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會迷惑人,黑暗不會

光芒會迷惑人,黑暗不會

光芒可能會迷惑人。

太陽昇起,照耀四方,發光的不發光的星體,都在陽光下隱身。而在深邃的夜空,即便是人類以2.8萬千米每秒飛行92.5萬年才能抵達的天狼星,也能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恆星。

行業一片“繁榮”之下,即便良莠不齊,也良莠不分,魚龍混雜,一旦進入發展深水區,誰的水性更好,便清楚瞭然。46天113家平臺“溺水”,這兩月,是網貸行業進入發展深水區的考驗,而這樣的考驗,網貸行業已不是第一次。

網貸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麼?“水逆”要持續多久?嚴苛混沌的“水逆”期,行業是否能在停滯回望中成長和磨練,又能否寄望“邪不壓正”?無論星空大海,到底誰能於黑暗時依舊熠熠發光?投資人未來去向何方?

……

不問來路,如何知道去途。

01

宿命一般

事實上,這樣的考驗,對於自上世紀末就風起雲湧的中國互聯網行業來說,並不陌生。從互聯網商業化開始,大凡崛起於互聯網的行業,幾乎都像宿命一般重複同樣的故事。

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至今已24年。

1998年世界盃,新浪網24小時滾動播出新聞,18萬元的廣告收益也許是早期中國互聯網史上的典型“流量變現”案例。互聯網商業化一去不復返,因巨大流量獲益的中國互聯網行業,也因龐大無節制的從眾者而屢屢經受考驗。

2005年被稱為中國視頻網站元年。2008年6月,247家視頻網站獲得牌照,11月,僅出現融資問題的網站就有400多家。2018年,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平臺關注度份額超過90%。

2010年,中國第一家團購網站上線,僅一年以後,團購網站達到峰值5188家。千團大戰後,2014年,網站存活率為高峰期3.5%,美團等前五的頭部公司佔據了99%以上的市場份額。

2010年,成立於北京的第一家網約車公司開始提供服務,截至目前,中國有80多家網約車公司拿到牌照,而滴滴一家的市場佔有率已在9成以上。

……

“跟風”似乎是互聯網的自帶基因,而市場卻終歸會回饋那些勇敢的開拓者們。那批最早吃螃蟹的人,往往才有可能成為笑到現在的人。數字變化背後是慘烈的行業廝殺,競爭遠未結束,格局仍有變數,人人都得使出渾身解數,大魚不吃小魚也會長成大魚,小魚只能自我消亡。

02

所羅門王和黑格爾都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網貸行業這些年的發展歷程,讓自己成了這些難兄難弟的翻版,同樣銜互聯網紅利而生,重複著同樣的宿命。

據網貸天眼統計,2010年全國不過15家網貸平臺,這個數字到2016年飆升至5500家,成交額也由13.7億,飆升至25000億。多輪洗牌後,截至2017年底,這個數字降至1931家,這個數字在今年之後還將繼續減少。

而網貸行業還面臨著更復雜的形勢,因為除了自帶互聯網基因,行業同時還自帶金融屬性。金融不僅專業門檻極高,更直接關乎老百姓錢袋子,關乎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一旦出現波動,疊加互聯網的發酵作用,影響更大,波及更廣,後果也更難以預估。以至於每每互金風波期,連正常行業洗牌的說法都無力,思辨思維也不管用,似乎完全否定唱衰才是當下的“政治正確”。

已經很難揣度,網貸行業後來眾多湧入者們是否真的意識到,這個行業天然具有互聯網和金融雙重因子,僅僅用互聯網思維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為日後埋下巨大的隱患。但日後看許多平臺的表現,卻是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們在互聯網和金融之間徘徊掙扎,互聯網的“流量大於一切”和金融的審慎嚴謹似乎天然衝突,卻必須面對和解決。

無論如何,網貸行業的開拓者們趁著互聯網的東風啟程了。

03

生於理想

沒有理想的人,不會走少有人走的路。

中國互聯網行業真正的創業者們,首先是個理想主義者,而後才是現實主義者。他們生於因技術進步而帶來的思想革新,生於因思想革新而帶來的新理想。

“P2P”這個詞今天似乎已經成為網貸行業的代名詞,但是,它的本義遠比這更寬泛。

web2.0被業界認為是互聯網的理念和思想體系的重大革新——互聯網體系由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者集中控制主導,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大眾用戶主導,線上信息分發呈現為“一對多”和“多對多”並存的局面。“用戶”們開始獲得“權利”,平臺是管理的維繫塑造。

而“P2P”的概念正由此思想生髮。“P2P”指對等計算機網絡,簡單說,是讓用戶通過互聯網“點對點”或“端對端”直接交互。這項網絡計算技術正不斷應用於各領域,比如文件內容共享和下載的BT,計算能力和存儲共享的Popular Power,再比如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PPStream、QQLive等網絡電視。

網絡借貸行業的出現,正是創業者們積極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和交互模式,以期以P2P的思想和技術實現金融資源惠及更多人的理想。

存在即合理也許太絕對,但行業興起必因市場巨大需求未被滿足。而常識是,未被滿足的需求,自然會有試圖改變的開拓者們用市場的力量去滿足。從最初金融普惠的最核心理想,到後來因技術的發展,而進一步延展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包容性,避免金融的排斥性,某種意義上說,網貸行業的發展,是舊有需求因互聯網技術發展而被滿足的典型案例,是實現個人金融權利的理想實踐,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實也都呈現這一脈絡。

穆罕默德·尤努斯,這位來自於孟加拉國的經濟學家和銀行家,1976年,在一次鄉村調查中,把27美元借給了42位貧困的村民,後來創辦了世界著名的格萊珉銀行。他被譽為“國際普惠金融之父”。

在這位“窮人的銀行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2006年,他的中國門徒唐寧開啟了普惠金融的中國實踐,宜信“個人對個人”的小額信貸模式,是金融服務惠及更多人的中國新起點。此後,“普惠金融”逐步進入官方話語體系,中國互金公司如雨後春筍。英國、美國同類公司也於此前後興起。

在由社會力量驅動金融普惠的路程中,整個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呈現的強勁生命力令人歎服。

就在這個風波四起的7月,京東金融簽署B輪融資協議,融資金額約為130億元人民幣,此次融資後,京東金融的估值約為1330億元人民幣。

在互金行業前一“考驗”期,2015年底,宜人貸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於紐交所上市,這家全球首個在移動端實現全流程借款的公司,也頗有一番逆風上揚的意味。那是中國互金行業曾經的高光時刻,為當時的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4個月後,螞蟻金服宣佈,B輪募資45億美元,估值600億美元。

……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2月,網貸平臺給小微企業和個人累計輸送62339.41億元資金,使得民間借貸利率3年內降低了一倍。據第三方機構測算,2017年網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約為1713萬人和2243萬人,單月成交量均在2000億元以上。

自2014年起,“互聯網金融”已經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互聯網金融大發展的當時,顛覆傳統金融的聲音甚囂塵上,不過彼時互聯網金融的確似乎成了攪動原有金融格局的鯰魚。今天,“成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已然成為共識,一個以金融科技大發展為驅動的新金融生態正在形成,互金行業的創業者們,也正以更包容和建設性的思想,繼續實現著當初的理想。

P2P網絡借貸的定義是“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網絡中介平臺實現直接借貸的行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當迴歸P2P及網絡借貸的本義去觀察今天的網貸行業會發現,此後出現種種風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為有一部分後來者已經完全背離這個本義和最初的理想。

有人說,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根本原因在於人口紅利,筆者很以為然,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同時讓個人價值和意義被強化,陌生人社會的通行變成可能,人的資源邊界可以無限趨近於最理想狀態。而在陌生人社會中,基於金融資源的個體間流通交易是最大的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貸及整個互金行業的出現是陌生人社會探索的最大成就,當然也意味著最大的風險。尤其是當從眾者不計後果狂飆突進的時候,投資人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整個行業都為此經受考驗。

後來發生的事,正是行業失速發展和理想背離的後遺症。

04

“水逆”來了

星座學說說,水逆的時候,水星逆行,要停下腳步,回顧過往,反思盤整,即便來回往復,經歷挫敗,看似一切都停滯了,但經歷者總能從過去中學習。

網貸行業似乎在走入一個又一個“水逆期”,也付出著代價,有的失速了,有的失控了,有的失格了,有的則必須在這混亂的“水逆期”穩住陣腳,修煉內功,以更強大的自我迎接未來。

網貸行業到底有幾次“水逆”?來自網貸之家的統計顯示:

從2013年起直至今天,每年都會有問題平臺出現,少至幾十家,多至上千家。高峰期是2015年到2016年,那也是迄今互金行業最轟動的E租寶事件發端的時間,最高峰的時候一天有12家平臺出現問題。當然,並不是問題平臺就一定是跑路平臺,違規違法經營和經營不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問題平臺產生的原因不同,給用戶帶來的損失也大小不同。

最早的時候,出現以高息、高返、假標等為表象的龐氏騙局,這類平臺屬於違法平臺,要追回本金損失,基本有賴於司法程序和違法者是否將資金揮霍一空。然後出現了自融,經營者將資金轉移用於輸血關聯企業或者投資自有項目,這基本也有賴於項目成敗和關聯公司經營狀況。

再到後來,股市樓市抽血以及拆標、期限錯配等違規情況出現,一旦借款端產生逾期,投資人同時大量提現,平臺就會存在流動性風險,這種情況平臺可以逐步催收,用戶有機會拿回大部分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正常逾期導致,受經濟形勢影響,借款人出現逾期,借款企業償債能力下降,對應的投資人不能按期兌付,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引發連鎖反應,不會影響平臺其他資產。目前也有很多平臺通過擔保公司或與險企合作,逐步完善平臺的風控管理體系。

……

種種原因不一而足,但可以發現,絕大部分出現嚴重問題的仍然是違規甚至違法經營的平臺,合規化仍然任重道遠。

以最近的這次風波為例,從唐小僧、聯璧金融等高返平臺發端,此後不斷蔓延,牛板金被曝前董事虛構標的捲走投資人資金30多億元,銀豆網稱實際控制人失聯,資金無法兌付……據媒體不完全統計,6月問題平臺中,至少超60%平臺有過“通過羊毛黨獲第一批客戶”的行為,不少平臺年化收益率超過50%,超過80%平臺未上銀行存管,超過40%平臺是在2016年8月24日後上線的。(《通知》規定: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平臺,在這次專項整治期間基本不予備案登記。)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末完成銀行存管的平臺大約600多家。截至2018年3月底,網貸行業通過信息系統安全等保三級備案認證的平臺僅為175家。接入中國互金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和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不過百餘家。

而相較此前行業調整,這次風波還出現一些新的因素,整體資金流動性緊張、輿論導致借款人惡意逾期,部分平臺還出現大額借款人惡意挑動擠兌以及有組織詐騙等情況,多重原因傳導,行業風險集中釋放,導致這次少數正常平臺也有程度不一的問題。

總體而言,互金平臺出現問題的原因並不複雜,也並非有無法言說之處。之所以在底牌亮出的情況下,問題頻現,已不是單純歸咎平臺經營者可以解決的,慨嘆人性的複雜也於事無補,只有建立行業發展的整體良性運轉機制才是治本之策。

和所有行業的發展一樣,新興期後進入發展深水區,很多前期高速發展導致的問題浮出水面,必須解決後才能往前走。網貸行業一輪又一輪的行業洗牌本質上也是優勝劣汰、行業出清和風險的集中釋放,然後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淘汰,清者自清,濁者歸零。

現在,這些未來的強者正在經受著考驗。

05

失語的困境

現在,一此又一次的“水逆”,讓輿論正在對這個行業失去耐心。北京大學金融科技情緒指數(即媒體對互金領域的新聞報道情緒)顯示,在2018年7月15日跌到了歷史最低位-639。(2013年1月到2016年底,指數的平均值為-5)

一片風聲鶴唳之下,依舊在行業堅守的平臺陷入了失語的困境,似乎在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錯的,但是如果什麼都不說,則很可能又陷入“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困境。發聲是欲蓋彌彰和心虛,不發聲是信息不透明。問題平臺讓他們喪失了說話的機會和效用。不管是主動投案,還是暫時提現困難,又或只是正常逾期導致部分資產出現問題,又或是跑路……“暴雷”成了唯一代名詞,沒有人在意是否過於以偏概全。

統計學中的“倖存者偏差”理論,駁斥了一種常見的邏輯錯誤,因為倖存下來的人群,而忽略另外沒有幸存下來的人群,單隻採信一方,只會讓我們離事實、真理越來越遠。在網貸行業來說,市場的目光完全被問題平臺吸引,倖存者們的聲音卻被埋沒了。當公眾因為有失理性的、有失偏頗的聲音,對行業失去信心,最終不會有贏家。信心的崩塌會導致行業擠兌踩踏,而任何金融機構都經不住大規模擠兌,更別說還在調整期的行業。

互金行業成長為體量巨大的行業,已然是不爭的事實。網貸平臺成交量從2012年的212億,躍升到2017年的28048億,貸款餘額從58億上升到1.2萬億,分別增長了132倍和206倍。

當然,這不是大而不倒,而是市場規模意味著市場需求。客觀上網貸的發展的確為金融普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包含網貸在內的整個互聯網金融發展帶來的金融科技的進步,更是讓金融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越來越多的人因此享受了越來越多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對於處在風波之中的網貸行業而言,全局的、理性的、建設性的思考尤為珍貴,將行業所有平臺一棒子打死是不負責任的。

事實上,也許,很多信息並不容易被大眾所知。

至2017年8月,網貸行業基本落實“1+3”政策框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等基本大法確立。

截至2017年11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收錄自然人借款客戶3000多萬個,借款賬戶累計6000多萬個,入庫記錄2億多條。

截至2018年3月,共有118家互聯網金融企業正式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其中包括幾乎所有互金協會成員。

5月30日,互金協會和高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最高法的司法數據與互金協會的監測數據結合,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

6月28日,致力於解決互金行業徵信空白的百行徵信,與首批15家機構正式簽署協議,首批接入的機構包括重慶百度小貸、中銀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宜人貸等等。

在網貸行業從業者的努力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已經全面應用於普惠金融領域,包括信息送達、風控、客戶服務等等……

06

與來勢洶湧的質疑相比,資本也呈現著相反的態勢。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全球互聯網金融行業共發生113例融資,總融資金額約為1033.64億元,較上月環比增長近12倍;其中國內90例融資,環比增長167%,融資總金額為989.76億元,環比上月翻了16.4倍。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近期P2P關停潮也導致在美股上市的國內P2P/網貸公司股價大跌。然而,這些公司的財務數據和業績實際上保持了不錯的增長,眾多外資投行亦給與買入或增持評級。

對於正在進入發展深水區的網貸行業來說,所有環節的確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所有環節也都在改善當中,變化也許不會有明確的臨界點,而是漸進的穩健的,整體環境的改善有賴於整個體系的全局協同改進,不會一撮而就。

7月7日,新華社刊文再次指出,出問題的都不是真正的P2P,“平臺自融、發放假標劣標、缺乏自主造血能力……在已經觸雷的平臺中,幾乎都能找到相似原因。”只是,網貸行業未來的強者們,則似乎必須承受行業淨化必然帶來行業陣痛。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不知道這句來自先賢孟子的古語,能否給正處在“水逆”期的未來的強者們些許精神支持。

畢竟,邪,不壓正。

07

10%的良性發展

終歸,行業的發展還是由強者驅動,他們似乎註定要經受更多的“壓力測試”,而未來也終將屬於不斷進取的他們。中金公司在其最新報告中稱,3年後正常運轉平臺預計不超過200家,為目前運營平臺數量的10%左右。

毫無疑問,無論是從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而言,網貸行業都擁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波士頓諮詢等各專業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將達到200萬億人民幣,我國僅消費信貸的規模預計可超過12萬億人民幣。而高盛曾在其2017年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網絡借貸未償還貸款餘額目前僅佔中國社會融資總額的0.79%。

供需關係決定著未來。今天,互聯網技術已成為各行業基礎設施。集約型經濟發展、城市化、“千禧一代”崛起、普惠金融的需求……使得互聯網技術在提高金融資源整體配置效率和金融普惠性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瑞銀曾預測,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的營收增速將是傳統銀行業的三倍,到2025年有望達到2650億美元。

整個中國互金市場正在以強勁的生命力,吸引著國內外頂尖機構紛紛搶灘。競爭與合作相生相伴,一方面內部競爭激烈,一方面外資已經開始登陸。幾個月來,招聯、宜人貸、京東金融等機構接連獲得國外銀團、高盛和國際金融公司的資金,更多的個人及小微企業也將受益於此。

而如此龐大有潛力的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各方的努力,放大危機或漠視危機,都是非建設性的。

既著眼於現在,也著眼於未來。從7月9日到7月22日,不到兩週的時間,央行、各地互金協會以及互金整治辦已經連續多次發聲,其中涉及資金監管、良性退出、清盤平臺跟蹤、風險緩釋、白名單、強化媒體溝通及監督、強化金融消費者教育等多項長效機制。7月20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文,同意在重慶市、浙江省開展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工作。7月20日-7月22日,北上廣三地互金整治辦相繼宣佈將開啟P2P現場檢查工作。

在嚴格合規的前提下,行業良性發展同時需要更多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行業自律。從業者們需要帶著最初的理想,帶著對用戶的敬畏,對風險的敬畏,審慎前行,多戴一些緊箍咒,多一些未雨綢繆。

“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普世的樸素道理,哪一個都不能忘記。

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的規律,競爭從未停歇。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能始終順境中不失態,逆境中逆勢上揚。

對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從頂層設計看,已經被納入正常經濟格局中的行業。對比傳統投資通道狹窄等因素,網貸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仍然是兼容性最強的服務,投資門檻低,收益率偏高,資金流動性較好,在合規平臺投資安全性也較高。而識別平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各項監管政策要求按圖索驥,與越多各類監管平臺保持越多強關聯,越符合資金監管、三級等保、信息中介、小額分散等特徵,意味著安全係數最大。

中金公司另一組數據是,目前行業前100家平臺合計貸款餘額佔所有P2P平臺的70%,成交量佔所有平臺成交量的75%,預計未來集中度仍將持續提升,行業或迎來良性發展。

08

頭部平臺的優勢已經明確顯現。

德魯克說:“遇見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它”。

當我們談及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包容性,其中包含的內容眾多。

比如是否有足夠便捷的途徑,讓儘可能多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獲得適配的多樣的金融服務信息?用戶是否有足夠能力或途徑,識別資產質量和借款人?如何用信用基礎體系降低用戶的借貸成本,提高違約成本?相關行業進入退出機制和法律法規是否完備?在平臺中介化的背景下,其他金融機構是否有足夠的途徑讓資金安全的自由流通?金融科技如何進一步整體提升金融普惠性?

……

而這些,正是網貸行業的金融普惠命題。

網貸行業正在由Fintech轉變為Techfin,金融科技方興未艾,金融普惠的理想還沒有實現,這個行業的開拓者們希望以技術變革行業以普惠更多人的理想,也沒有改變。

我們寄望,包括網貸在內的中國互聯網行業能少一些宿命。

我們冀望,百鍊成鋼,行業的開拓者們能經受住行業深水區變革的陣痛和磨礪。

畢竟,最終,強者才可能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