨頭壞死,兩位老人都需要照顧。盡孝要儘早,為了不留下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研究生畢業後韓小靜放棄了在外發展的機會,回到了親人身邊,在離家最近的鄉政府找了一份工作。

在畢業半年後,韓小靜拿著自己攢的工資和省下的獎學金帶著養父去醫院看病,當時養父的股骨頭已經完全壞死,必須進行置換手術,而且術後什麼活都不能幹,手術共計花費4.2萬餘元。為了給父親看病借了外債2萬元貸款,即便這樣,這個孝順的女孩還是決定給爸爸做手術。幸運的是手術比較順利,但是術後至少半年不能下床,伺候養父、奶奶的重任全部落在的小靜一個人身上。養父腸胃不好,稍微不注意就會腹瀉,術後下不了床,經常會把屎拉在褲子裡、拉在褥子上,剛換的內褲又要重新換,但是韓小靜從未讓兩個老人穿過髒衣服,蓋過髒被褥。

後來為了儘早攢夠父親的手術費,韓小靜又來到了寬城職教中心教書。因為離家遠,每天需要坐班車上下班,生活變得更加忙碌:每天要起得更早,將兩位老人安置妥當後,隨便吃口飯就去路邊等班車上班,晚上一下班就去趕最後一趟班車,回到家先將一天屋裡的大小便打掃乾淨,再做飯,伺候兩位老人吃飯,飯後再清洗一天的髒衣服,燒水給他們泡腳,每天一切收拾妥當都已經是很晚。韓小靜覺得,雖然有時候確實很累,但是孝順二老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能夠陪伴兩位老人身邊伺候他們是最幸福的事,為此她情願付出一切。

一提到韓小靜,鄰里鄉親就會誇她是個懂事的、孝順的孩子,但韓小靜只是說“我做這些,只是做了我該做的”。奶奶年紀越來越大,養父的身體還沒有恢復,生活還不能自理,另外一條腿還需要做手術,手術的費用還沒著落,借的錢還沒還清,家裡家外還只能指望韓小靜一個人。生活壓力雖然很大,但是韓小靜還是很樂觀,始終積極工作,盡心照顧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