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粉(MLF)加量了,中國版QE?還會降准嗎?

6月1日,央行發佈通知,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

新納入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的有: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

這一措施引起市場熱議:擴大MLF擔保品範圍意圖何在?還會降準嗎?這是中國版QE嗎?

01

MLF的現實:中小銀行很難拿到

MLF的本質是一種特別約定的再貸款,即銀行以高等級債權資產為擔保,向人行借入基礎貨幣。銀行要支付利息,近期為3.30%(1年期MLF)。

據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分析,近期MLF利率為3.30%(1年期),對於流動性充裕的大型銀行幾乎沒吸引力,因此大型銀行平時參與不多。存款等負債情況不佳的中型銀行,則參與最多。小銀行因為大多不是一級交易商,無法向人行直接申請MLF。

“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中型銀行成為了拿MLF的主力,而真正在基層支持三農、小微的中小銀行,其實很難拿到MLF。”王劍說。

中型銀行拿了這麼多MLF,有沒有拿去支持三農、小微,我們可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真正在基層支持三農、小微的中小銀行,沒拿到多少MLF。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今年信用風險和信用事件層出不窮,市場出現了:“高等級債搶不到,低等級債沒人買”的奇觀,不少企業因此喪失了再融資功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分化?原因不是因為錢不夠。

市場的資金風格開始追逐流動性,市場開始偏愛高等級與短久期債。這樣的話會產生一些問題,第一就是缺乏流動性的品種會喪失融資能力,符合經濟轉型需求的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也是缺乏流動性的品種;第二就是如果完全聽之任之,會導致不少企業的信用風險無序釋放,不利於守住金融風險防範的政策底。

02

擴大MLF擔保品範圍,意圖何在?

上述局面,可能並不能令人滿意。

“因此,央行一直以來想方設法增加各種廣義再貸款(再貸款、MLF、SLF、PSL等)的擔保品範圍,以便讓更多中小銀行能夠參與。換言之,這個政策的初衷,並不在於提高MLF總量,而在於優化MLF的申請銀行結構——支持中小銀行多申請MLF去支持三農、小微。”王劍分析稱。

國君宏觀花長春團隊認為,擴大MLF擔保品範圍有一石三鳥之效:

一是釋放了呵護信用債市場穩定發展的信號。二是增強了對小微企業和綠色經濟的融資支持。三是緩解了部分金融機構擔保品不足的問題。

申萬宏源宏觀邱滌凡表示,央行此舉旨在呵護市場信心和穩定市場預期。

近期債券違約潮受到廣泛關注,市場風險偏好趨於謹慎,為了避免“風險暴露——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融資主體信用收縮——加劇風險暴露”的自反饋使信用危機演變為流動性危機,適當的政策引導和維穩必不可少。本次MLF擔保品擴容即是一個重要信號,我們預計年內將有更多引導商業銀行信貸意願和資本市場信心的舉措出臺。

興業研究認為,此次MLF擔保品擴容一是修復債市再融資功能,二是強化結構性政策,助力三大攻堅:

1)由於近期信用違約事件有所增加,信用利差出現走闊。在這一背景下,央行將MLF擔保品所接受的公司類信用債等級從AAA級擴大至AA+級和AA級,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評級相對較低的債券的需求,減輕信用風險對市場情緒的衝擊,呵護信用債發行。

2)此次MLF擔保品擴容主要包括三大類,每一類都與綠色有關。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汙染防治。綠色金融作為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其增長態勢卻出現放緩苗頭。央行此時決定擴大MLF擔保品範圍,可謂及時雨。

根據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測算,此次擴容理論上能增加4000億至6000億的可質押債券規模,相當於目前MLF規模的10%~15%,對於目前商業銀行來說不大不小,一定程度上起到擴大流動性投放的作用。

03

擴大MLF擔保品範圍後,還會降準嗎?

外媒傳上週五晚降準,那該舉措替代了降準嗎?

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啟迪認為,央行擴大MLF擔保品範圍增強了其通過MLF投放基礎貨幣的能力,但是通過降準置換MLF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從目前情況來看,MLF餘額數量依然十分龐大,準備金水平也依然維持在高位。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銀行資金成本依然不低。為了進一步推進金融去槓桿,降準依然還會持續推進,以置換MLF。

那為什麼央行選擇在此時機推出擴大MLF擔保品範圍的措施呢?筆者認為,可能與近期人民幣匯率壓力加大有關。等匯率端壓力降低後,再擇機繼續保持一定頻率的降准以替換MLF。

在短期內,可以預見的是,由於降準政策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延後,MLF的數量可能會增加。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表示,出於降低融資成本的考慮,降準置換MLF的操作可能還會出現。

MLF的最優規模在3萬億至4萬億的區間,以此估計接下來央行的降準大概率有2到3次。

邱滌凡也預測稱,降準仍將擇機而動,年內仍有1-2次降準空間,將視流動性環境和信貸條件擇機而動。

本次MLF擔保品擴容,一方面是提前應對6月6日4980億元MLF到期的壓力,緩和到期續作面臨的擔保品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的態度。若延續降準置換MLF的政策思路,隨著MLF餘額顯著下降,擴大擔保品範圍的意義不大。

因此,央行擴容MLF擔保品也表明了MLF仍在貨幣工具籃子中,未來將根據具體環境靈活選擇進行MLF續作還是進行降準置換。

李奇霖認為,在嚴監管持續的背景下,貨幣邊際的寬鬆是可以預期的,不排除後續還會降準的可能性。主要的邏輯有二:1)切斷信用風險向流動性風險傳導的可能性;2)債務短期化背景下,頻繁的再融資壓力。

04

擴大MLF擔保品範圍,是中國版QE嗎?

擴大合格抵押品範圍,納入次級債,是美聯儲在2008年面對金融危機挑戰時採取的應對措施之一。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美聯儲救場的量化寬鬆(QE)政策中就包含了擴大央行合格抵押品範圍的措施,將回購業務延伸至商業票據和資產擔保證券(ABS)。

但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認為,本次央行擴大MLF擔保品範圍,並不意味著量化寬鬆。我國央行繼續維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目前的回購操作量並沒有放大;另外,在當前降準的背景下,央行資產負債表呈收縮趨勢,價與量上都不存在QE的基礎。

但明明團隊指出,本次改革也為央行應對系統性風險準備了工具,一旦出現央行認為的系統性風險,那麼即可通過MLF操作大量投放流動性開展‘類QE’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