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白塔曾三次遭地震損壞 唐山大地震使塔頂一祕密暴露

首都北京的北海白塔非常有名氣,它潔白的塔身高高聳立,與不遠處的故宮相映成輝,是北京標誌性的古建築之一。特別是隨著那首《讓我們蕩起雙槳》歌曲久唱不衰,歌中“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那幾句詞,讓很多沒到過北京的人,也知道了北海白塔。

北京北海白塔曾三次遭地震損壞 唐山大地震使塔頂一秘密暴露

據介紹,位於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也就是五世達賴喇嘛來京朝覲的前一年,是清朝皇帝迎接五世達賴蒞臨的新建工程之一。

《順治八年建塔諸臣恭紀碑文》一書記載:“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建寺,壽國佑民。”因此,順治帝欣然恩准,並賜其號為“諾木汗”。

這座白塔高35.9 米,上圓下方,造型富有變化,為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塔前有座小巧精緻的善因殿。瓊島的西面有悅心殿,殿後有慶霄樓。西北面有閱古樓,樓內存放自魏晉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題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內壁嵌存的摹刻故宮中的《三希堂法帖》,為清乾隆年間原物。塔的附近還有琳光殿,延南燻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

瓊島東北坡古木參天,與周邊建築園林形成了“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

史料記述,早前的北京北海只是一處普通水域,白塔所在之處為一丘陵,原為金大寧宮瓊華島廣寒殿舊址,相傳是金章宗李妃的妝臺。水中有島名“瑤嶼”。

事實上,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會同元年(93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建都燕京後,就在城東北郊“白蓮潭”建瑤嶼行宮,在水中的小島上建了廣寒殿。明代《洪武北平圖經》也記有“瓊華島遼時為瑤嶼”。

金代改燕京為中都,完顏亮天德二年(1150)擴建“瑤嶼行宮”,增建了瑤光殿。十多年後,金世宗仿照北宋都城汴梁艮嶽園,擴建瓊華島,並從中原運來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東北郊修建大寧離宮。元代繼續擴建瓊華島,改稱萬歲山、萬壽山、瀆山,並以此為中心建造都城。所以,歷史中有“先有北海後有北京”之說。

到了明代,北海成了皇宮的後花園,稱西苑。朱明皇家又挖掘南海,堆土東岸,將團城和犀山臺與陸地聯接起來,並建“金鰲玉棟橋”。清代就是在廣寒殿遺址基礎上建寺立塔,稱“白塔寺”,後改稱“永安寺”,又稱瓊華島為白塔山。

北京北海白塔曾三次遭地震損壞 唐山大地震使塔頂一秘密暴露

北海白塔在清初兩次因地震倒塌,都及時進行了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發生地震,白塔被震毀。地震後於康熙二十一年重修完成,並在瓊華島山腰處立碑為紀。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二十九日,北海白塔再次在地震中被損壞。史料記載:“派監修隨查塔身,塔座徹底內裂,必須全行拆重修。”直到雍正十年才告完工。

與此時隔二百四十多年的1976年七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北海白塔頂再被損懷,寶瓶向西歪倒在天盤之中。據說白塔上“十三天”下的石座被壓碎了,導致“十三天”歪斜。

北京市政部門在搶修時,意外發現塔內主心木中藏有一個二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蓋繪有太極圖,盒內藏有兩顆舍利。由此知道白塔還是一座舍利塔。

1977年,國家又撥款對北海白塔進行大規模修繕。這次修繕時,專家們發現塔的相輪中心主心木已腐朽不堪,同時在主心木再次意外發現一個兩層金質舍利盒,內裝舍利子十八顆。

雖然北海白塔始建初衷是為了佛教交流需要,但據《大清會典》記載,這座白塔曾一度用於京城的衛戍瞭望報警。

北海白塔塔頂標高112.4米,建成時是北京城內的至高點。朝廷有關部門在白塔下的善因殿後面設置了五杆懸掛經旗的旗杆,俗稱五虎號杆。又在下面設置五個炮臺,稱為白塔炮臺或五虎炮臺。

五虎號杆分別懸掛青、黃、紅、白、黑五色龍旗或燈籠,藍、白、紅、黑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方。

北京城內九門也分別設置5處炮臺、5杆號旗,旗杆上白天懸掛龍旗,夜裡懸掛燈籠。遇到緊急情況,以放炮為號。一處放炮,四方響應。官兵可據實出擊,保衛京城安全。乾隆皇帝在《塔山四面記》中寫有“畏民巖“、”防急變“之詞。

據傳,北海白塔得到到乾隆皇帝的格外青睞,乾隆朝在北海四周經營開發長達三十年,以致有了今天北海公園的規模。

晚清光緒年間(1885年之後),慈禧太后為了享樂,動用海軍經費重修“三海”建築,在皇家禁地修了一條窄軌鐵路,在靜心齋前建立小火車站。慈禧閒暇時常乘小火車來北海遊宴。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北海園區慘遭踐踏。北海北岸的澄觀堂,成了八國聯軍司令部,北海園內的寶物基本被洗劫一空。

歷近數百年天災戰亂,北海白塔基本保存完好,實屬不易。

北京北海白塔曾三次遭地震損壞 唐山大地震使塔頂一秘密暴露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北海白塔進行了系統修繕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間,曾幾次撥出專款,選用優質木材進行全面搶修加固。使這座當今世界上結構奇巧、外形極為壯觀的古代高層建築沐雨迎風,始終巍然挺立。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